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私人欠条有法律效力吗

私人欠条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时间: 2020-12-27 02:45:15

Ⅰ 正规个人无息借条范本(具有法律效力的)

借条的基本内容包括:债权人姓名、借款金额(本外币)、利息计算、还款时间、违约(延迟偿还)罚金、纠纷处理方式,以及债务人姓名、借款日期等要件。

只要具备债权人姓名、借款金额、债务人姓名及借款日期(尽管是后来添上的),但符合借条的主要要件,因此具有法律效力。一旦产生争议,是可以作为证据向人民法院主张债权的,人民法院也会采信的。

范本如下图

(1)私人欠条有法律效力吗扩展阅读:

写法

首先应找一张质量比较好比较厚的纸(便于保管)而且应是一张完整的纸来写。借条应写清楚这些内容:出借款人、币种、借款金额(金额应写大小写,且要一致,有人因为金额大小写不一致产生纠纷结果打官司。)、

用途(不能用于非法活动,如明知对方借钱用于非法活动还借其钱,则这种债权不受法律保护。)、利率(和利息不一样,x%利率为年息,x‰利率为月息,约定的利率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以内受法律保护,超过部分法律不保护。)、

还款时间(影响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借款人(出借款人和借款人的姓名要和本人居民身份证上的姓名一样)、借款时间(农历还是阳历)。如有证明人或担保人要让他签上名,但要写明是证明人还是担保人,以免发生纠纷。

借条写好后最好是复印一份,原件和复印件分开保管,这样即使原件不见了还有复印件也好点。

还钱的过程也要小心,还钱时最好还要有其他人在场,出借人在把借条给借款人时要确保能取回借款,有这样的案例,借款人骗取借条后把借条撕了甚至吃了却不还钱,结果打官司。

而借款人还了款要把借条原件取回,不能取回复印件,而且借条要烧了,有这样的案例,借款人还了钱却没取回借条原件结果出借人

持借条原件起诉。有人持撕烂了又粘贴好的借条起诉,一方说已还钱借条也当场撕了一方说借条被骗取撕了却没还钱,使法官也难辩真伪。

借款金额较大时则最好签定一份借款协议,把双方的权利义务约定清楚。

还要注意借条和欠条的区别,广义上欠条包括借条,借条是单纯的借款,而欠条可以是买卖、赔偿、不当得利等原因而产生,两者诉讼时效的计算也不一样。

利息问题

利率要合乎规定。民间借贷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含利率本数)。否则,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保护。

借贷分为有息借贷和无息借贷两种,其中公民之间的生产经营性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生活性借贷利率。《合同法》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时,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目前,国家规定民间借贷款利率最多为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高利贷的利率不受国家保护。

可以约定利息,但利息不得高于同期银行利率的四倍,高出的法院不会支持。如果没有约定利息,根据《合同法》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公民之间的个人借款如果没有约定利息,就视为没有利息。欠条,没有约定的,也是没有利息,但是过了还款日,没有还的,到时可以要求按银行利息计算利息。

Ⅱ 私人双方写欠条有法律效力吗

只要是这个欠条是建立在双方平等自愿基层上的,且没有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或侵犯第三者的权利,那么它就是合法有效的。否则反之。

Ⅲ 欠条有法律效力吗

即使欠条是打印的,但其作为一个年满18周岁且智力发育正常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版,在欠条上签名,即视为其对打印件权内容的确认.如果对方否认该欠条真实性的,对方负有举证责任,对方有权申请笔迹鉴定,并承担笔迹鉴定的法律风险.对方不能举证的,应当承担举证不能法律后果,即偿还借款。建议欠条手写为好,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欠款发生的日期—定要写清楚,最好精确到日,可以在欠条中约定还款日期,未约定还款日期的,债权人可随时主张返还,约定了还款日的,需在还款日届满时,方可要求返还。2、欠款金额要同时用阿拉伯数字和中文大写,并写清币种。3、如果欠款人是已婚的,最好取得配偶的签名,对于债权人而言更有保障,以避免一方以不知情为由拒绝承担还款义务或是在法院执行,一方将财产转移给配偶导致无法偿还4、应同时收取欠款人亲笔签名的身份证复印件和结婚证复印件。

Ⅳ 个人名义欠条怎么写有法律效力

欠条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一)标题。欠条的标题一般由文种名构成专,即在属正文上方中间以较大字体写上“欠条”两字。也有的在此位置写上“暂欠”或“今欠”字样作为标题,但这种标题正文则在下一行顶格写。
(二)正文。欠条的正文要写清欠什么人或什么单位什么东西、数量多少,并要注明偿还的日期。
(三)落款。落款要署上欠方单位名称和经手人的亲笔签名,是个人出具的欠条则需署上立欠方个人的姓名。并同时署上欠条的日期。单位的要加盖公章,个人的要加盖私章。

Ⅳ 民间个人借条具有法律效应吗

视情况而异。
1、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版当时效期间权届满时,即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权利的制度。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可见,诉讼时效是权利人行使请求权,获取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时间界限。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权利人在此时间内享有依诉讼程序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的权利;二是这一权利在此时间内连续不行使即归于消灭。
2、《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根据这一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3、依据上述规定,可以这样认为,借条如果有明确还款期限的,从还款期限起诉讼时效为两年,如果没有明确还款时期,则最长为二十年。

热点内容
厦门市法律援助中心入库 发布:2025-05-07 19:37:56 浏览:983
合同法403条内容 发布:2025-05-07 19:32:17 浏览:97
东营广饶律师 发布:2025-05-07 19:27:59 浏览:583
依法治国读后感200 发布:2025-05-07 19:27:11 浏览:96
铜川律师网 发布:2025-05-07 19:19:40 浏览:449
扬州大学法律硕士调剂 发布:2025-05-07 19:19:00 浏览:351
做践行准则条例 发布:2025-05-07 19:13:34 浏览:302
写给法官的一封信 发布:2025-05-07 19:13:28 浏览:868
福建法院网拍卖信息 发布:2025-05-07 19:11:24 浏览:244
法官刽子手 发布:2025-05-07 19:08:50 浏览: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