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中请求权有哪些

合同法中请求权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5-05-05 19:04:09

㈠ 请求权基础

请求权基础系指能够支持一方当事人得向他方当事人有所主张(物之交 付、所有权移转、支付价金、赔偿道歉等)的法律规范。

“请求权基础”方法的出发点是对案例提出如下问题,即“谁得向谁依据什么请求什么?”(Wer will was von wem woraus?)分析言之:

(1)“谁向谁”(Wer von wem)。请求权是相对权,在回答问。请求权是相对权,在回答问题时须明确权利人针对哪一个义务人主张请求权。

(2)“请求什么”(Was)。这一步是审查当事人主张要求什么,例如支付买卖价金、损害赔偿、返还原物等。

(3)“依据什么”(Woraus)。权利人主张的内容须以某个法律规范为基础,能够确立请求权的法律规范称为“请求权基础”。请求权基础包括构成要件(T)和法律效果(R)两个部分。构成要件是适用该法律规定的前提条件,由数个要素组成(可分解为t1,t2,t3……)。法律效果是满足构成要件后得出的后果,一般对应着请求的内容。

1.案例事实的核心

2.纠纷的类型

(1)确认之诉:

确认之诉有肯定确认之诉与否定确认之诉之别,分别用以确认法律关系之存在或不存在。

确认之诉的实体规范基础如:

须遵循如下三个步骤:请求权是否产生?请求权是否消灭?请求权是否可执行?

首先,从积极方面考察,案件事实是否符合(假定)可运用的请求权基础。如果请求权基础构成要件的每一要素都获得满足,可以判定请求权成立。
其次,从消极方面审查,案件事实中有没有权利产生障碍的抗辩事由(权利阻却之抗辩),例如当事人无行为能力(《民法总则》第20条)、意思表示无效(《民法总则》第146条)、合同不成立或被撤销(《合同法》第58条 【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附生效条件的法律行为条件未成就(《民法总则》第158条)等。

审查有没有导致已经产生的请求权发生消灭的后果,即考虑权利毁灭之抗辩。毁灭抗辩的主要事由有:(1)清偿、代物清偿;(2)提存;(3)抵销;(4)免除;(5)混同。(6)不可归责于债务人或双方当事人的给付不能;(7)撤销权的行使;(8)权利不当行使,如权利失效。

审查有没有阻碍请求权执行的事由,即权利障碍之抗辩(私法上的抗辩权)。抗辩权须被告主张才可适用,例如诉讼时效抗辩权(《民法总则》第192条第1款)、同时履行抗辩权(《合同法》第66条)、人身性给付或履行费用过高之抗辩权(《合同法》第110条第2项)等。

(1)合同请求权

合同请求权可分为原初的给付请求权和次生的救济性请求权。前者例如《合同法》第60条第1款的履行请求权,《合同法》第135条的买受人交付标的物并转移所有权的请求权、第159条的出卖人价金请求权。后者例如《合同法》第107条的实际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损害赔偿请求权,第111条的瑕疵担保请求权,《合同法》第97条规定解除后恢复原状、损害赔偿请求权,以及《合同法》分则规定具体合同的违约救济请求权,于此不一一枚举。

(2)类合同请求权

如果合同未成立或无效、被撤销,但当事人基于缔约磋商应尽到照顾、保护缔约对方权益的义务,若有违反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由于其接近合同请求权,因而紧随其后予以审查。

根据我国现行民法,类合同的请求权例如:《合同法》第42条规定缔约过失请求权,第43条规定缔约中违反保密义务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合同法》第58条、《民法总则》第157条规定合同或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后,发生返还财产、折价补偿、损害赔偿等请求权;《民法总则》第164条第2款规定的代理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权益,被代理人向二者主张连带责任的请求权;《民法总则》第171条第3款规定的无权代理人因代理未被追认时,善意相对人得请求其履行债务或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无因管理请求权

(4)物权请求权

(6)不当得利请求权

依据何种法律规范,请求什么

1.主给付请求权:履行请求权
出卖人的基本义务 :《合同法》第135条【出卖人的基本义务】
买受人的基本义务 :《合同法》第159条【买受人的基本义务】
2.次给付请求权
解除的效力 :《合同法》第97条(判例(一)最高人民法院(2009)民一终字第23号民事判决 :案由: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审结时间为2009年12月15日;判例(二)最高人民法院(2009)民提字第137号民事判决 :案由:联营合同纠纷,审结时间 2010年4月15日)
瑕疵履行 :《合同法》第111条【瑕疵履行】
承受人权利 :《合同法》第155条【承受人权利】

