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以别人名义出借款给别人法律责任

以别人名义出借款给别人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3-26 05:22:30

『壹』 在借款条上签写别人名字触犯哪条法规,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和后果,借条有法律效力

如果自己拿了钱,写了他人的名字,这样的借条没有法律效力。写借条的人如果骗取钱财数额较大,涉嫌诈骗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贰』 如何追究名义借款人责任

名义借款人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并通过按时参加庭审、进行质证和辩论等行为来应诉。名义借款人有义务偿还欠款。还款后可向实际借款人追偿,主张偿还的诉讼时效为3年,超过的一般视为放弃诉讼追偿的权利。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叁』 以别人的名义向别其他人借钱触犯了什么法律

没有触犯法律,但是不还,就可能承担连带责任。有书面授权委托的代借,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没有,但是借方自己承认,或者追加时效承认委托行为,也无需承担。借方不承认,你又无法提供受委托证据,你需承担全部责任。其他情况,承担连带责任。

『肆』 实际借款人和名义借款人法律规定

关于带款是这样规定的贷款是在谁的名下,谁就有还款的义务,至于实际借款人和名义借款人是两者之间的协议,只要是在谁名下的贷款,那么这个人就有还款的义务。
至于还款的方式可以参考以下。

请输入关键字
贷款还款方式有哪些

2020-05-31 社会 By:admin

1、等额本息还款:即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之和采用按月等额还款的一种方式。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多数银行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都采用了这种方式。这种方式每月的还款额相同;
2、等额本金还款:即借款人将贷款额平均分摊到整个还款期内每期(月)归还,同时付清上一交易日到本次还款日间的贷款利息的一种还款方式。这种方式每月的还款额逐月减少;
3、按月付息到期还本:即借款人在贷款到期日一次性归还贷款本金〔期限一年以下(含一年)贷款适用〕,贷款按日计息,利息按月归还;
4、提前偿还部分贷款:即借款人向银行提出申请,可以提前偿还部分贷款金额,一般金额为1万或1万的整数倍,偿还后此时贷款银行会出具新的还款计划书,其中还款金额与还款年限是发生变化的,但还款方式是不变的,且新的还款年限不得超过原贷款年限
5、提前偿还全部贷款:即借款人向银行提出申请,可以提前偿还全部贷款金额,偿还后此时贷款银行会终止借款人的贷款,并办理相应的解除手续。
6、随借随还:借款后利息是按天计算的,用一天算一天息。随时都可以一次性结清款项无须违约金。

『伍』 名义借款人要承担责任吗

法律分析:名义借款人要承担责任,名义借款人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对签订借款合同产生的法律后果应当是可以预见的。因此应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第六百六十九条 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陆』 出借人操纵别人银行卡又以他人名义出借款犯什么罪

只是别人卡没用别人钱吧?就是为了出事的时候找人顶锅

『柒』 以他人名义贷款什么罪

法律分析:1、有可能构成骗取贷款罪,或是贷款诈骗罪。2、骗取贷款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第八十二条 借款人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捌』 借款给别人以别人名义写的借条钱怎么要回来

以借条上的人为被告,到时候被告会追加实际借款人的,问题可以解决。祝你好运

『玖』 别人借我的名义去借钱,可借钱的人我不认识,现在别人起诉了,我要付法律责任吗

首先要问别人怎们借的你的名义?是用了你的身份证还是户口本了?只要你能证明借钱这事儿你根本不知情,别人是盗用你的身份信息去借的钱。就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相反,你还可以进一步诉讼,告哪个盗用你的名义的所谓“别人”。

『拾』 借钱给别人,假如出事在法律上负什么责任

这会分三种情况:
1。如果所借款对方是用于犯罪、逃避追捕,且出借方借款当时明知对方用途的,按共同犯罪、包庇罪等相关罪论处。
2。如果所借款对方用于违法目的,但出借方当时并不知情,这种情况是否承担责任,就要看具体情况了。法律上首先要对行为人的“不知情”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结论,并非出借方说不知情就按不知情处理。这里面有一个采信的问题,包括当事人是否能够充分举证。
3。对确是不知情,在无意情况下资助了违法行为,一般不承担直接的法律责任(比如这个钱用于贩毒,则对于出借方不按贩毒罪论处)。根据具体案件的不同,或可免予处分。

热点内容
银行劳动法保密协议规定 发布:2025-05-08 00:01:14 浏览:451
曾春亮法院 发布:2025-05-07 23:33:15 浏览:25
陈丹虹律师 发布:2025-05-07 23:32:40 浏览:848
和田法院院长 发布:2025-05-07 23:24:20 浏览:458
东莞地基不均匀沉降法律咨询 发布:2025-05-07 23:18:57 浏览:838
非教师道德 发布:2025-05-07 23:01:36 浏览:855
刑法第232条规定 发布:2025-05-07 22:54:58 浏览:870
司法考试柏浪涛 发布:2025-05-07 22:54:00 浏览:257
户口本条例 发布:2025-05-07 22:38:58 浏览:764
哪些行为违反了行政法 发布:2025-05-07 22:34:28 浏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