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高管担不担法律责任
① 董事高管违反忠实法定义务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我国公司法规定的高管人员的忠实义务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专益属;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侵占公司财产;不得挪用公司资金;不得将公司资金以其个人名义或者以其他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不得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不得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与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不得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不得接受他人与公司交易的佣金归为己有;不得擅自披露公司秘密等。
如果违反忠实义务,违反忠实义务所得的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
此外还有股东可能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以及如果违反了忠实义务给公司造成损失,应当赔偿。
② 有限公司高管不负责任,至公司财产损失,是否承担责任
有限公司的高管只有董事不负责任导致公司财产损失才承担责任,其他人员《公司法》没有明确规定,如果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公司财产损失按照劳动法或者民法中的侵权行为进行法理分析应否承担责任。
即便是有限公司的董事不负责任导致公司财产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也须具备一些条件。综合《公司法》的规定,董事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条件:
只有具备了下列三个条件,董事才对公司负赔偿责任:一是董事会的决议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股东大会决议;二是董事会的决议致使公司遭受严重损失;三是该董事参与了董事会的决议并对某项决议表示了同意。对该决议持相反意见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董事,不对公司负赔偿责任。
③ 私募基金法律责任是怎样的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办法》规定,私募基金的法律责任有以下五方面:
(一)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关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有下列7种违规情形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1.违反《办法》第七条、第八条,不履行登记备案义务;
2.违反《办法》第十一条、第十四条,向非合格投资者募资或者变相公募;
3.违反《办法》第十五条,承诺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
4.违反《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未对投资者采取评估、确认等措施,未对基金进行评级,或者向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不匹配的投资者推介私募基金;
5.违反《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未按照合同约定如实向投资者披露信息或者未按规定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报送信息;
6.违反《办法》第二十六条,未按要求保存相关资料;
7.违反《办法》第二十三条,有第一项至第七项和第九项所列禁止行为之一。
(二)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关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反《办法》第二十三条第八项规定从事内幕交易、操纵交易价格等行为的,按照《证券法》第二百零二条、第二百零三条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规定处罚。
(三)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关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办法》规定,情节严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采取市场禁入措施。
(四)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违反《证券投资基金法》有关规定的,按照《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处罚。
(五)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关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办法》规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私募基金风险
对广大私募基金投资者而言,最应该警惕的私募基金风险可以分为六大类:
第一信息不透明的风险,由于私募基金没有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因此信息不透明是最大的私募基金风险,凡是涉及投资运作及管理的过程,例如投资方案、资金转移及项目跟踪管理等过程,都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的很大可能。
第二投资者抗风险能力较低。很多投资者之所以参与私募基金投资,都是看重了私募基金的高收益,但高收益的背后也对应着高风险,很多投资者并没有相应的抗风险能力,所以投资需重点关注此类私募基金风险。
第三基金管理人导致的私募基金风险。由于缺乏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基金经理门内的管理能力、行业地位及市场认同度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样的市场环境,一部分基金经理能够凭借精准的投资为投资者带去收益,而一部分基金经理则可能造成投资者的损失。
第四较高的道德风险。基金项目一般是以合伙形式成立的,但受到专业、地理及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投资者并不能有效的对项目进行监督与管理,所以道德风险也是投资者经常会遇到的私募基金风险。
第五项目融资缺乏专业度。项目融资一般需要很高的实务经验及专业能力等,但一些私募基金经理或管理团队能力不足,无法有效的监控、管理项目融资。
第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风险。部分私募基金会通过故意夸大收益、隐瞒项目等来吸引投资者参与投资,而这些私募有很大可能是在非法吸引公众存款。
虽然投资者往往被私募基金的高风险所吸引,但私募基金认购门槛高达百万,对许多投资者来讲并不是一笔小数目,所以一切可能导致私募基金风险出现的因素投资者都必须知道。
私募基金高管人员要负法律责任吗
我国公民,包括私募基金高管人员,其任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都受我国各类法律的约束。一旦投资私募基金遭遇亏损,经过查实,是由私募基金公司内部管理造成的,那么其内部管理人员必然要承担相应责任,如只是受其运营管理水平限制而导致亏损的,则一般不承担法律责任,相关风险由投资人承担。
④ 基金公司法人违法了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法律分析:如果是公司法人违法的话,由于公司法人没有生命力不能担负违法责任,所以由法人代表和股东还有公司高层人员进行承担责任,如果一旦公司出现债务问题,法人需要以自己的财产进行担保。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⑤ 挂靠私募基金的风控和高管在PE出事后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如果签订了免责条约有用吗
看PE出的什么责任了,如果是正常的投资亏损则无需承担责任;如果是资金非法转移挪用或者利益输送,则有可能承担法律风险;建议谨慎对待
⑥ 公司法中的高管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1)刑事责任。企业高管的犯罪主要集中在经济类犯罪,比较常见的是:偷税罪、内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容、企业人员受贿罪等。从企业设立、运营到终止的整个过程中,企业高管们都有可能面临犯罪的风险。
(2)民事责任。在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若是董事会决议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致使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的,那么参与决议的董事负有赔偿责任。另外,《公司法》还增加了股东代表诉讼的规定,赋予股东对董事及高管提起赔偿的诉讼权利。
(3)行政责任。由于行政责任一般只是警告、罚款等,导致很多企业高管容易忽略这项责任。《产品质量法》《证券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对行政责任均有规定。
⑦ 私募基金法人,名义上的。承担什么责任。和公司签订的有不承担责任的法律文书
公司出问题,负责人主要是实际控制人,法人的责任主要看他有无实际担当公司职务而定。
⑧ 私募基金中合规高管有什么法律风险
要是违规公司被吊销基金牌照
法人和高管会被列入黑名单里
可以到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看,昨天我还看了下
有不了解的再问我希望帮助你望采纳
⑨ 非吸的话,高管需要担什么责任吗,会不会有刑事责任
需要付法律责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刑事犯罪,高管、经理、法定代表人、包括部分业务员都有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9)基金公司高管担不担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案例:
打着“高额返本付息”的幌子,一家名叫“易胜百”的公司从2012年开始,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吸收了1万多名投资人的41亿余元资金。但2014年9月该公司突然关张,投资人购买的理财产品统统打了水漂儿。
事后经统计,投资人共计损失32亿余元。北京晨报记者昨天获悉,包括公司法定代表人周华伟在内的12名公司高管、工作人员,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获刑。
未取资质销售理财产品
经一审法院审理查明,北京易胜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主要经营投资理财业务。被告人周华伟为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被告人黄振弟(化名:郭秀中)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被告人郭秀成为该公司财务负责人之一。
易胜百公司在朝阳区国贸三期、金地中心及万通中心等地设立多个办公地点和职场,在未取得相关资质的情况下,对外销售香港股票及白银等投资理财产品。
被告人谢光贞作为该公司万通中心市场部销售总监,下辖被告人李燕、杨钢、曾力栏、李勇、刘月明、尚保国、王小坤等销售经理,销售经理下辖销售员。
被告人张宇成担任该公司万通中心市场部培训讲师,负责对公司新招录销售员的培训。2013年11月,安华联合资本公司成立,该公司的实际出资者为易胜百公司,实际人员构成及经营业务与易胜百公司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