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的法律效力
㈠ 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的是
宪法。宪法是每一个民主国家最根本的法的渊源,其法律地位和效力是最高的。中国宪法是由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㈡ 国家根本大法具有什么的法律效力
国家的抄根本大法即宪法,它的法律效力表现如下:
(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对此,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对此,我国宪法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㈢ 什么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它集版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权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㈣ 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内效力。
宪法容是其他法律立法的依据是根本大法,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㈤ 什么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㈥ 什么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内力。中华人容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订。
㈦ 什么是国家的根本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国复家的根本制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同时国际关系也对宪法发展趋势有所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93年、1999年、2004年三次修订。
㈧ 我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什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
㈨ 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是哪一个
宪法。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由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版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权、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因此,它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宪法》第五条第三款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宪法(constitution)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