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登记的法律效力
① 公司章程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经公司登记机关登记即发生法律效力对吗
公司章程属于公司内部文件,基于公司人和性的特点,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只要经股东决议通过即为有效,登记机关只是备案,不用审批
② 公司设立登记的公司设立登记的法律效力
公司经设立登记:
1、取得法人资格。
2、取得从事经营活动的合法身份。
3、取得公司名称专用权。
③ 商事登记的法律效力
商事登记效力是指已经过登记的事项在法律上所产生的约束力。商事登记的目的在于使社会公众知晓登记者的基本信息和经营管理状况,其功能就是向公众公开商事主体的信息。
(一)对商主体的效力
各国法律关于商事登记对商主体的效力规定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三种立法例:
1.商事登记是商法人获得法律人格的必要条件,未经登记和公告,商法人不得成立,其行为不能视为商行为。但对于商个人、商合伙,商事登记仅仅具有宣告性,是其商人身份的法律确认。如果行为人未经登记而从事商事活动,其不享有商人的权利,但必须履行商人的义务。德国、法国、瑞士的商法奉行这一原则。
2.商事登记的作用仅仅在于保护商事名称权、商标权及其他与商主体相关的特殊权利。荷兰商法奉行这一原则。
3.商事登记是各类商主体成立的必要条件。行为人未经商事登记而实施商事经营活动的,既不能享受商人的权利,也不履行商人的义务,该行为被认定为无效行为。我国现行法律奉行这一原
(二)对第三人的效力
合法有效的商事登记必然对第三人产生效力。这种效力也包括三个方面。
1.第三人基于信任登记事项而与商主体发生的交易受法律保护,在登记事项不实的情况下,第三人因信任该登记事项所受损失,商主体有赔偿损失的责任。
2.合法登记的事项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对于经依法登记的事项,无论相对人知晓与否,均对其产生法律效力。如商事名称经登记注册后就受法律保护,第三人不得侵害其商事名称权。
3.必须登记的事项在未履行登记或应当登记并公告的事项、已履行登记但尚未公告的情况下,不得以该事项对抗善意第三人。例如,公司变更法定代表人未经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就不得以其变更对抗不了解其法定代表人已经发生变更而与原法定代表人进行交易的第三人。
④ 公司虚假出资,工商登记的法律效力
在上述情况下抄,工商登记的法律效力只对公民A有所限制和约束。
1、在你的假设中,B不用支付D的欠款以及事后事项。
原因是:B并不是公司C的股东,所以也就不用承担相关的一切法律责任 。在成立公司进行工商注册登记时的签字必须为本人所签。
2、同上
3、在工商注册登记过程中,若有相关资料签字就可以证明B是公司C的股东,比如:委托书、公司章程中的股东签字、会计师事务所验资报告过程中承诺函等
⑤ 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具有法律效力吗
营业执照复印件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要和原件配合使用才有证明效力,单凭复回印件是不能作为答证据使用的。
招投标文件中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只是作为核实性资料存在,盖上公章只是意味着企业要对该复印件真伪负责
如果特殊情况要仅用复印件(如邮寄给客户不能随附原件)可以将原件和复印件拿到工商局请求核对后加盖审核章,这样复印件的效力和原件一样。
⑥ 关于变更公司的法律效力
公司变更的法律效力是,如果公司是依法申请变更登记,并经登记机关登记的,则变更后的事项对公司、董监高人员、股东等产生法律效力。如果公司擅自变更,未经登记的,不产生登记和公示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
公司申请变更登记,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
(二)依照《公司法》作出的变更决议或者决定;
(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公司变更登记事项涉及修改公司章程的,应当提交由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修改后的公司章程或者公司章程修正案。
变更登记事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还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交有关批准文件。
第三十三条
公司变更类型的,应当按照拟变更的公司类型的设立条件,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并提交有关文件。
⑦ 通过变更登记这样的公司有法律效力吗
公司变更登记有法律效力。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关事项变更的,应当依法办理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人应当对申请文件、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未经变更登记,公司不得擅自改变登记事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二条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统称公司)设立、变更、终止,应当依照本条例办理公司登记。申请办理公司登记,申请人应当对申请文件、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二十六条
公司变更登记事项,应当向原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未经变更登记,公司不得擅自改变登记事项。
⑧ 企业登记公示制度的法律效力
企业登记具抄有创设效力,是袭其基本的作用。世界发达国家的商业登记法都规定,登记事项经公示之后,即可产生两种法律效力,即对抗力和公信力。通过赋予公示的登记事项以对抗力来保护登记人的合法权益,通过赋予公示的登记的事项以公信力来保护善意第三人,从而维护交易安全。而中国企业登记法规则对此缺乏明确规定。 少数国家(如日本)对此规定有所不同。日本商法第14条规定,因故意或过失而登记不实者,不得以该事项的不实对抗善意第三人。虽赋予了登记事项以公信力,但不是绝对的公信力,如日本商法第11条第2项规定:公告与登记不符时,视为未公告。对政府错误而导致公告失实则公告不具公信力和对抗力。
本文以为公告的企业登记事项应具有绝对的公信力,否则不仅有害交易安全,也有害于登记的对抗效力而有害于经济秩序的稳定。
⑨ 登记备案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登记备案一般是对抗第三人,若未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但是有些登记备案是权利生效的要件,比如说不动产的抵押,如果未登记则抵押权不发生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