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周岁具有法律责任
『壹』 16岁与18岁的人在法律责任上有什么区别
16岁与18岁都是青年人,但18岁已经成年,在刑法和民法上的法律责任认定有所区别,他们的区回别为:
1、刑事答责任不同。根据《刑法》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十八岁为成年人,涉及犯罪的,不会从轻或减轻处罚。
2、治安管理处罚的不同。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十八岁的成年人,要按照规定接受处罚。
3、民事责任的不同。根据《民法通则》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还没有以自己劳动为主要生活来源,则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贰』 未满18岁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民法通则抄》第十一条袭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刑法》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因此, “未满18岁的人真的不需要负法律责任”这种说法是错的。
『叁』 18周岁和16周岁的区别哪个需要负法律责任多点
18岁。刑法规定年满18周岁的人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对其所做的任何事情负责。而16周岁的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一般情况是可以减轻或免除刑罚的(也偶例外的,如果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有工作也有收入的话,其视同为完全行为能力人)。
『肆』 中国目前多少岁就具有法律责任了多少岁为成年
《民法总则》来 第十七条自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是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伍』 12岁,14岁,16岁,18岁的法律责任和义务都有什么区别是什么详细点,给高分滴o(∩_∩)o
民法规定了不满10岁、10岁以上、16—18岁、18岁以上年龄段公民的划分及相关规定。
刑法规定了16岁、14岁—16岁刑事责任年龄。
见:《民法通则》第十一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二条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陆』 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违法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违法,是否承担法律责任需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而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不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未成年人,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或者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七十周岁以上的;
(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6)18周岁具有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一条,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二条,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六条,讯问、审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应当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到场。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刑事案件,应当保护被害人的名誉。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七条,对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分别关押。 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应当对其进行义务教育。 解除羁押、服刑期满的未成年人的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司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犯罪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教育。
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人民法院审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应当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员或者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依法组成少年法庭进行。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六条,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未成年犯在被执行刑罚期间,执行机关应当加强对未成年犯的法制教育,对未成年犯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对因不满十六周岁而不予刑事处罚、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或者被判处非监禁刑罚、被判处刑罚宣告缓刑、被假释的未成年人,应当采取有效的帮教措施,协助司法机关做好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
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可以聘请思想品德优秀,作风正派,热心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离退休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协助做好对前款规定的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八条,依法免予刑事处罚、判处非监禁刑罚、判处刑罚宣告缓刑、假释或者刑罚执行完毕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
『柒』 请问:年满18周岁在法律上有什么意义么
1、《民法通则》规定:第十一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刑法》规定: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3、《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婚姻法若干解释一》第二十条: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的成年子女。
(7)18周岁具有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明确规定,“周岁”,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从周岁生日的第二天起算。这是我国法律对周岁计算方式的明确规定。因此,年满十八周岁,按规定在十八周岁生日的次日起算。
其次,《民法总则》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 年满十八周岁之后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有独立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有选举和被选举权。从劳动法的角度看,年满十八周岁可以签订劳动合同,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
最后,根据《刑法》的规定,满18周岁,且没有精神病的就属于完全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所做的触犯刑法的行为负担完全刑事责任,不会因为年龄问题而从轻或减轻处罚了,在此之前,刑法规定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不适用死刑。
『捌』 满18岁周岁犯罪,其父母或监护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不需要,因为中国从16周岁开始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兵役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男性公民,应被征集服役;当年未被征集,在22岁以前,仍可被征集,根据军队需要,也可按照上述年龄征集女性公民。” 在平时,土兵(包括志愿兵)服现役的年龄是18-35周岁,主要是18岁公民。士兵预备役的年龄也是18-35周岁。 年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依法予以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九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处罚,不满14岁违反治安管理的,免于处罚,但是可以予以训诫,并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据此规定,年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依法处罚。年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承担完全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十四条规定:已满16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犯杀人、重伤、抢劫、放火、惯窃罪或者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犯罪就不能以’年轻’为理由要求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法》第十四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已满16周岁不满18岁的,如果所犯罪行特别严重,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玖』 18周岁承担哪种法律责任
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公民为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的行为进行民事活动的能力。完全行为能力人可以参加法律允许自然人参加的一切活动。哪些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和16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为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律赋予18周岁以上的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主要考虑的是公民的智力、辨别能力等自身状况,而不是考虑公民的经济状况。法律同时又特别规定后者为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主要考虑的是公民虽未满18周岁但已达到一定的年龄有一定的辨别能力有经济来源,赋予他们独立行为的能力有利于他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有利于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指公民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只具有受到限制的部分民事行为能力。我国民法通则第12条第1款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我在大律师网里面看到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2条的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在认定王超为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必须同时具备二个条件,一是须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而不是别人资助,接受馈赠等方式取得财产;二是能以此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包括自己的衣、食、住、行的一般需要,并能维持当地群众的一般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