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效力上
A. 意向书、协议书、合同,在法律效力上是一样的吗
意向书、协议书、合同,在法律效力上是不一样的。
1、协议书与合同书没有实质区别。理论上讲,协议的外延比合同大。因为合同法中规定的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不包括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平等主体之间的协议,自然不适用合同法规定。
比如劳动法方面的协议。实践中,民事活动中“协议”与“合同”概念并没有做实质的区别。就是说,我们可能称协议,也可能称合同。但都适用合同法规定,效力没有什么区别。
2、意向书是国家、单位、企业以及经济实体与个人之间,对某项事务在正式签订条约、达成协议之前,由一方向另一方表明基本态度或提出初步设想的一种具有协商性的应用文书。
作用 意向书的主要作用是传达“意向”,提请对方注意或供参考,可以约束双方的行动,保证双方的利益;意向书能反映业务工作上的关系,能保证业务朝着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意向书可为正式签订协议或合同打下基础。
意向书是协商过程中各方基本观点的记录,一旦达成正式协议,便完成了意向性的使命。意向书不具有协议、合同那样具有法律效力。
(1)从法律效力上扩展阅读
意向书的和合同书不是一回事
首先要肯定的是意向书是签订合同或者协议之前的基础和前奏,在概念中被誉为先导,可见意向书所表达的是对正式签订合同和协议之前的初步设想,与合同书并非一回事。
这是在经济合作中商务谈判上的一种常见的工具。之所以不能说意向书和合同书是一回事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根据意向书的概念和内容,区别于合同书中权利和义务的约定,只是作为有所保留的一种有待协商和程序确定性质的书面文件。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意向书也会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根据《合同法》第三十七条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也就是说如果意向书已经具备了一份合同的主要条款,如买卖双方约定了买卖价格、买卖标的物、交付时间、交付方式、违约条款等,而且当事人没有明确排除其约束力,且一方已经开始履行了该意向书所载明的部分义务,对方也接受了,虽然此时没有订立合同,通常应认为该意向书具备了法律约束力,也可以视为一份“合同”了。
B. 与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在法律效力上有何特点
(1)根本性和最高性。宪法规范规定的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制度、基本专原则,具有根本的属创制性,同时它又具有最高的地位,有着最高的权威性,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它为准则。
(2)广泛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二是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主体广泛,包括各民族、各政党、社会团体、全体公民等。
(3)概括性。宪法对其所规定的内容往往采用较为概括的方式,因为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广泛,不可能也没必要作出具体而详尽的规定。
(4)适应性和稳定性。宪法规范的根本性与原则性,决定了它比一般法律规范有更大的适应性。同时从总体上看,其修改频率慢,修改的范围也相对小一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C. 从法律效力来看,保险合同中默示保证与明示保证的关系表现为
从法律效力来看,保险合同中默示保证与明示保证的关系表现为默示保证的法律效内力等同于明示保证容。
默示保证是保证的一种,指虽然在保单中无文字,但习惯上认为被保险人在投保时应对某事项的为或不为作出的保证。
明示保证主要用于保险合同当中,以书面形式载于或附于保险单内、要求投保人(被保险人)必须作为或不作为或者保证某项事实的真实性的特约条款。
D. 有同学认为,从法律效力上来看,宪法是至高无上的。请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态度和理由
课本上也是这样讲的,因为其它法律的建立都是以宪法为基础,任何法律法规都不能与其违背
E. 怎么理解: 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任何法律
法律是基本法,是母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准则,其他法律的制定不能违背宪法规定 ,
所以效力高于其他其他法律
F. 协议书与合同在法律效力上的区别
一个是有效协议,一个是无效协议。
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是指合同发生法律效力普内遍容应具备的条件。
协议是指有关国家、政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个人,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订立的一种具有政治、经济或其他关系的契约。
G. 从法律效力上看, 选举法 属于什么法
基本法
在法学研究中,一般将宪法渊源中现实宪法存在的方式,内以及与宪法内容有密容切联系的法律,如选举法、代表法、国家机构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视为宪法法律部门的重要内容,[1]将涉及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最基本关系的法律视为宪法性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