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责任的年龄界定

法律责任的年龄界定

发布时间: 2022-04-02 22:33:53

㈠ 民事责任年龄是怎么规定的

1.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3.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㈡ 民事责任年龄规定是什么

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如下:对于成年人,和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而对于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㈢ 刑事责任年龄怎么界定

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从十二周岁开始划分,十六周岁以上已经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但如果在十八周岁以下,法律有从轻减轻处罚的规定,此处减轻是指在判决刑罚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简短或者减轻。另外,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法院可以对其进行从轻减轻处罚的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㈣ 法律上如何界定年龄

要看民事,还是刑事。
民事,10岁以前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0岁至版18岁,为限制行为能力人,18岁以后,就是成权年人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责任。
刑事,14岁以前,对自己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14岁至16岁,只对杀人,放火、抢劫、重伤、贩毒、强奸等八种严重犯罪才承担刑事责任。而过了16岁,就要对所有的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而18岁以前,都叫未成年人,如果犯罪,都可以因未成年而从轻减轻处罚。

㈤ 民事责任年龄划分如何规定

按《民法通则》 其中第19条的规定:
1.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4.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民事行为能力特征为:
1.由国家通过法律确认和赋予,不由民事主体的主观意志决定。法律确认一个人有民事行为能力,就承认他有资格进行民事法律行为。
2.民事主体对其民事活动的法律后果负责的资格。只有具备这种资格的主体实施的民事行为才有效,才能对其不法行为承担责任,否则,实施的民事行为不能发生法律效力
3.民事主体独立地进行民事活动的资格。有民事行为能力就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并通过民事行为为自己或他人取得权利和设定义务。民事行为能力依民事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拓展资料:
所谓民事行为能力,就是指民事主体以自己独立的行为去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有民事权利能力而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民事主体,要想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就只能通过他人代理。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三种情况: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法人的行为能力由法人的机关或代表行驶。

㈥ 法律规定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

《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回致人重答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负刑事责任。也即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只对自己实施的这八种严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必须严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则,不得突破这一界限。

㈦ 刑事责任年龄是怎么界定的

法律分析:1、不负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满十四周岁是无责任能力年龄阶段。因此,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法益侵害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2、相对负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因此,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3、减轻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17条第3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见,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是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年龄阶段。这是未成年人犯罪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表明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刑事政策精神。我国刑法第17条第4款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这里的收容教养是对不负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的一种保安处分措施。4、完全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可见,年满16周岁,是有完全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第十七条 之一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㈧ 《行政处罚法》关于行政处罚责任年龄是如何界定的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五条: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第二十六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8)法律责任的年龄界定扩展阅读

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承担刑事法律责任的年龄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㈨ 法律责任年龄是什么

年龄与法律责任(主要关注1和4,刑事、民事责任年龄):
法律责任年龄就是可以承担法律责任的合适年龄,分4类。
1、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采取了四分法:(1)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即不满14周岁的人,对任何犯罪都不负刑事责任。(2)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除上述罪名外,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但要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3)减轻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16周岁的,犯任何罪,都必须负刑事责任。但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2、法定劳动年龄除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部门外,均不能使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劳动,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安排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3、法定结婚年龄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少数民族地区可适当放宽。
4、法定民事行为能力年龄《民法通则》规定: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民事行为,为无效民事行为,没有法律效力,一切民事活动只能由他的法定代理人负责。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年满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取得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一切权利和义务。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5、道路交通限制年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未满12周岁的儿童属于限制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公路上骑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其监护人承担疏于监护的民事责任。
希望有所参考意义。

㈩ 法律对承担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年龄规定是什么

一、民事责任

《民法总则》第17、18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三、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相对于行政主体来说的,不存在对年龄的规定问题。

对行政主体来说,其责任能力的确认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是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是被法律、法规授权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就行;而对行政相对人中的公民而言,法定责任能力的认定,必须是达到法定的年龄、具有正常的智力等,否则即使有行政违法行为存在也不能追究行政责任。

(10)法律责任的年龄界定扩展阅读

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主要区别

一、民事责任的性质主要为财产责任。大多基于民事法律关系设立,双方是平等民事主体。

二、行政责任本质上为一种政治责任。 其性质是行政违规或违反行政纪律,还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只能在行政上对法律责任和纪律责任进行调查。

三、刑事责任指依法对刑事司法机关的刑事司法和刑事判决进行刑事评估和谴责。 这是一种犯罪行为。

热点内容
起诉律师费多少钱 发布:2025-05-03 23:46:12 浏览:527
上海市审计规范条例 发布:2025-05-03 23:38:32 浏览:524
法律知识竞赛初中版 发布:2025-05-03 23:38:32 浏览:646
劳动法有没有规定不能乱扣底薪 发布:2025-05-03 23:31:11 浏览:640
宝山月浦法院 发布:2025-05-03 23:30:18 浏览:155
福建省江海堤防费条例 发布:2025-05-03 23:30:11 浏览:453
纪念币兑换条例 发布:2025-05-03 23:18:04 浏览:567
婚姻法三大过错 发布:2025-05-03 23:11:13 浏览:629
法治带头人 发布:2025-05-03 23:05:35 浏览:763
劳动合同法试用期购买保险 发布:2025-05-03 23:02:57 浏览: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