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法律硕士教授
A. 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法学研究生哪个更好一点
本人系川大的诉讼法法学硕士,个人认为南京大学的法学比较好,二者相比较,首先看法学院的层次:
南京大学法学院的前身是原中央大学法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时被撤销,1981年恢复法律系并招生。1994年由法律系变更为法学院。
法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59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讲师13人,助教7人,党委行政人员11人。博士学位获得者13人,硕士学位获得者25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者18人。
法学院设有一个法学本科专业;八个硕士专业:法理学、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具有法律硕士培养资格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经济法学博士点。学科门类齐全,层次多样,满足社会不同需求。
法学院设有中德法学研究所(原名中德经济法研究所)、亚太法研究所、犯罪预防研究所、住宅政策与不动产法研究中心等四个科研机构。中德法学研究所是南京大学与德国哥廷根大学合办的国内唯一的国际性法学合作研究与教学实体,联合培养研究生,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法学院编辑出版《南京大学法律评论》和《中德经济法研究所年刊》,在全国学术界受到广泛赞誉。自1981年以来,已出版专著、教材百余部,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千篇,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法学院办学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指示为指导,适应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需要,适应21世纪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发展的需要,贯彻南京大学"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学风,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法学人才,创建国内一流的法学院。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注重综合能力型法律专门人才的培养,并充分利用南京大学
学科齐全的优势,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成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法学人才的大量需求,加速法学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南京大学已将法学确定为重点发展和扶持的学科。
法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5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7人,讲师13人,助教7人,党委行政人员11人。博士学位获得者14人,硕士学位获得者25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者20人。
法学院设有一个法学本科专业,8个硕士点:法理学、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另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经济法学博士点一个。
法学院设有中德法学研究所(原名中德经济法研究所)、亚太法研究所和犯罪预防研究所、住宅政策与不动产法研究中心等四个科研机构。
法学院编辑出版《南京大学法律评论》和《中德经济法研究所年刊》两种刊物。
南京师范大学于1986年在原政治教育系下创建法学教研室,开展法学教学科研活动。1994年5月,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建设对高素质法学专业人才的需要,学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院系结构,在原政治教育系法学教研室、德育教研室法学教研组和马列部部分教师的基础上,成立经济法政学院法律系。2001年3月,为适应法学学科的发展需要,经济法政学院法律系独立组建为法学院。
目前法学院下设理论法学教研室、宪法与行政法学教研室、民商法学教研室、刑法学教研室、经济法学教研室、诉讼法学教研室、国际法学教研室等7个教研室,并设有法制现代化研究中心、现代司法研究中
心、民商法学研究所、宪法与行政法研究所、中德知识产权研究所、保险法研究所等6个科研机构,另设有院务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继续教育办公室、科研与研究生教育办公室、中美合作MCJ项目办公室、法学专业图书馆等行政辅助机构。
