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职务责任

法律职务责任

发布时间: 2020-12-27 02:10:07

㈠ 有谁知道企业监视是个什么职位,承不承受法律责任

企业监事是对企业的各个方面监督的职位,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决定。

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

第五十三条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行使下列职权:

(一)检查公司财务;

(二)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

(三)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

(四)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

(五)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

(六)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七)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1)法律职务责任扩展阅读:

除符合“监事或者监事会构成”中所述的要求外,根据《公司法》的第一百四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二)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

(三)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

(四)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

(五)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

公司违反前款规定选举、委派董事、监事或者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该选举、委派或者聘任无效。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出现本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公司应当解除其职务。

㈡ 什么是雇员执行职务侵权责任

我国的民事、侵权实体法并没有对雇员执行职务侵权作出明确界定,但司法实践中却大量存在这种侵权行为,在法律调整时认定与确定责任主体时,需要依法推定。

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从程序法司法解释的角度规定了雇员执行职务侵权的责任。该《意见》第45条规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组织雇用的人员在进行雇佣合同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造成他人损害的,其雇主是当事人。”这一司法解释只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合伙组织、内容上不完整。从经济角度看,所有制有国家所有制和么人所有制之分;从法律角度看,无论公有制经济组织还是私有制经济组织,都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所以,私有制企业中的雇员执行职务侵权的法律关系,与公有制企业中雇员职务侵权的法律关系在性质上是一致的。我们习惯上不把国有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称为雇主与雇员的关系,但从法律特征上说二者却是一致的。这里所说的雇员,不仅包括个体工商户、合伙组织中的职员,也包括国有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的职员。

雇员执行职务侵害权属于特殊的侵权行为,它以过错推定责任为主,兼以公平原则为补充。从雇主与雇员的法律关系看,雇主有选任、监督、管理和教育雇员的注意义务,即挑选取德才兼备的职员,并监督、教育其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如果雇员在执行职务中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则推定雇主没有尽到选任、监督、教育其雇员的义务,存在过错,因此应对雇员职务侵害权的行为负责。

在雇员职务侵权中,由受害人证明雇主没有尽到选任、监督的注意义务往往比较困难,若由受害人举证,不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所以,宜采用过错推定责任,由雇主自己举证证明他已尽选任、监督之义务;若不能证明,就推定雇主存在过错,应由其对雇员的职务侵权行为承担责任。过错推定责任应以公平责任为补充。在雇主没有过错时,如一概免除其责任,将由受害人自己承担责任损失,但由没有过错的受害人自己承担全部损失又失公平。在这种情况下,应适用公平原则,根据当事人各自的经济状况和实际损失,公平地在当事人之间分摊损失。

雇员执行职务侵害人身权、通常表现为侵害身体权、自由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例如,超级市场的工作人员违法搜查顾客的身体,侵害了顾客的身体权和自由权;新闻单位的记者未经受害人的同意就刊出其隐私,侵害受害人的隐私权。雇员职务侵害他人的人身权,应由雇主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雇主承担的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

㈢ 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法律责任

民主家区叫作贪渎罪陆属于党纪处处名称:权谋私

㈣ 用人单位员工的职务行为违法,责任由谁来承担法律依据多谢!

那你应该提交该员工的职务范围证明文件~证明之后应该是归公司的~

㈤ 职权和职责的区别

职权和职责的区别:

一、内容不同:

职责:是指工作应承担的责任;职权:是指在回这个职位上所拥答有的权力。每一个管理职位都具有某种特定的、内在的权力,任职者可以从该职位的等级或头衔中获得这种权力。

二、侧重不同:

职责在于责,倾向于责任;某件被认为应该做的,必须做的事。 可以说是属于工作类的不得不做的事情,类似于使命。职权在于权,倾向于权利。职权与组织内的一定职位相关,是一种职位的权力,而与担任该职位管理者的个人特性无关,它与任职者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

三、法律责任不同:

职责是因特定的身份依法应当履行的责任义务,如果不履行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职权是法律赋予特定身份的人的特定权利,可以根据法律的授权形式相应的权利。

四、实现方式的不同:

职权的发挥不但看主管是否有权,还要看下属的接受程度。而事实上主管职权是否为下属接受,应视下属的无异区间。职责是职位上必须承担的工作范围、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职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职责

㈥ 业委会主任职务侵权须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如果你是指业委会主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业主委员会的财物非法占有的话,专那么视金额可能构属成职务侵占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如果你说的“侵权”是指打人啊什么的话,那一般不能说是职务行为,视伤害情况可能构成一般民事侵权或者犯罪,并不会因为他是业委会主任而有另外特别的处罚。
你给出的内容太含糊,先只能给你回答到这了。

㈦ 冒充律师从事法律职务承担什么责任


冒充律师从事法律服务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非法执业,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版五千元以下罚款、十权五日以下拘留。
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责令停止非法执业,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但是各地主管部门不一样,这个可以去问各地律协、司法局、公安之类的。

㈧ 人身损害赔偿有什么法律责任

人身健康受到非法侵害,造成支出医疗费、误工等损失,侵权人应该承担赔版偿责任,受害人有过错的,减权轻侵权人责任,例如:交通事故、故意伤害、打架斗殴、高空坠物等。相关法律有: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热点内容
交通有法律责任刑事责任 发布:2025-05-07 11:58:23 浏览:636
刑法的程序法 发布:2025-05-07 11:57:45 浏览:45
道德经第一章读后感 发布:2025-05-07 11:57:44 浏览:787
刑事诉讼法追加起诉 发布:2025-05-07 11:51:16 浏览:845
公司法全民所有制企业 发布:2025-05-07 11:50:16 浏览:773
国际经济法问题探讨 发布:2025-05-07 11:49:39 浏览:306
北航法学考博 发布:2025-05-07 11:48:56 浏览:345
口头说工资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07 11:48:47 浏览:300
单位开具收入证明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5-07 11:46:34 浏览:503
劳动法关于岗位的补贴 发布:2025-05-07 11:42:09 浏览: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