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退脏款的法律知识
Ⅰ 赃款追缴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赃款追缴的法律规定为刑法第六十四条,根据此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Ⅱ 退赃款属于有安底吗
1、在刑事方面,假如不退,就不会考虑嫌疑人具有悔过表现,判决不会从轻。在民事方面,假如是刑附民,法官可以判决民事裁决要求限期退,若非刑附民,被害人也可以民事诉讼要求下达民事裁决。
2、法院判决结果不同。
向检察院退赃,检察院起诉书中一般会表述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态度较好,建议法院从轻量刑。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全部退赃、退赔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在法庭审理环节,检察机关重点查明赃款去向、罪犯狱内消费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对未退赃、未执行财产刑的罪犯进行法庭教育,告知其利害关系;对于拒不履行的,建议法庭不予裁定减刑、假1、在刑事方面,假如不退,就不会考虑嫌疑人具有悔过表现,判决不会从轻。在民事方面,假如是刑附民,法官可以判决民事裁决要求限期退,若非刑附民,被害人也可以民事诉讼要求下达民事裁决。
2、法院判决结果不同。
向检察院退赃,检察院起诉书中一般会表述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态度较好,建议法院从轻量刑。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全部退赃、退赔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在法庭审理环节,检察机关重点查明赃款去向、罪犯狱内消费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对未退赃、未执行财产刑的罪犯进行法庭教育,告知其利害关系;对于拒不履行的,建议法庭不予裁定减刑、假释或限制减刑。
Ⅲ 赃款返还程序是怎么进行
以下是我摘录的法律方面知识,请笑纳!! 但个人建议你还是直接咨询律师会更好,祝你好运! 1.扣押、冻结款物。《人民检察院扣押、冻结款物管理规定》(下称《管理规定》)第二条指出:“本规定所指扣押、冻结款物,是指人民检察院在依法行使检察职权过程中扣押、冻结的涉嫌犯罪和违法所得的款物,其他可能与犯罪有关的款物、作案工具、非法持有的违禁品。”上述规定明确了扣押、冻结款物的范围和种类:范围是涉嫌犯罪所得赃款、赃物和违法所得的赃款、赃物。种类包括作案工具、非法持有的违禁品。在侦查期间,扣押、冻结款物是为了发现犯罪线索,获取犯罪证据,挽回经济损失。扣押、冻结款物是办案人员在侦查初期对涉嫌犯罪的赃款、赃物采取的初步措施。 2.返还财产。包括返还被害人和返还发案单位。《管理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于被害人的合法财产,不需要在法庭出示的,应当及时返还被害人”。第二十六条规定:“单位的党费、团费、工会经费和社会公益性款物被扣押、冻结的,应当在结案时返还”。如果说扣押、冻结款物是在侦查初期进行的,那么返还被害人或单位的财产应当是在侦查终结前进行,前提条件是扣押、冻结的赃款、赃物已经查清,不需要作为证据在法庭出示。返还财产统计指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反映人民检察院通过办案为单位或集体,有时甚至是个人挽回经济损失的数额。增加这项指标,既遵循了办案规律,又注重了办案的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该指标也是体现人民检察院文明办案、公正执法的重要统计指标。 3.随案移送。是指办案部门审结案件后按照诉讼程序将涉案的赃款、赃物移送至下一个部门或单位继续审理的程序。具体是侦查部门在案件侦查终结时需要把涉案的赃款、赃物作为证据使用的,随案移送至公诉部门。公诉部门在决定起诉时需要把涉案的赃款、赃物作为证据使用的,随案移送至人民法院。赃款赃物是否随案移送,是司法实践中长期纷争的问题。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对此列专条加以规定,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联合制定了《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第四十八条对赃款赃物是否随案移送,根据不同情况作以下处理:(1)对作为证据使用的实物,应当依法随案移送;对不宜移送的,应当将其清单、照片或者其他证明文件随案移送。(2)侦查机关冻结在金融机构的赃款,应当向人民法院随案移送该金融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件。(3)查封、扣押的赃款赃物,对依法不移送的,应当随案移送证据清单、照片或者其他证明文件。 4.上缴国库。是指将扣押、冻结的赃款赃物依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扣押、冻结的赃款赃物,除依法应当返还被害人的以外,待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依法上缴国库”。