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哪些微信内容转发要负法律责任

哪些微信内容转发要负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3-23 15:03:51

① 微信转发文章属于违规行为么

转发文章这个行为本身应该不属于违规行为。但是总是转发关于政治,宗教及社会敏感话题或者是谣言等的话应该属于违规行为(尤其是被人举报后)。甚至转发的文章是谣言或不实内容且转发人数到达一定数量甚至可能触犯法律。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② 微信语言被逐条转发出去了,会有什么责任

微信语言被逐条转发出去了会有什么责任,我觉得没有什么责任的,既然是别人发给你,就是可以转发的。

③ 法律规定微信转发多少次是违法的

法律规定微信转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内容500次是违法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拓展资料:

微信转发涉及个人隐私或侮辱他人的内容时,则涉嫌侵犯了他人的人格权,人格尊严又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和隐私权等。当人身权受到侵害时,请求司法保护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它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 但主要上指人的生命、健康、人格、名誉和人身自由等权利,以及与人身直接有关的权利.。

④ 微信转发负面评论的违反什么纪律

⑤ 对方散布微信内容是否触犯法律

判断对方散布微信内容是否触犯法律,违法的内容涉及如下:

  1. 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 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3. 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 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6. 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7. 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8. 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9. 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 以非法民间组织名义活动的;

  11. 不符合《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及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利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要求的;

  12. 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1.发布、传送、传播、储存侵害他人名誉权、肖像权、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合法权利的内容;

    2.涉及他人隐私、个人信息或资料的;

    3.发表、传送、传播骚扰、广告信息及垃圾信息或含有任何性或性暗示的;

    4.其他违反法律法规、政策及公序良俗、社会公德或干扰微信正常运营和侵犯其他用户或第三方合法权益内容的信息。

⑥ 在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传播谣言要负什么责任

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从而为诽谤罪设定了非常严格的量化的入罪标准。

也就是说在微信、微博或者其他社交软件上传播诽谤他人的消息,当点击量与转发次数超过一定数量时,就会被认定为诽谤罪。根据我国《刑法》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015年11月1日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在现行刑法第291条中增加了一款:“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拓展资料:

光凭法条的原文想必不少人还是对此没有一个直观的概念,以下例子帮助大家理解这条新增法条的主要内容 。

例:某网民为了增加自己微信公众号的点击量,故意编造多人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病例的消息,并大肆在微信朋友圈上传播,造成该地区人们出现恐慌,影响日常生活工作。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该网民为了谋取个人利益,编造多人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病例的假消息,符合法条中所述“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然后其又在微信上大肆传播,满足“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这两个行为已经具有构成犯罪的主观条件,再加之其传播的消息造成了该地区人们的恐慌,影响日常生活工作,满足“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该网民已经构成了犯罪,将受到相关的处罚。

严厉打击各类网络谣言行为的同时,警方希望广大网民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增强自律意识、法律意识,规范网络言行,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为社会营造一个和谐、文明、清朗的网络环境。

⑦ 在微信造谣传谣是不是负法律责任

根据现行刑法抄第291条第袭二款的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的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293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293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⑧ 未经别人同意,在微信朋友圈私自转发别人视频或照片负法律责任吗

这是一种侵犯个人肖像,隐私权的行为,如果对方因此受到某种侵害。 名义上,或利益上的损失,你就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对方提供维权相关证据,你就得负法律责任。

⑨ 微信里哪些属于违规内容

微信运营违规内容有很多,比如:虚假类信息、诱导分享信息、涉嫌暴力、黄色以及政府相关内容等都有可能被举报。所以还是老大老实的做好。轻则封号7天,重则永久封号。

微信在使用过程中丢失数据可以使用天盾微信聊天记录恢复软件恢复微信聊天记录:
打开天盾微信聊天记录恢复软件。
1.首先,设置微信版本为“**版本微信”。(安卓版或苹果版)
2.然后,数据目录选择刚才导出时所保存的文件夹,再点击“读取数据”按钮。
3.界面将会显示该手机上所有登陆过的微信号码,最后选择一个想恢复聊天记录的微信号后点击“查看记录”按钮。
4.弹出的新窗口上将会显示该微信号所有的微信好友及所有的聊天记录,但此时显示出来的只是未删除的聊天记录。接下来,先点击“扫描删除聊天记录”,然后点击“确定”。
5.请耐心等待扫描恢复即可,恢复完毕,点击“确认”。显示成功恢复了xx条已删除的微信聊天记录。

热点内容
海沧法院网 发布:2025-05-09 22:28:33 浏览:569
盈科西安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5-09 22:28:24 浏览:790
下列属于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发布:2025-05-09 22:27:04 浏览:306
供电所安全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09 22:21:50 浏览:484
律师标准收费 发布:2025-05-09 22:06:20 浏览:284
冒名注册邮箱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9 21:56:36 浏览:297
民法中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发布:2025-05-09 21:48:12 浏览:51
论述经济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发布:2025-05-09 21:48:06 浏览:375
商铺合同法违约赔偿 发布:2025-05-09 21:43:54 浏览:103
办公楼物业管理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09 21:23:53 浏览: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