缔约过失 :《合同法》第43条【保密义务】
无权代理

无因管理 :《总则》第121条

停止侵害请求权:
排除妨碍请求权:
妨碍预防请求权:
《物权法》第34条:无权占有动产及不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1)《民法通则》第二十五条: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依照继承法取得他的财产的公民或者组织,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给予适当补偿。
(2)《物权法》第109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物权法》第114条: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文物保护法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3)《物权法》第219条第1款: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出质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的,质权人应当返还质押财产。
(4)《合同法》第194条:撤销权人撤销赠与的,可以向受赠人要求返还赠与的财产。
(5)《担保法司法解释》第87条:因不可归责于质权人的事由而丧失对质物的占有,质权人可以向不当占有人请求停止侵害、恢复原状、返还质物。

不当得利:《总则》第122条

【资源】
1. 朱晓喆 | 请求权基础案例研习方法导论_法律 (sohu.com)
2. 缔约过失责任纠纷请求权基础、法律适用及权威案例_腾讯新闻 (qq.com)
3. 王泽鉴:请求权基础、法之适用与案例研习 - 知乎 (hu.com)
4. 民法思维 王泽鉴 & 第四章 请求权基础 (qq.com)
5. 最高法院法官:民法请求权基础思维实例应用精解 (qq.com)
6. 《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第一、二章的读书笔记 (qq.com)

㈡ 合同法 第122条 就加害给付允许债权人自由选择损害赔偿请求权基础。这里的请求权基础怎么理解啊

您好!本条是《合同法》第122条的内容,具体规定为“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回害对方人身、财产答权益的,受损害的一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这里的请求权基础就是要求他人为或者不为某种行为的权利。例子比如,假如甲跟乙签订委托合同,约定乙在规定时间帮甲买某种药,(只是假设而已)在履行合同期间,由于乙不履行、迟延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合同约定义务,由此造成了甲由于没有及时得到药使得病情加重,此时,乙的行为就是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那么甲就可以基于这个原因,请求乙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

㈢ 请求权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请求权的含义 1. “请求权”的第一层含义,是旨在获得某种特定的给付的要求。他人可以请求这种给付,至于该他人能否获得其希冀的给付,则是另一回事。民事诉讼上的请求权,多为这种理解。2. 请求权定义为“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该种请求权以存在一项有实体法依据的请求权为前提。在另一方面,该请求权不一定非得(通过诉讼或其他方式)提出不可。该项请求权的存在,不受是否有人提出主张的影响,也不受债权人是否知悉其请求权的影响。这一实体法上的请求权概念,是由Windscheid从罗马法和普通法中的“诉”(actio)的概念中发展出来的。“诉”的概念乃着眼于程序法而非实体法。

问题二:民法中,称请求权者不一定就是请求权,是什么意思啊 按权利的作用分类,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支配权。名为请求权的权利,其作用不一定是此分类中的请求权。这个分类中的请求权,是指请求他人为或不为特定行为的权利,是否发生请求权人希望的法律效果,还依赖于相对人的特定行为。比如买受人请求出卖人交付并移转标的物所有权,是债权请求权,希望的法律效果是取得标的物所有权,但能否发生物权变动,依赖于出卖人是否为交付行为。
物权法第九十九条共有人约定不得分割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维持共有关系的,应当按照约定,但共有人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的,可以请求分割;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随时请求分割,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础丧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时可以请求分割。

法条用语是“请求”,俗称共有物分割请求权,但该权利以单方意思表示即可导致法律关系变动的效果,实为形成权。一个按份共有人提出分割,不需要其他按份共有人的特定行为,就会发生共有关系消灭的效果。

再比如,合同法111条,俗称买受人的减价请求权,也是名为请求权,实为形成权,也是一项不问出卖人是否同意,仅以买受人单方意思即可引起法律关系变动的权利。只要买受人行使减价请求权,也不需要出卖人的特定行为,就直接发生应付价款减少的法律效果。