依法将扣押、冻结的赃款赃物上缴国库是处理赃款赃物的最终结果。1986年,财政部发布了《罚没财物和追回赃款赃物管理办法》,规定:执法机关依法收缴的罚没款、赃款和没收财物、赃物的变价款一律作为国家“罚没收入”或“追回赃款和赃物变价收入”,如数上缴国库,任何机关都不得截留、坐支。199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关于对行政性经费、罚没收入实行预算管理的规定,再次强调罚没收入必须全部上缴财政,严禁搞任何形式的提留。 下面这段你看看,对你应该有帮助!!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相关规定:对于赃款赃物,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财物以及依法销毁的违禁品外,必须一律上缴国库。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挪用或者私自处理。关于赃款赃物的处理,应当按照刑事诉讼第一百九十八条的规定执行,并应当根据不同情况作以下处理:(一)对作为证据使用的实物,应当依法随案移送。对不宜移送的,应当将其清单、照片或者其他证明文件随案移送,不得以未移送赃款赃物为由,拒绝受理案件。(二)侦查机关冻结在金融机构的赃款,应当向人民法院随案移送该金融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件,待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由人民法院通知该金融机构上缴国库,该金融机构应当向人民法院送交执行回单。(三)查封、扣押的赃款赃物,对依法不移送的,应当随案移送证据清单、照片或者其他证明文件,待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由人民法院通知查封、扣押机关上缴国库,查封、扣押机关应当向人民法院送交执行回单。
Ⅳ 与退赃有关的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财政部关于没收和处理赃款赃物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1965年12月1日(65)法研字第40号,(65)高检法13号,(65)公发(审)691号,65)财预吴168号)
各省、市、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财政厅(局):
一九六二年七月二十三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没收和处理赃款赃物的规定》下达后,各地在贯彻执行上都很认真,对改进赃款赃物的没收和处理工作,起了很大作用,但在具体执行中还遇到了不少问题。为此,根据各地对原规定提出的修改补充意见和“四清”运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没收处理赃款赃物的若干问题重新作如下暂行规定:
(一)没收
一、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办案过程中缴获的赃款赃物,应当认真进行查对。查证属实后,对依法应该没收的赃款赃物,或应该退还失主但又找不到失主的赃款赃物,才能予以没收;确实与犯罪无关的财物,不得没收。
二、没收赃款赃物的权力属于县以上人民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以及企业、机关、学校的保卫部门收缴的赃款赃物,除当即发还失主的外,应该逐案开列详细清单如数交县以上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处理。任何个人不得私自没收赃款赃物。
三、检察院、公安机关依法移送人民法院判处的案件的赃款赃物,应该随案移交,由人民法院在判决时一并作出决定。检察院,公安机关直接处理(如免予起诉、释放、劳动教养、行政拘留和作其他处理)的案件的赃款赃物,经检察长、公安局长批准,由检察院、公安机关做出书面裁决,予以没收。
(二)处理
一、凡是依法没收的赃款(包括有价证券)赃物,由人民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分别开出清单,送交财政部门负责处理,并由财政部门写给收据,存入案卷备查。
人民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一律不得拍卖赃物。对财政部门处理的赃物,法院、检察、公安干部不准事先选购。
二、对贪污犯贪污的公共财物的处理,应该按照一九六四年一月二日《中央批转中央监委关于五反运动中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问题的处理意见的报告》和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五反”运动中追回赃款赃物财务处理办法的通知》的规定执行。
对走私案件的走私物品和罚金,仍按前司法部、对外贸易部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一日发出的《海关移送法院走私案件的几项规定》,统由海关处理。
三、对查获的下列物品,可以不交财政部门,经县以上人民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和公安局局长批准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1.罪犯用以进行犯罪的工具和留有犯罪痕迹的物品,需要作为罪证保存的,一般应当拍照存入案卷,原物随卷归档保管。
