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虚构法律责任

虚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0-12-27 08:34:12

A. 提供虚假材料骗银行贷款,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涉嫌构成贷款诈骗罪,根据诈骗数额定罪处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1)虚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9月20日至2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了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形成的《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精神,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

(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

(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

(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但是,在处理具体案件的时候,对于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不能单纯以财产不能归还就按金融诈骗罪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参考资料来源:文县公安局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 虚构借款用途可以追究什么法律责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一般来说,如果仅仅对于借款合同来说,是否具有还款回的意愿及还款答的能力这是最重要的。因为在实践中来说,有些贷款方式还是金融机构提供的建议,借款的用途本来就是不真实的。因此借款合同的实质或者双方的权利义务主要就是借与贷,收与还的关系,只要做到这点就没有关系,最多根据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属于承担民事责任的范畴;另外一方面,如果借款金额巨大或特别巨大,同时没有还款能力,也没有充分的还款担保,并因此虚构借款用途甚至提供虚假的证明材料,一旦不能履约,则有可能被对方报警追究诈骗罪、合同诈骗或者金融诈骗罪的刑事责任。仅供参考

C. 在微博上发布虚构信息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要看引起什么不良后果了,如果没有一个看到微博的人相信,恭喜:你就没有任何事了!

D. 签虚构的合同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所在的公司,为达到和其它的公司合并,将价格故意作高,损害国家或者集体、第三人的利益,其行为是违法的。该协议是无效的。如果给对方造成了损失,就要承担赔偿的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一百一十三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4)虚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第五十六条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E. 虚构了小明虐待祖母的情节,侵犯了哪种权力,法律依据是什么谁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原因是什么

属于诽谤行为,侵犯了名誉权,可能承担道歉和精神损失赔偿责任。

F. 如果律师帮助犯罪嫌疑人虚构事实,掩盖真相来逃避法律责任,要承担法律后果吗

这必须承担法律后果,还有就看这个律师,能不能做得很高明要是做得高明的话其他人也不知道啊,话说了别人是为了你好何必去揭开整个谎言呢!请你记住哥们儿做任何事情都得承担风险

G. 公司项目申报员虚构项目材料骗取国家资金,会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1.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第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回骗取财政资金答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2.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3.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H. 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别人冒充本人签字负什么法律责任

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别人冒充本人签字的,如果本人不追认的,则专不承担法律责属任,由代签人承担责任;如果经追认的,则本人应该承担责任。
代替他人签名的,属于一种代理行为,如果本人不知情的,则属于无权代理,本人不承担法律责任;但如果本人知道他人代替自己签名而不作否认表示的,或经本人追认的,则该签名对本人有约束力,本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民法通则》
第六十六条
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I. 对历史人物虚构事物,有法律责任吗

肯定不会啊,现在这么多雷人的历史剧,如果需要担法律责任,那些编剧早被抓了

J. 公司员工做假工资表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可能会承担刑事犯罪。

员工做假工资表,能够套用《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或《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二)情形,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因此而使单位遭受实际经济损失,还应当赔偿。 如果数额特别巨大,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一、《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贪污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10)虚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北京法院将曝光职场失信行为,加大失信惩戒力度:

市高院民一庭庭长单国钧总结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失信的具体表现形式。

用人单位的失信表现形式主要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务合同”“聘用协议”“承包合同”“劳务派遣协议”等,虚构民事关系或多单位混同用工,故意掩盖真实用工关系。

用人单位拒绝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与劳动者签订空白合同;用人单位编造虚假工资表或编造虚假考勤记录,隐瞒劳动者实际执行的工时制度以及加班情况等。

劳动者失信的表现形式则集中在伪造学历证书、虚构从业经历、编造虚假身份、美化业绩、向用人单位提交虚假病假条;违背入职时的服务期承诺等。

市高院表示,接下来,法院将加强对失信当事人的批评教育,积极通过公开庭审、庭审直播、媒体宣传等方式对此类案件进行广泛报道。

在法律文书中强化对失信现象的描述,明确当事人的失信内容,及时将法律文书进行网上公开,发挥文书网上公开的监督和警示作用。

积极主动与工商部门、劳动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稽核部门、税务部门建立工作联系,通过司法建议函等方式向相关执法部门提供违法线索,协助其他部门加强执法监督,形成打击劳动领域失信现象的合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劳动合同法

参考资料来源:西双版纳州公安局窗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7年修订版)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北京法院将曝光职场失信行为加大失信惩戒力度

热点内容
法医法院 发布:2025-05-06 23:08:46 浏览:7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53 发布:2025-05-06 23:07:03 浏览:491
关于举办法治漫画的通知 发布:2025-05-06 23:02:03 浏览:887
立法项目建议书 发布:2025-05-06 22:58:08 浏览:728
舒扬2017行政法 发布:2025-05-06 22:53:48 浏览:423
静安房产律师 发布:2025-05-06 22:47:59 浏览:917
民法典速讲 发布:2025-05-06 22:42:11 浏览:852
刑事诉讼法全文案例 发布:2025-05-06 22:35:09 浏览:439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天 发布:2025-05-06 22:28:18 浏览:589
政策法规图标 发布:2025-05-06 22:26:36 浏览: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