问题三:请求权与什么是什么 请求权是指权利人得请求他人为特定行为(作为、不作为)的权利。请求权是相对权的典范,即仅仅相对于某个特定的人产生效力。

问题四:收购请求权是什么意思 请求权的意思就是民事法律上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不为一定行为或者尽应尽义务的的权利。那么你问的收购请求权,就是对可收购的东西(比如股份啊之类的东西,只要是经济上的操作)的所属人或者上级部门(就是对你收购的东西有支配权的人或者部门)请求收购的权利。比如,联想收购IBM的电脑部门的时候,它的收购请求权钉就是向IBM总公司、董事会请求去收购IBM的电脑部门的权利

问题五:交还子女请求权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种身份权请求权,基于父母子女之间身份关系产生,如果有人侵犯了这种身份利益,比如把你的孩子抱走不还给你了,你就可以行使这种请求权,要求对方将子女交还给你,从而维护作为父母对子女享有的身份权的圆满状态

问题六:须为法律上可强制执行的请求权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首先,请求权成立的基础是债权,你的问题关键在“须为”上,是指构成其他法律述求的要件。例如破产请求权,构成的两个要件其中一条就是:须为法律上可强制执行的请求权。按此理解就是:首先你的债权,是要经过法律程序确认,可进入强制执行阶段(执行程序,详见民事诉讼法

问题七:物上请求权是什么意思?帮忙举下例子说明一下吧。 根据《物权法》,物上请求权是指当物权的圆满状态受到妨害或有可能发生妨害时,物权人为了使其物权恢复到圆满状态,请求妨害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主龚包括以下权利:
1、所有物返还请求权;

2、所有权的排除妨害请求权;

3、所有权消除危机请求权;

4、修理、重做、更换、恢复原状请求权;

5、赔偿损失请求权。

例如:你的杯子被我拿了,你可以要求我返还,这就是你的物权请求权。

问题八:请求的意思是什么 提出要求,希望得到满足
---------------------------------------------------

个人宣言--雅淑手工(淘宝):用我最巧的手,装扮最美的你!

---------------------------------------------------

问题九:形成权与请求权的区别 1、形成权是指权利人仅凭自己的行为(如追认行为、受权行为、撤销行为、弃权行为)即能引起某种民事权利产生、变更、消灭的那种权利。――佟柔主编《民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 第34-35页
2、形成权是指当事人一方可以以自己的行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又有人称之为能为权、变动权等。形成权的主要特征在于:权利人可以以自己的意思表示行使形成权,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终止。形成权按其作用有三种:有能使法律关系发生的形成权,如本人对无权代理人代理行为的承认权;有能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的形成权,如选择之债的选择权;有能使法律关系终止的形成权,如撤销权、抵销权。――王利明、郭明瑞、方流芳《民法新论》(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30-131页

3、形成权,是指权利人以自己单方的行为,使某一法律关系效力发生变化的权利。包括追认权(如本人对无权代理行为的追认)、选择权(如选择某一标的使选择之债变为特定之债的权利)、撤销权(撤销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权利)等。――郭明瑞《民法学概论》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 第31页

4、形成权是指当事人一方可以以自己的行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如追认权、撤销权、抵销权等。――佟柔主编《中国民法》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 第39页

5、形成权是依照权利人的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权利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权利。形成权的特征,在于因单方意思表示,就足以使既存法律关系生效、变更或者终止,从而突破了双方法律关系,非经协议或者其他法律上的原因不得变更的市民法古老法原则。――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第85页

6、形成权是指权利人仅凭自己单方行为就能是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权利,如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只要委托人撤销委托就可使委托关系消灭。――柳经纬主编《中国民法》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第45页

7、形成权是指根据权利人一方的行为就能够引起某项民事权利设立、变更、终止的那种民事权利。例如,追认权、抛弃权、撤销权、免除全、解除权、抵销权等。――马原主编《中国民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 第82页

8、形成权,是权利人依自己的行为,使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如撤销权、解除权、追认权等。形成权之主要功能,在于权利人得依其单方之意思表示,使已成立之法律关系之效力发生、变更或消灭。但须注意,形成权与请求权亦有密切关系,即形成权之行使常是主张债权(或物权)请求权之前提条件。形成权赋予一方当事人得依其单方意思干预他人之法律关系,如何保护相对人亦很重要,故关于各个法定形成权法律设有不同的构成要件,并在若干特殊情形,使权利人负损害赔偿责人,且形成权之行使,原则上不得附条件与期限,以避免置相对人于不确定之法律状态。――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第66页

