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感情欺骗法律责任

感情欺骗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3-31 04:07:45

Ⅰ 欺骗感情需要负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如果仅仅属于欺骗感情不属于违法行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就其性质而言,法律关系可以分为法律上的功利关系和法律上的道义关系,与此相适应,法律责任方式也可以分为补偿性方式和制裁性方式。至于钱财,可能会构成诈骗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Ⅱ 感情欺骗能构成犯罪吗

不能,关感情而言在法律上没有犯罪而言,除非感情欺骗后的金钱诈骗等类似才会构成犯罪

Ⅲ 欺骗感情犯法吗

法律分析:欺骗感情不构成诈骗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Ⅳ 被欺骗了感情,在法律上,能告他吗

被欺骗了感情在法律上是无法起诉,但如果是利用感情骗取他人金钱就可以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4)感情欺骗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

第五条 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

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一)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二)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

(三)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

实施前款规定行为,数量达到前款第(一)、(二)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Ⅳ 欺骗感情会坐牢吗

欺骗感情是道德问题,不会坐牢。所以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素质,不要被一些表面的东西吸引。但这个很难。
望采纳,谢谢

Ⅵ 欺骗感情属于犯罪吗

欺骗感情,只要没有涉及到金钱,一般都不算犯罪。事实上,欺骗感情的行为属于道德范畴的问题。你只能说他是渣男或者是渣女,但要说其是否涉嫌犯罪,在这里明确告诉大家,欺骗感情不属于犯罪。

但如果行为人利用感情,实施骗取被害人钱财的行为,就属于犯罪了。依据法律的规定,将会涉嫌诈骗罪。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方法,骗取他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但是,如若你想指控对方涉嫌诈骗,必须要拿出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对方存在诈骗事实。

对于诈骗罪,我国《刑法》明确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Ⅶ 欺骗感情需要负法律责任吗

如果仅仅属于欺骗感情不属于违法行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就其性质而言,法律关系可以分为法律上的功利关系和法律上的道义关系,与此相适应,法律责任方式也可以分为补偿性方式和制裁性方式。
法律责任的特点:
(1)法律责任首先表示一种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包括违约等)关系而形成的责任关系,它是以法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的。 违反单位的合同也算是违约。
(2)法律责任还表示为一种责任方式,即承担不利后果。
(3)法律责任具有内在逻辑性,即存在前因与后果的逻辑关系。
(4)法律责任的追究是由国家强制力实施或者潜在保证的。
(5)法律责任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的财产生命造成危害而负主要责任。比如盗窃给对方造成的经济损失。或是威胁他人生命达到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

Ⅷ 欺骗他人感情属于什么罪

欺骗他人感情可能属于诈骗罪。
诈骗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酌情从严惩处,具体如下:
1、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2、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3、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4、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5、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诈骗近亲属的财物,近亲属谅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诈骗近亲属的财物,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具体处理也应酌情从宽。
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以诈骗未遂定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Ⅸ 请问欺骗感情就不用负法律责任吗

不需要,如果你已经结婚了。就可以寻找证据去法庭提出诉讼,如果只是男女朋友关系,没有法律责任

Ⅹ 欺骗感情违法吗

法律分析:不属于,欺骗感情一般属于道德范畴的问题,法律没有具体规定,所以不算违法行为,更不构成刑事犯罪。但如果利用感情实施诈骗行为,数额达到较大标准的,则构成诈骗罪。欺骗感情肯定是不会负法律责任,但是以打着感情的目的而欺骗钱财,这个就赋予了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热点内容
山东事业单位劳动法 发布:2025-05-05 19:09:06 浏览:261
合同法中请求权有哪些 发布:2025-05-05 19:04:09 浏览:80
湖北石首交通规章有疑问 发布:2025-05-05 18:49:29 浏览:166
政府法律顾问运行平台 发布:2025-05-05 18:39:43 浏览:179
独立的地方立法权 发布:2025-05-05 18:38:59 浏览:21
顺德区北滘镇法律援助工作站 发布:2025-05-05 18:38:53 浏览:250
安徽阜阳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5-05 18:27:32 浏览:513
刑事诉讼法九十条 发布:2025-05-05 18:22:33 浏览:895
读在职法律硕士的学费 发布:2025-05-05 18:17:04 浏览:381
群立法作文 发布:2025-05-05 18:12:54 浏览: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