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责任狭义
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没有什么法规,再有的话就是一些对刑法的司法解释,但法条就一部。
② 法律责任名词解释
法律责任,有广、狭两义。广义指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所负有的遵守法律,自觉内地维护法律的尊严的容义务。狭义指违法者对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上的责任。
法律责任同违法行为紧密相连,只有实施某种违法行为的人(包括法人),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特点:在法律上有明确具体的规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执行,由国家授权的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实施法律制裁,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权行使此项权利。
(2)法律责任狭义扩展阅读
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区别
一、承担责任的对象不同:
1、民事责任,大多基于民事法律关系设立,双方是平等民事主体。
2、行政责任,是违反了国家行政法规而需承担的责任,是一种民对官的责任。
3、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按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三者责任的性质不同:
1、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
2、行政责任是一种政治责任,其性质属于行政违法或违反行政纪律,尚不能追究刑事责任,只能从行政上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和纪律责任。
3、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而应当承担的国家司法机关依照刑事法律对其犯罪行为及本人所作的否定评价和谴责,是一种犯罪行为。
③ 狭义的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违法行为而受到的相应法律制裁。法律责任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的,对于维护法律尊严,教育违法者和广大公民自觉守法具有重要意义。法律责任从性质上说可分为三种: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我国的法律责任制度包括三方面:
一是刑事责任,它是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有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我国的刑法对此作了全面详尽的规定;
二是民事责任,它是平等主体之间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民法通则》对此作了规定;
三是行政责任。
(3)法律责任狭义扩展阅读:
构成
责任主体是法律责任构成的必备条件。法律责任的主体即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及其它社会组织等。
违法或违约行为是法律责任构成的核心要素。其包括作为与不作为两种情形,其中不作为指行为人在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
主观过错和损害结果则为构成法律责任的非必备要素。其中主观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形,而损害结果则包括物质损害与精神损害。
惩罚补偿
根据追究责任的目的分为补偿性责任和惩罚性责任
惩罚,即法律制裁,是国家以法律的道义性为基础,通过强制对责任主体的人身和精神实施制裁的责任方式。
补偿,是国家以功利性为基础,通过强制力或当事人要求责任主体以作为或不作为形式弥补或赔偿所造成损失的责任方式。
④ 广义上的刑法包括
广义刑法是“狭义刑法”的对称。国家关于犯罪与刑罚的一切刑事法律、法规内的总称。既包括容刑法典,也包括单行刑事法规,还包括被分散规定于其他法律中有关犯罪与刑罚的规定,以及国家立法机关对刑法典和单行刑事法规进行修改或补充的规定。
在西方刑法理论中,广义刑法不仅被理解为有关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而且往往还包括刑事追诉的法律规范。
(4)法律责任狭义扩展阅读:
刑法是一种限制权利,为了限制国家刑罚权,限制了立法主体,只能是体现国民意志的最高权利机关。学说理论不得作为刑法渊源。这是成文的罪刑法定。
刑法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不禁止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是符合罪刑法定的要求,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是对国家刑罚权扩张的表现,需要加以限制。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是对国家刑罚权的约束,国民自由人权的范围会更大。
单行刑法属于广义刑法之一,是国家以决定、规定、补充规定、条例等名称颁布的,针对某种或者某几种犯罪和刑罚单独制定的专项刑事法律。
⑤ 刑法中的法定符合说和具体符合说的区别
在刑法理论中,在面对认定犯罪事实时,犯罪嫌人发生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即行专为人认识的事实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不一致,但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如何具体认定案件的具体情况。
针对处理这种情况,有两种学说;
第一种是法定符合说:
1.只要(认识到的与实际发生的)二者“在法定构成要件范围内”一致(符合)时,就成立故意,不必要求具体一致(符合)。
2.行为人主观认识到的与实际发生的事实不一致,其程度超出了同一构成要件范围的,则对不一致的事实(对象·结果)不成立犯罪故意。
第二种是具体符合说:
这种学说认为,如果具体不一致的,不成立构成要件故意。
⑥ 违法和犯法一样吗
不一样。
1、性质不同: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但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内为,即违法行为是包含犯罪行为的。容违反任何法律法规都构成违法,但是只有在违反刑法时才构成犯罪。
2、概念不同:违法,是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犯罪,比违法更严重,是违反了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3、处罚方法不同:违法的处罚,可以是警告、行政拘留、罚款、吊销证件等。而犯罪的处罚,一般是拘役、管制、徒刑、死刑,可以并处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
(6)法律责任狭义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典型的自首包括两个条件,一是主动投案,二是入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另外有一些行为虽然严格来讲不符合自首的特征,但法律也将其视为自首。
⑦ 名词解释教育法律责任
我国教育法律抄责任具有广义和狭袭义两种解释。
就广义而言,它又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人们所应当履行的义务。它要求人们主动、自觉地履行。如赡养父母、抚养子女、尊敬老人等。二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有关法律规定而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具有强制性的责任。例如,殴打致人伤害,必须承担赔偿损失等相应的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接受刑事处罚。前者为第一性义务,后者为第二性义务。
狭义上所讲的法律责任仅指后一种含义。人们通常也是从狭义上理解和使用法律责任这一概念的。所以我们通常对法律责任定义为:法律责任是由法律关系主体的违法行为引起的,应当由其依法承担的惩罚性法律后果。
⑧ 什么是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来刑事责任和自刑罚的法律 ,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各阶级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且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 ,并给予犯罪嫌疑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8)法律责任狭义扩展阅读:
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广义上的刑法不仅仅指刑法典,还包括对刑法典中局部内容进行修改补充的决定或补充规定,如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也包括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如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十一章中有16个条文作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
此外还有“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内幕交易的,从重处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行使监督检查职权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