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教师53人。教师中有教授20人,副教授1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31人。教师队伍具有较高的学历结构,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含博士在读)的38人。一批教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作出了突出了贡献,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学科带头人公丕祥教授荣获首届“全国十大青年法学家”(1995)、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6年)等荣誉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并当选为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李浩教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为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6年);张国平教授荣获首届“全国十佳律师”称号;龚廷泰教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李力教授获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奖。另有3人荣获首届“江苏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1人荣获“江苏省教育名师”称号,1人获“江苏省五四青年奖章”,1人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选,1人入选第二层次培养人选,2人入选第三层次培养人选,1人获江苏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称号,理论法学学科的教师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师群体”的集体荣誉称号(2000年)、诉讼法学科教师获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2002年)。
南师大法学学科通过2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法学院拥有法学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法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下含1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同时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并设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03年)和法学本科专业(含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两个专业方向),形成了从本科教育到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法学理论学科在“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先后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评为省重点学科,诉讼法学学科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评为“十一五”省重点学科。2007年,法学理论学科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其次,看学校的档次,南京实力最强的大学是南大
最后,看教授的档次,表面上看,南京大学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20人,副教授15人,但南京大学名人比较多,比如孙南申教授,1950年生于江苏南通市,1985年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专业研究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即来南京从事国际经济法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法,尤以的国际惯例研究见长,是国内国际经济法学界的知名学者之一,南京大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大学MBA课程特聘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全国高校项目管理师资协会秘书长、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李涛博士的咨询式培训风格受到众多学员的欢迎。近些年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30多篇。先后出版了《资本运营的理论与实践》、《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等多部著作,出版了《高绩效管理》教学光盘。
B. 南大法硕怎样分配导师
法律硕士不用提前选择导师的,全国联考。
C. 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实力
复旦法律硕说不上很好,但是就业很好。所以以就业为目的,不用担心前途。
D. 我想考法律硕士(非法学),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哪个好点
您好,从法学实力上面来讲,南京师范大学是江苏地区实力最强的法学院,但是南京大学的学校名气会更大。希望可以帮到你。
E. 南京大学法律硕士(法学)好考吗
