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怎样才有法律效力

合同怎样才有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2-03-25 13:20:13

㈠ 怎么写协议书才具有法律效力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那么如何来写这个协议书才有法律效应呢?那么这个协议书只要两个人啊,就是来协议好,把这个内容全部写下来,然后就让双方都签字,这个就是生肖的,就是生效了

㈡ 怎样的协议书才具有法律效力

你们签订的是附条件生效的合同,条件是考入100名,条件成立后合同即生效。而且你们的协议是基于平等自愿的基础,而且又没损害公共利益,也没违法,你们的协议是有效的

㈢ 怎样的合同或者协议才具有法律效力呢

一般来说,合同只要体现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合同约定事项不违反法律版法规和行政强制性规定,权不违反公序良俗,不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利益,依法成就的合同就产生法定约束力。

合同须具体要符合以下条件:

一、签定合同或协议的当事人需是双方或多方,而不能是单方所为,经过平等、自愿协商而订立;

二、签订的主体是有资格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自然人、法人等),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的内容能够正确认识,可自由支配自己的行为,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签订相关合同、协议;

三、签定的合同、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法律和行政强制性规定与反公序良俗。

四、合同或协议内容不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利益。

五、书面形式签订合同,一般包括一下条款: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2、标的:3、数量:4、质量:5、价款或者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法。

㈣ 合同怎样才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生效是指已经依法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一定的法律约束力,亦即法律效力。合同生效意味着双方当事人享有合同中约定的权利和承担合同中约定的应当履行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和解除合同;一旦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寻求法律保护。
合同生效后,对合同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也具有法律约束力,第三人(包括单位、个人)均不得对合同当事人进行非法干涉,合同当事人对妨碍合同履行的第三人可以请求法院排除妨害。
合同生效后,合同条款成为处理合同纠纷的重要依据。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条件,合同生效是当事人双方订立合同实现预期目标必然要追求的结果。
合同生效与合同成立中《合同法》第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罗马法曾规定了“同时成立之原则”,认为法律行为的成立与效力同时发生。长期以来,中国立法司法实践对合同成立与生效以及相关的合同的不成立与无效未作出严格的区分,从而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等同起来。
其实,如前所述,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当事人订立了合同,要实现合同产生的权利和利益,就要使合同发生效力;合同的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只有合同成立了才能谈得上无效、效力待定、撤销等问题;合同成立只解决合同存在与否的。

㈤ 合同怎么样才有法律效力

有效合同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合同生效即合同发生了法律约束力。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一定条件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这些条件常常被称为合同的有效要件。各国法律一般都规定以下条件为合同的有效要件:
1、 主体合格,即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双方都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资格。作为公民个人,必须达到法律规定的年龄,且智力发育健全;作为法人,必须经过合法的登记注册,并且在自己的经营活动范围内,才能作为合格的当事人订立合同;一些非法人的组织、团体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以成为合同当事人。
2、 意思表示真实,即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整个过程中所提出的要约或承诺的内容,都是自己独立意志的表现,是其真实的意思表示。在正常的情况下,行为人的意志总是与其外在表现相符的。但是,由于某些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原因,也可能发生两者不相符的情形。例如,当事人一方故意捏造假情况或隐瞒、掩盖真相,这就会使另一方当事人形成错误认识而订立合同;又如,一方当事人利用另一方的某种急迫要求而进行要挟或采用其他方法强迫其接受某些极不合理的条件而订立的合同,等等。上述情况下所订立的合同,都是意思表示不真实,因而不受法律保护。
3、 内容合法,形式合乎要求。内容合法,主要是指标的合法,即合同标的不属国家明令禁止买卖的物或法律、政策所不允许的行为,或者须特价但未经许可要经营的物或行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合同内容合法,还包括合同标的数量、质量合法、价格合法以及当事人的目的无规避法律之意,没有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等。形式并非所有合同的有效要件,但也有例外。例如,关于不动产的买卖,各国法律一般都规定须采取要式合同进行。这类合同,要式形式即其生效的法定条件。

㈥ 合同怎样才具有法律效力

感觉花钱找律师比较保险
但是找律师的钱可能都够你家租上好几年地了。。。

换地吧 有时候不一定要拿着这地不放 地多的是

㈦ 合作合同怎样才具有法律效力

合作合同具备下列条件的,具有法律效力:
(一)合同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合同当事人应当是合格的合同主体。
(二)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指的是,合同的订立过程、合同约定的内容等方面,应当是当事人出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思表达。
(三)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一方面,合同条款中约定的当事人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标的应当是合法的;另一方面当事人之间订立合同的目的应当是合法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㈧ 怎么样签合同才有法律效力

具备以下要件签订的合同有法律效力: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表意真实;
3、合同约定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㈨ 什么样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有效的条件:
1、合同内容、形式、程序不违反法律规定、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合同主体具有订立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
3、意思表示真实;
4、其他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八十三条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热点内容
治丧法规 发布:2025-05-08 21:23:16 浏览:528
商法的基本原则的案例 发布:2025-05-08 21:07:04 浏览:54
民法李仁玉音频 发布:2025-05-08 20:54:23 浏览:231
暴力讨债法规 发布:2025-05-08 20:38:42 浏览:532
西南林业大学法学 发布:2025-05-08 20:38:42 浏览:749
民法通则违约金 发布:2025-05-08 20:35:43 浏览:45
综艺法学院 发布:2025-05-08 20:15:59 浏览:616
刑法体系概念 发布:2025-05-08 20:15:47 浏览:239
银行业务法规 发布:2025-05-08 20:11:45 浏览:297
人事主管必备法律知识 发布:2025-05-08 19:55:55 浏览: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