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挂靠负法律责任吗
Ⅰ 二级建造师建筑专业挂靠出事会被判死刑吗
如果工程出事故了本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问题严重的话要承担刑事责任。
首先合同法规定,合同约定的内容必须合法才有效。建筑法有文件明确规定不允许挂靠证书,挂靠本身是不合法的,所以你们签的合同是无效的!既然无效,建筑事故一出,追究的就是项目经理。
建筑施工企业注册建造师(项目经理)的职责中有:项目经理受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全面管理工程施工过程,对工程项目质量、安全、文明施工、队伍管理等全面负责。
如果只是用自己的建造师证去招投标,但是建设时,项目经理委托给其他有建造师证的人,那么实际建设的任何事宜,都与你无关。
建议大家不要挂项目,更不能挂章!虽然说挂项目费用确实不错, 但是确实风险大。
Ⅱ 二级建造师挂靠资质被举报,请问持证人需要负什么样的责任
目前来说,主要是对于雍正单位的一个处罚
对于个人来说没有什么影响
挂证期间最好配合社保,这个势必要求的
Ⅲ 二级建造师挂靠在施工单位到底做什么用 会不会有因为出现工程事故而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
按照法规来说,是有一定风险的,但现在我国的建造师制度还不是很完善,现在只用来资质申请,升级,考核;企业宣传与工程招投标用和工程施工用。有时风险与利益同在。
Ⅳ 二级建造师挂证自己注销了以后查出来挂证要负法律责任吗
凡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均应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是否存在注册建造师“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自查;自查存在相关问题的人员、单位,应及时办理注销等手续;在自查自纠期间(期限至2019年3月31日),能及时整改到位的,可视情况不再追究其相关责任,逾期未整改到位的将依法从严查处。
Ⅳ 二级建造师挂靠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其实严格说来,单独的挂靠协议的不具备法律效力的
Ⅵ 二级建造师挂靠违法吗
1、属于违法,在报考二级建造师《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教材中有提到
2、介于目前新的资质标准出台,大家都在忙于资质就位,空缺比较多
3、介于第二条,目前挂靠的还是不较多,各省市情况不一样。望谨慎!
Ⅶ 二级建造师挂靠是非法的吗有危险吗
1.挂靠非法
2.有危险,发现了就吊销证书,禁考两年。如果出了事故还要追究你的责任。
3.如果你是学的这行,干的也是施工,那就去考,建造师证是施工行业必须要有的。除非你不想混好。
Ⅷ 二级建造师挂靠协议法律效力究竟怎么样
摆在桌面上肯定说不过去
(1)政策不允许挂靠,自然没有法律效力。
(2)只适用于注册单位和建造师之间约定。
Ⅸ 二级建造师挂靠时,签的合同、合约受法律保护吗听说法律不承认的。
二级建造师挂靠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写再多的条款,这合同就是无效的,所以没用。
我去当地建设局领证时,正赶上自查自纠阶段,亲眼见着一个人在咨询工作人员,他的证就是挂靠了,现在要转注、注销,挂靠的公司不放证,他本人呢是事业单位的人,肯定不会因为挂靠证给自己找麻烦,所以去自己举报自己了。所以挂靠签再好的合同,也是有理说不清楚。因为本身是违法的。
关于19年住建部发的文件,后附上你可以看一下。从19年开始建造师行业的挂靠费用开始增长,就是因为对社保有硬性要求了,挂靠人员撤出,市场需求变大,所以最好还是能人证合一吧。
关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补充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委,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为妥善解决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更好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经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铁路局、民航局,现就有关事项补充通知如下:
一、对实际工作单位与注册单位一致,但社会保险缴纳单位与注册单位不一致的人员,以下6类情形,原则上不认定为“挂证”行为: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式退休和依法提前退休的;
2.因事业单位改制等原因保留事业单位身份,实际工作单位为所在事业单位下属企业,社会保险由该事业单位缴纳的;
3.属于大专院校所属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单位聘请的本校在职教师或科研人员,社会保险由所在院校缴纳的;
4.属于军队自主择业人员的;
5.因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等买断社会保险的;
6.有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依据的其他情形。
二、除上述规定情形外,其他存在社会保险缴纳单位与注册单位不一致的人员,应当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等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的通知》(建办市〔2018〕57号)规定,在自查自纠阶段予以整改。因客观原因暂无法完成整改的,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向注册所在地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说明原因并承诺整改期限,整改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规定自查自纠整改时间1个月。逾期仍未改正的,按“挂证”行为处理。
三、注册单位或个人一方反映与另一方不存在聘用关系,而另一方不予配合办理注销或变更手续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依据一方申请及其提交的解除劳动合同书面证明、劳动仲裁、司法判决等材料,直接办理注销手续。对于无法提供上述材料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依据一方申请将相关人员列为注册状态异常,并向社会公示。
使用被标注为注册状态异常人员参与工程投标的,有关单位应当要求其本人到场;申请企业资质的,资质审批部门应重点核查;对于正在担任工程建设项目相关负责人的,应由工程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有关主管部门进行现场核查。
自查自纠工作结束后,将对仍被标注为注册状态异常人员进行重点排查处理。
四、为解决自查自纠阶段发现的问题,我部决定将自查自纠期限延长至2019年3月31日。同时将建办市〔2018〕57号文件规定的全面排查时间顺延至2019年8月底,指导督促时间顺延至2019年11月底,其他有关工作要求的时间节点依次顺延。
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通过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下载注册人员数据,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水利主管部门,以及省级通信管理局、各地区铁路监管局、民航管理局,核实社保缴纳单位与注册单位不一致的注册人员情况,对照本通知第一条所列的6种情形建立清单目录,作为自查自纠情况报告的附件;对属于其他情形的,应督促相关单位和个人加快整改。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途径解释有关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如有其他问题,应报我部建筑市场监管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2019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