2.武器弹药、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加以拍照,照片存入案卷,原物送专门机关处理。
3.反动书画,有证据作用的,应当归档保管,无证据作用的,可以销毁。
4.黄色书刊图片,应指定专人另行保管,一俟案件办理结束,即行销毁或送有关单位。
四、对没收的各种生活供应票证,经领导审查后,分别送交有关部门处理或在案卷内注明,自行销毁。
五、对查获的赃款赃物,应该退还失主的,要积极寻找失主,退还失主本人或者丢失单位,不得借故不退。退还时,应该由领取人或领取单位写出收据,存入档案。
通知失主后,超过半年未来领取的,予以没收,送财政部门处理。如有特殊情况,可以酌情延期处理。
凡是已经送交财政部门处理的赃款赃物,以后如有失主前来认领,并经查证属实,由原没收机关从财政部门提回,予以归还。如原物已经卖掉,应该按卖价退还现款。
六、在办案中已经查明被犯罪分子卖掉的赃物,应当酌情追缴。对买主确实知道是赃物而购买的,应将赃物无偿追出予以没收或退还原主;对买主确实不知是赃物,而又找到了失主的,应该由罪犯按买价将原物赎回,退还原主,或者按价赔偿损失;如果罪犯确实无力回赎或赔偿损失,可以根据买主与失主双方具体情况进行调解,妥善处理。
(三)保管
一、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查获的赃款赃物,要指定专人保管,详细登记。登记时,要写明物品名称、片号、规格、数量、质量、特征及其来源。
二、保管人要认真负责,对赃款赃物必须经常进行检查清点,防止丢失、霉烂变质,不得借用、挪用、调换、私分和贪污自肥。
领导干部对赃款赃物的保管情况,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改进保管工作。
三、对不能及时找到失主而又容易腐烂变质,和其他无法保管的赃物,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经法院院长、检察长、公安局长批准,先委托商业部门变卖,变卖的价款,暂予保存,待结案后一并处理。如无法变卖的,可以自行销毁。任何机关和个人不得拿吃拿用。对变卖的和自行销毁的赃物,必要时可拍照存档。大牧畜可以先委托生产单位饲养使用,结案后再作处理。
四、在案犯解送外地处理的时候,赃款赃物应该随案转送,不得交案交人不交赃,不便搬运的赃物,也可以暂存原地,只交清单,结案后由受案单位加以处理。
五、移交转送赃款赃物的时候,一定要办清接交手续,由接收人、保管人、办案人当面查点清楚,并在交接单据上共同签名。
为贯彻上述规定,各省、市、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财政厅(局),应该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制定实施办法,并经常检查督促,切实贯彻执行。本规定下达后,一九六二年七月二十三日《关于没收和处理赃款赃物的规定》即予废止。
Ⅳ 退赃款是什么流程
对于赃款退还的流程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并大致分为3个方向:第一,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赃款赃物随案件的移交同时移交给相关级别法院,由其判决处理;第二,对于已经结案的案件对于赃款赃物通过相关部门将其上交国库;第三,依法将这些赃款赃物退还给相关的受害人以及被害机构或单位。
Ⅵ 到检察院退赃款与不退赃款区别
区别如下:
1、在刑事方面,假如不退,就不会考虑嫌疑人具有悔过表现,判决不会从轻。在民事方面,假如是刑附民,法官可以判决民事裁决要求限期退,若非刑附民,被害人也可以民事诉讼要求下达民事裁决。
2、法院判决结果不同。
向检察院退赃,检察院起诉书中一般会表述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态度较好,建议法院从轻量刑。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全部退赃、退赔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在法庭审理环节,检察机关重点查明赃款去向、罪犯狱内消费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对未退赃、未执行财产刑的罪犯进行法庭教育,告知其利害关系;对于拒不履行的,建议法庭不予裁定减刑、假释或限制减刑。
(6)关于退脏款的法律知识扩展阅读
《20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三)、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
9、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九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不是受贿。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后,因自身或者与其受贿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为掩饰犯罪而退还或者上交的,不影响认定受贿罪。”
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