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金的法律效力
『壹』 意向金和定金有什么区别呢
定金与违约金抄有几点不同:(1)违约金是以违约为生效要件的,不需要预先给付,而是在违约行为发生后才进行给付;而定金是以预先给付为条件的,定金交付之日起定金条款即生效。(2)责任承担方式不同。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条款的,一方违约时,应当按照该约定支付违约金;合同中约定定金条款的,则要按照“定金罚款”来处理。即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3)数额规定不同。约定的违约金以实际损失为基准,但对于占总价款的比例没有规定,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而对于定金,和实际损失没有关系,只是规定不能高于总金额的百分之二十。
『贰』 意向金不给退应该去哪里解决
意向金不退可以直接向公安部进行投诉,或者是直接向法院进行起诉。
意向金就是属于有意向购买这套房子所给的金额,对于这笔金额购房者不愿意进行购买,就需要进行退还,如果开发商拒绝给予,这种情形就是属于严重的违反了法律的情形,同样也是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意向金与定金在法律上是有明显区别的。定金是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是合同当事人为确保合同的履行而自愿约定的一种担保形式。商品房交易中,买家履行合同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若买家不履行合同,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发展商不履行合同的,应双倍返还定金。定金应以书面形式约定,不得超过主合同标准额的20%。当事人一旦以书面形式对定金作了约定并实际支付了定金,即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
签订正式的房屋预售契约之前,买卖双方签订的有关认购书(或称意向书)并不是房屋买卖契约,不具备房屋预售契约的法律效力,只是一份广义的合同。若认购书中有定金条款,则若购房者在签订认购书后反悔,发展商有权没收购房者的定金;若发展商违约,不与购房者签订正式的预售合同,则购房者有权要求发展商双倍返还定金。如果认购书中约定的只是意向金,那么就不具备定金的法律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叁』 意向金问题 ! 急!!
gameboyljg友你好!
针对你上述事实及问题,我的看法如下:
1、房主儿子的承诺书是其真实意思表示,当然有效;购房协议书是你和房主儿子自愿平等协商,皆真实意思,且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也有效。但他是否有权处置该房及有没有房主同意是一问题。
2、电话口头承诺即对推迟签定合同这一事实双方达成合意,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口头协议也是合同的一种有效形式。
3、基于口头已对推迟签定正式合同达成合意,难以认定对方违约,如果你不准备买房,对方可以不退意向金。
『肆』 意向金有法律效力吗
法律分析:对意向金合同而言,只能约束买方和中介方,对这两方有法律效应,无法约束第三方。合同法上面并没有“诚意金”或“意向金”这一说法,也没有相关的约定。通常“诚意金”是购房人与中介公司达成某一协定,在约定的期限内,中介公司将某一宗业务条件谈妥至购房要要求的情况下,诚意金转为定金由中介公司受托支付给售房人,如果未达到购房人要求或超期,则诚意金退还给购房人。
法律依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 第二十三条 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六条规定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规定执行。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 第二十四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建设商品房。商品房销售后,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擅自变更规划、设计。经规划部门批准的规划变更、设计单位同意的设计变更导致商品房的结构型式、户型、空间尺寸、朝向变化,以及出现合同当事人约定的其他影响商品房质量或者使用功能情形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变更确立之日起10日内,书面通知买受人。买受人有权在通知到达之日起15日内做出是否退房的书面答复。买受人在通知到达之日起15日内未作书面答复的,视同接受规划、设计变更以及由此引起的房价款的变更。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在规定时限内通知买受人的,买受人有权退房;买受人退房的,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违约责任。
『伍』 买二手房意向金合同有没有法律效应
对意向金合同而言抄,只袭能约束买方和中介方,对这两方有法律效应,无法约束第三方。
合同法上面并没有“诚意金”或“意向金”这一说法,也没有相关的约定。通常“诚意金”是购房人与中介公司达成某一协定,在约定的期限内,中介公司将某一宗业务条件谈妥至购房要要求的情况下,诚意金转为定金由中介公司受托支付给售房人,如果未达到购房人要求或超期,则诚意金退还给购房人。
『陆』 意向金合同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一般来说,意向书不具有和合同一样的法律效力。实际中法律并没有对意向书的效力作出规定,通常的意向书内容中都含有导致其丧失约束力的条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