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催款函的法律效力

催款函的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0-12-24 21:36:26

㈠ 单位之间的债务,发来传真件的催款函没盖公司公章有法律效力

如果以单位名义发来的催款函,没有盖章就没有法律效力。

㈡ 同事收到了一家单位快递过来的催款函,并在快递单上签字,这具有法律效力吗

您好,在催款函的快递单上签字,意味着收到并知悉了催款函的内容,只是表内示对方的送达催款函容生效了。如果是起诉你们,需要几个条件,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和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㈢ 请问个人之间债务,催款函用特快专递寄送,可不是本人签收,而是单位门卫代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是这样规定的:“当事版人一方以发权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就有法律效力。
因此,如果能够证明债务人是该单位的员工,代收人是该单位门卫,应该具有法律效力。

㈣ 催款函用特快专递寄送,不是本人签收,而是单位门卫代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请教各位大侠

如果能够证明债务人是该单位的员工,代收人是该单位门卫,应该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一)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二)当事人一方以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三)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从对方当事人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前款第(一)项情形中,对方当事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签收人可以是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负责收发信件的部门或者被授权主体;对方当事人为自然人的,签收人可以是自然人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亲属或者被授权主体。

(4)催款函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为送达:

(一) 受送达人在邮件回执上签名、盖章或者捺印的;

(二) 受送达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其法定代理人签收的;

(三)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其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的工作人员签收的;

(四) 受送达人的诉讼代理人签收的;

(五) 受送达人指定的代收人签收的;

(六)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的。

第十条签收人是受送达人本人或者是受送达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的,签收人应当当场核对邮件内容。签收人发现邮件内容与回执上的文书名称不一致的,应当当场向邮政机构的投递员提出,由投递员在回执上记明情况后将邮件退回人民法院。

签收人是受送达人办公室、收发室和值班室的工作人员或者是与受送达人同住成年家属,受送达人发现邮件内容与回执上的文书名称不一致的,应当在收到邮件后的三日内将该邮件退回人民法院,并以书面方式说明退回的理由。

第十一条因受送达人自己提供或者确认的送达地址不准确、拒不提供送达地址、送达地址变更未及时告知人民法院、受送达人本人或者受送达人指定的代收人拒绝签收,导致诉讼文书未能被受送达人实际接收的,文书退回之日视为送达之日。

受送达人能够证明自己在诉讼文书送达的过程中没有过错的,不适用前款规定。

㈤ 催款函怎么样发出才有法律效力

催款函没律效力种文书提醒付款或账使用除非催收发律师函给款起诉才具法律效力
邮寄的单子上写明催款单,有快递单,有回执,就可以证明。

热点内容
全国计划生育条例2016 发布:2025-05-12 10:58:44 浏览:713
通州法院曹 发布:2025-05-12 10:36:54 浏览:353
2013刑事诉讼法解释解读 发布:2025-05-12 10:31:17 浏览:246
诚信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案例心得300字 发布:2025-05-12 10:01:24 浏览:493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材马克思 发布:2025-05-12 09:55:03 浏览:4
员工违反规章制度表 发布:2025-05-12 09:35:31 浏览:381
废止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12 09:26:49 浏览:640
老公章新公章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12 09:07:07 浏览:916
协调制度所具有法律效力这点怎么理解 发布:2025-05-12 09:07:06 浏览:319
现役军人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2 08:52:05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