9、形成权(Gestaltungsrecht)者,因一方之行为是某种权利发生变更或消灭之权利也。形成权名称,始于Seckel,已渐为一般学者所承认。但有称为能为权(Recht der rechtlichen Konnens)者,亦有称为变更权(Recht auf Rechtaenderung)者,本书则从通说,用形成权之名称。形成权有在发生权利者,例如对于无权代理之承认是。有在变更权利者,例如选择选择之债之选择权是。有在消灭权利者,例如撤销权、抵销权、解除权及继承抛弃权是。――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第40页

10、形成权是......>>

㈣ 十类请求权之合同请求权

合同请求权以合同有效为前提,根据合同的履行,又具体分为:合同履行请求权,次合同请求权。

1. 合同履行请求权

2. 次合同请求权

一、合同履行请求权

现行通说是表示主义的解释方法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为了保障格式合同相对方的利益,合同法对格式合同规定了相应的规制措施。

一般来讲,合同成立即生效,但有例外情形。

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般来讲,如果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特定形式的, 如果没有采用特定形式,通常认为合同无效。 但也存在特殊情形,一种是履行补正合同瑕疵,一种是产生新的法律效果。

一般来讲,承诺生效合同成立,但在实践合同, 还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但是该条件影响合同成立还是生效法律规定并不统一。

法律应当对私人生活保持必要的谦抑,不应过多的介入私人生活。这方面,儒家对法家的批评还是很有道理的。并非所有的约定都具有法律意义,都应该由民法进行调整。

合同生效后,自应严守。但法律也规定了合同解除制度,以便当事人从法的枷锁中解脱出来。分为三种方式:

委托人或者受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破产的,委托合同终止,但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根据委托事务的性质不宜终止的除外。(合同法411条)

合同虽然存在,但是合同已经因为履行、提存、抵消、混同、免除而消灭的,合同履行请求权就消灭了,所剩的就是后合同义务了。

债权和债务同归于一人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合同法106条)

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者全部债务的,合同的权利义务部分或者全部终止。 (合同法105条)

㈤ 形成权 请求权 抗辩权 支配权

按民事权利的作用,可以将民事权利分为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和抗辩权。这是传统民法对权利的最重要分类。

支配权,又称管领权,指权利主体可以直接支配权利标的物而具有排他性的权利。这类权利的作用有两方面:于积极方面可直接支配标的物,不需他人介入;于消极方面可禁止他人妨碍其配,而具有排他性。物权为典型的支配权,其他如准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也属支配权。

请求权,指权利人得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权利人不能对权利标的物直接支配,只能对义务人请求。请求权由基础权利产生,因基础权利不同,可分为债权上请求权、物权上请求权、人身权上请求权、知识产权上请求权等。债权是典型的请求权。但债权和请求权并不等同,请求权只是债权的主要内容,除其外,债权还包括其他权利内容,如变更权、撤销权、解除权等。

形成权,指权利主体仅凭自己的行为,即可使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形成权的主要功能,在于权利人得依单方意思表示,使已成立的法律关系的效力发生、变更或者消灭。撤销权、追认权、解除权、选择权等都是形成权。广义的形成权,还包括抗辩权。
【法律依据】:
抗辩权,是指对抗相对人请求权或其他权利的权利。抗辩权的作用,通常只是停止请求权的行使,可为永久抗辩,可为延期抗辩。抗辩权的防御性质,使其区别于请求权而成为一类独立的权利。我国《合同法》所规定的同时履行抗辩权、序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等都是抗辩权。《担保法》规定的先诉抗辩权也属于抗辩权范畴。

热点内容
海商法38 发布:2025-05-05 22:57:21 浏览:402
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 发布:2025-05-05 22:52:55 浏览:278
生产首件罚款的规章制度怎么写 发布:2025-05-05 22:46:09 浏览:279
法院房产拍卖查询 发布:2025-05-05 22:43:20 浏览:344
河间人民法院 发布:2025-05-05 22:16:45 浏览:657
自考本科无学位可以考法律硕士吗 发布:2025-05-05 22:12:42 浏览:645
海城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5-05 21:59:17 浏览:122
乱扔垃圾刑法 发布:2025-05-05 21:59:06 浏览:733
以正道德经 发布:2025-05-05 21:58:29 浏览:829
立法法九十五 发布:2025-05-05 21:57:35 浏览: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