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责任人人

法律责任人人

发布时间: 2020-12-27 03:08:17

『壹』 对人进行人生攻击,导致人人心理和精神上受到伤害,要不要负法律责任

您好,一般说来,这是属于心理问题,引起的原因可能与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以及自身性格行为因素有关。

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自我调节抑制。若是症状比较严重,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请及时去医院诊治。

『贰』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义务或者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依法追究法律责

是群发的,法制宣传短信

『叁』 学习法律知识

如果是要系统学习的话,建议首先应该学习法律的基本理论、宪法。这样可以专对学习部门法有指导作属用,同时学习语文
逻辑
等有关知识,他们对你理解、学习法律有很大帮助。然后学习部门法,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要机械的记忆法条,同时,要结合有关司法解释一并学习、理解。还要在网上查看最新动态、最新理论,多看有关论文与案例,相信会对你有很多好处的。除此之外,还要学习法制史,国际法等,开阔视野。至于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望你成功。

『肆』 法律援助是属于哪一主体的责任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或者非政府设立的合法律所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尤其是农村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伍』 在微博,微信,人人网上被人发布照片及名字及相关信息,请问是否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

隐私来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自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你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所以根据您的情况,另一方若是在没经过您允许的情况下泄露了您的隐私干扰了您的正常生活,您是可以主张其停止侵害,通过合理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法律条规(供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是这道选择题为什么D是错误的怎么理解

A强调的是法律上的复地制位,B强调的是享有法律权利,C强调的是要负担法律责任。这三者对所有人都一样的。人人有权利,人人违法要负责,所以是平等,没有区别。
D强调的是法律后果。法律后果对每个人是有区别的。比如,盗窃罪三年,杀人罪十年,而民事侵权赔偿损失就可以了。这就是说承担责任是不同的,是要根据具体的行为和具体的法律规定来确定相应责任的。即便都是盗窃,也有情节区别,三年或者五年的区别。所以,不是强调的人人都平等的承担责任,而是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柒』 池塘淹死人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我看不一定要负法律责任
家长有看护责任

『捌』 如何理解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宪法中规抄定的公民在法律袭面前人人平等是无论任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早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都不能超过宪法和法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8)法律责任人人扩展阅读:

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惩罚。

『玖』 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吗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承担法律责任不是一个问题,就法律理论而言,我们所说的平等是一种权利能力的平等,而不是行为能力上的平等。所谓公民的权利能力是指能够依法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公民的行为能力是指公民能够以自己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公民的权利能力是一律平等的,《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而行为能力不存在一律平等问题,我国法律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和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民法通则》还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为无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因此,我们说的“人人平等”是一种权利能力上的平等,行为能力上是不平等的。
2、法律责任可以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根据违反法律种类、程度而适用不同的责任,不同的责任法律的规定不同,尤其是对责任主体而言是有区别的,如对刑事责任而言,行为人行为必须具备犯罪的构成要件才承担刑事责任,刑法规定: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3、对于梦游的人杀人的行为认定:梦游的人在梦游中的行为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该行为并不是行为是自身意识控制的行为,对于梦游的人而言是无罪过的,根据刑法第16条的规定,梦游的人杀人是不承担刑事责任的。

『拾』 今天朋友聊天说,为什么法律人都责任,有人做苦力有人享受!如果人人都不按规定责任,那社会会怎么样

这个不是说值不责任的问题,一个社会运行最重要的是有秩序,而秩序运行的前提就是要规范也就是法律。

热点内容
经济法集体土地入市问题 发布:2025-05-07 06:24:27 浏览:403
公司政策违反劳动法 发布:2025-05-07 06:23:50 浏览:104
制度产权司法等对财富的生产有什么作用 发布:2025-05-07 05:53:50 浏览:283
劳动法哪些员工不可以辞退 发布:2025-05-07 05:46:34 浏览:109
广西村民自治法规 发布:2025-05-07 05:22:30 浏览:356
法官王赛 发布:2025-05-07 05:18:12 浏览:782
行人在高速路上行走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7 05:16:18 浏览:940
法院拘传票 发布:2025-05-07 05:12:03 浏览:804
长垣律师咨询电话 发布:2025-05-07 05:03:23 浏览:157
煽动员工罢工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7 05:01:57 浏览: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