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案件执行过程中变更股东法律责任

案件执行过程中变更股东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4-02 14:22:27

⑴ 公司正处于执行案件状态还可以进行股权变更吗权吗

不可以的,这个阶段,公司股权处于被依法冻结阶段,不可以变更权属的。

⑵ 公司负债法院起诉执行过程当中可不可以更换法人及股东吗

只要股权未被冻结,满足程序条件,股东信息即可进行变更。法定代表人只要满足程序条件,随时可进行变更。

⑶ -执行中能否裁定该股东为被执行人承担连带责任

不承担,
依据我国的公司法,只有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才承担连带责任

1, 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即“揭开公司法人面纱”: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十条 【股东权利限制】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出资不足时,公司设立时的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第三十一条【出资不足法律责任】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3、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债务承担: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第六十四条 【个人财产连带责任】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4
、发起人出资不实的责任:发起人应当补交,其他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九十四条 【足额出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发起人未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缴足出资的,应当补缴;其他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发起人补足其差额;其他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

5、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的法律责任: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认股人已缴纳的股款,负返还股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连带责任;
第九十五条 【发起人法律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承担下列责任:
(一)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设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负连带责任;
(二)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认股人已缴纳的股款,负返还股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连带责任;
(三)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由于发起人的过失致使公司利益受到损害的,应当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6、分立前的债务承担: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第一百七十七条 【分立前的债务承担】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公司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的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⑷ 在执行案件中被告恶意变更公司法人将受到什么处罚

您好,不用处罚。原债务由新法人承担。

⑸ 法院裁定股东有责任,但现在股东把股份变更其它人,原股东有还款责任吗

原股东应当承担还款责任
民法院判决裁定具有法律效力,生效判决具有约束力、确定力、执行力
法院判决生效后转让股权的不影响原股东依法承担还款责任
这是约束力的体现
不履行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法院没有冻结股权,转让有效
法院查封的,原股东转让股权应当取得法院同意,将转让款缴纳至法院,用于清偿债务
希望可以帮到你

⑹ 一人独资公司在诉讼过程变更法人、可以追加变更前的法人和股东为被执行人吗

“变更法人”是什么意思?如果是指重新注册了一家个人独资企业并转移资产的,构成逃避债务,可以追及财产,要求独资股东承担责任。
如果是口误把“法定代表人”说成是“法人”的,那么更换法定代表人并不影响公司承担责任。
法律分析
“法人”不是正确的表述,应该表述为“法定代表人”,“法人”强调公司的拟制性质,其实就是指各种公司,法律将公司拟制成主体看待,因此一般情况下(我国没有无限责任公司)公司负担公司的债务,股东负担股东的债务。
因此,如果是公司在诉讼过程中变更法定代表人的,可能是从作为自然人的独资股东换成经理,这并不影响公司对外承担债务,依旧可以以公司财产为执行对象,只是可能会涉及诉讼主体的变更问题,而如果是公司在诉讼过程中变更公司类型、或者转移公司资产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必须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否则按“刺破公司面纱”处理,如果设立新的独资企业并转移设备、生产资料的,也可以适用“反向刺破公司面纱”,突破有限责任制的保护,因此,即使进行了法人类型的变更,或者转移资产的,人民法院也得根据判决直接执行独资企业股东(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的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五十七条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适用本节规定;本节没有规定的,适用本章第一节、第二节的规定。本法所称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六十三条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十一条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十二条 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十一条 营利法人应当设执行机构。执行机构行使召集权力机构会议,决定法人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决定法人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执行机构为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的,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担任法定代表人;未设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的,法人章程规定的主要负责人为其执行机构和法定代表人。

⑺ 公司股东变更后,原股东承担后发生的法律责任吗

不承担。原股东只对自己在位时的承担法律责任。

⑻ 原股东变更以后什么情况下承担责任

新、老股东之间可能发生的法律责任主要是债务债权纠纷。股东在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时,切记要注意股权转让与转让前的公司债权债务承担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股东之间或股东与公司股东以外的第三人在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约定股权转让款之后,即受让人应当按协议约定支付款项,出让人应当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出让义务,办理股权出让的各种必经程序。至于公司的债权债务清理及股东内部责任的承担则属于另外一个法律关系,可以由各利益方另行商议,协商不成甚至可以另行起诉来解决相关纷争。退一步讲,即使股东想将这两方面的事务一并解决,也一定要在相关协议中约定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以避免因法律关系的概念混淆而产生争议和诉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关法条:《公司法》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热点内容
法律顾问进社区报道 发布:2025-05-04 14:50:47 浏览:298
公民道德歌深圳 发布:2025-05-04 14:50:29 浏览:257
条例顺序 发布:2025-05-04 14:49:55 浏览:1
劳动法普法活动 发布:2025-05-04 14:47:29 浏览:963
新民事诉讼法中的诉讼代理人 发布:2025-05-04 14:32:34 浏览:616
立法者摩西 发布:2025-05-04 14:27:30 浏览:5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 发布:2025-05-04 14:27:26 浏览:321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女人战争2 发布:2025-05-04 14:25:03 浏览:341
条令条例扫 发布:2025-05-04 14:17:18 浏览:11
社会与法频道系列土豆网 发布:2025-05-04 14:08:36 浏览: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