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法与法律效力
两高解释比法律本身对审判的影响还要大,因为法律常常是原则性的,司法解释确是具体的,是对法律的诠释。行政法规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效力在审判案件中效力远没有两高司法解释大。
② 根据法律解释的主体和解释是否有法律效力,法
1、有同等效力。该《释义》也是有权机关作出、经国务院公布的,解释者根据立法目的及自己对正义价值的认识,对内容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和补充。这部分解释满足了法院实现裁判的基本需要,是立法者与法律适用者的有效粘合剂,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解释最具活力的内容,是解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对这部分解释予以迥避,实质是回避了法律适用的客观要求。2、如未经有权机关公布,该释义就不具主体适格性,也就不具法律效力3、国家目前逐步走向法治化,不经有权机关公布即不具有法律效力,这在《立法法》中第九条有所体现: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第十条授权决定应当明确授权的目的、范围。被授权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授权目的和范围行使该项权力。被授权机关不得将该项权力转授给其他机关。第十一条授权立法事项,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及时制定法律。法律制定后,相应立法事项的授权终止。即任何据以裁判的条文必经法定授权才得以向外公示,均应当有批准文号或者总理签名
③ 正式解释本身具有法律效力,下列各种法律解释中属于正式解释的是( )
A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解释草案经常务委内员会会议审议容,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进行审议、修改,提出法律解释草案表决稿,法律解释草案表决稿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而全国人大属于立法机构,其解释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是A立法解释。
④ 法律效果与法律效力的区别
法律效力是说某来个行为或事物具有法自律上的拘束力。而法律效果是一行为或事物能够引起的与法律有关的结果。
举个例子,假如法律规定“每个人必须自扫门前雪,否则罚款”结果虽然大部分人都扫了,但是很多人都对此气愤不满,要求废除这项规定,这是法律效果,虽然它有正面也有负面。假如法律规定“每个人必须自扫门前雪,否则罚款”不扫雪,要罚款,这是强制性的,具有拘束力,这个是它的法律效力。
两个法律文件,我猜测你的意思应该是说法律效力。
⑤ 法律效益和法律效力的区别
你好,以下回答来希望能自够帮助到你。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蕴涵的、相对于一定的对象(与范围)的作用力。
法律效益,指法律的实施是否给人们或社会带来某种有效的利益和好处,是否满足了人们或社会的某种需要或目的。
举例:效力,比如法律规定你必须纳税,你不纳税就处罚你。
效益,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给未成年人法律效益。
⑥ 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的法律效力哪个高一些
1、《民事诉讼法》是全国人大颁布的法律。司法解释是最高法院或者最高检察回院就答自身工作中的具体法律应用的法律解释。最高法院、检察院解释法律的前提是要符合法律规定或者法律精神。
2、根据《立法法》确立的法律原则,法律的效力高于司法解释的效力。所以,《民事诉讼法》的效力高于司法解释的效力。
⑦ 按照解释主体和法律效力的不同,可以将法
您好:
A.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
B.官方解释和非官方解释
C.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
法律解释是指理解和说明法律规范的内容与含义的一种特殊法律活动,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法律解释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解释主体和法律效力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划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正式解释又称有权解释或官方解释,是指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所作的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又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非正式解释又称无权解释或非官方解释,是指未经授权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对法律规范所作的没有法律效力的解释。非正式解释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任意解释,另一种是学理解释。按照法律解释的方法不同,可以将法律解释分为语法解释、系统解释、历史解释和逻辑解释。按照法律解释的尺度不同,可以将法律解释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因此,ABC均属于按照解释主体和法律效力的不同进行的法律解释。
⑧ 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效力有什么区别
1、解释主体不同
全国人大常委会属于立法机关,其作出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而“两高”属于最高司法机关,其作出的解释属于司法解释。
2、解释效力不同
作为立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而“两高”的解释属于司法解释,是工作层面的,其解释效力要低于立法解释,不能与立法解释相冲突。
3、解释情况不同
根据立法法第42条第2款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只针对以下两种情况进行解释: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而“两高”只针对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解释。
4、解释程序不同
根据立法法第43、46条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可以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解释要求。
法律解释草案表决稿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而“两高”的司法解释主要由其内部的业务部门或者其他相关单位或者个人提出,并分别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通过。
⑨ 名词解释《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就是法律具有的效力,从广义上来说泛指法律的约束力和法律的内强制性,狭义上容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者适用范围,即法律对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方适用,包括法律对人的效力,法律的时间效力,法律的空间效力。
⑩ 怎么理解司法解释是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但却有普遍法律效力
法的渊来源可以分为成源文法与不成文法,成文法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司法解释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但是依旧属于成文法范畴中,当代中国法的渊源是以宪法为核心、以制定法为主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司法解释是足够成为法源的。且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只包括习惯、政策和判例,没有你所说的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