1.答题切忌死记硬背。背当然是需要的,但不是法硕的全部。更不要照本宣科的往卷纸上搬,很多人和我有过同样的想法,认为背得多,一定能考好。如果你再看了这个帖后,还有这种想法那就等死吧。2.案例注意条例。案例贵多不贵精。不在多说,大家买的同步辅导,相信大部分我都做过,看过。其中的同步练习给的案例涉及的问题过于单一,只是帮助你理解本章内容。考研不会这样。案例涉及都很广。比如06年的那个案例,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教唆犯处罚等等问题。答题是怎么答,先答哪方面一定要注意要表现得很有条理性。想想看如果你说着说着未成年人犯罪,又突然扯到犯罪未遂。老师会给你多少分。3.综合课背的不如看的。对于综合课!说真的死记硬背就更不管用了。你把书上那套往上搬,不但不会得高分,还会让改卷老是恶心。多了解中国法制进程上的成就。在教材给的框架下给出“你的观点”(可来源于报纸杂志文摘)。所以说看看法制方面的东西(教材以外)绝对有用。但注意别本末倒置。下面说的三个小心就主要是在复习准备上的心态问题了。心态问题是老生常谈了,但你知道小心什么吗?1.切忌自满。很多人包括我在学会一点法律常识后,喜欢给别人“讲道”,要知道中国的法制体系虽不完善,但是很等的庞杂。我们所学太微乎其微了。2.小心轻重倒置。法律硕士的书虽厚,但是有很多废话。和非重点。你知道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非重点吗?(认为废话的可以不看)简单来说,你恨感兴趣的,看一眼就记住的多半不是重点。不信?你看,强*罪你感兴趣吧?抢劫罪你感兴趣吧?犯罪的停止形态你不感兴趣吧?什么更重要,我不说你也知道(例子是相对而言,当然抢劫,强*罪也是分则的重点罪名。)3.5门课看的重点有所区别,不是刑法,民法,法理,法史,宪法的看法都一样,有所区别的,你知道的话,会省很多时间,少走弯路。刑法——陈兴良的《规范刑法学》,一是这本书的总论写的比双杨那本深,二是分论也比较新,三是陈兴良老师对考研命题的影响力显然超过杨敦先老师(杨春洗老师已不幸仙逝)。综上三点,我没有用双杨的《中国刑法论》,而是用了《规范刑法学》。还有,刑法一定要学会给自己找重点罪名看,挑20-30个就够了,谁也不可能把400多罪名都整明白吧。刑事诉讼法——汪建成的书。上辅导班的时候,汪建成老师说自己要去耶鲁大学当一年访问学者,但我还是用他的书当基本教材。那本书短小精悍,我很喜欢。但如再补充一些政法大学出的刑事诉讼法教材(政法的刑事诉讼法是现在的NO1,教材也非常全)的资料就更好了。但是,从这几年命题的风格来看,做刑事诉讼法试题,单纯靠教材肯定不行,一定要补充一些论文和前沿问题才行。我就用了陈瑞华老师的书,对今年出的“检察官的诉讼地位”和刑讯逼供的题答得很顺手。当然,大家又不能仅仅守着陈瑞华的书。我的复习对策是,上一些比较好的学术网站看一看,对刑事诉讼法的热点问题(如我国刑事诉讼法几项基本制度的完善问题、证人的保护问题、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超期羁押的对策等等)有个大致的了解,并分为20-30专题,每个专题可以收集一篇你认为比较好的论文,记住要点,在对照陈老师的基本理论,加以润色。这样,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基本就逃不出你压的范围了。专业复习成功以否对你的考研成功是事关重要的。你一定在为把近十本专业书背下来而烦恼吧,我经常听到有人在抱怨不知道要怎么背专业科和看专业看得都要吐了。那为什么我们四个人能在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把9课法学专业背个三四遍,最后都考很高的分呢,我们的法学基础说实话不是很好,我们都在说最后三个月学到东西比在前三年学的东西还要多。也许我们四个人一起整理的那份资料,起了很大重要作用的,但另有一方面不得不提的就是也许我的复习方法刚好很适合南开法学硕士的考试,不然我干嘛能考第一名呢。我有觉得有两种人是很难考上的,一种人是专业课背得很慢、很细,人只有通过多遍的记忆才能真正记住东西,所以专业课最好能背三遍以上,你的大脑的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如果你的记得太细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你就肯定没记住了。还有一种人是只看不背的,法学考研成功的秘诀说到底就是一个字:背,很多人只看不背,这是很致命的,法学研究生考试考的都是主观题,试问你不背,你能答上来吗,你看十遍书不如人家背一遍,所以我很喜欢一上来就直接用背,虽然刚开始很煎熬,但是效果绝对的好。
F. 有考上南京大学法律硕士的学长和学姐吗南大法硕好考吗复试的时候有必要报一个辅导班吗
我是17年考上南大的法律硕士的。怎么说,考上的觉得还是比较好考的,但是,实际上复习过程还是需要多下一番功夫的。我由于没有任何师兄师姐的资源,所以在复试的时候报了一个凯程的复试辅导班~
G. 南京大学法律硕士难考不
初试很公平抄,因为是国家命题而不是学校命题。你买到相应的教材好好复习就行,初试科目并不多,考查的内容也偏重基础知识,所以不会很深。因为是南大,所以分数线会高一些,英语要求高些。但是法律硕士使用的是英语二试卷,相对于学术类考研的英语试卷还是要容易得多。法律硕士的复试嘛~~~一般而言,硕士的复试淘汰率不会特别高,任何学校都如此,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淘汰的,除非您初试分数太低、名次太差,而复试表现也太差又没老师帮忙说话。总体而言是不会如此的,毕竟是法律硕士,相对会比法学硕士宽松的。另外,复试一般考查得都比较基础,问题会比较常规,面试呢,一般老师会问问你的读书计划,回答得体,注意礼貌即可。
H. 南京大学法律硕士怎么样
在江苏是第一,在国内数前列。
就业的话,就看你本身的实力和运气了。学位、学历、学校牌子只是一方面。
I. 有没有法硕的学长学姐,请问南大法硕究竟是
给你介绍下南京大学吧,985、211重点院校 17年复试线是350分法律硕士(非法学回)要求:非答法学专业毕业(法学专业即学科代码【0301】的毕业生不得报考)。法律硕士(法学)要求:法学专业(必须是法学专业即学科代码【0301】)的毕业生才能报考)。
J. 法硕:南京大学VS华东政法
无必要比较谁法来学实力更强,都是自报考价值不低的法硕院校。如果侧重上海发展,华政优先;如果侧重江苏发展,南大优先;如果想去综合类大学读书,南大优先。南大的难度这些年已经远远大于华政了--这个您只要稍微看过永平法硕网站院校专栏关于分数线的分析文章就知道了。什么报考录取率,根本不用考虑,没有意义。
参考资料:永平法律硕士就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