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律知识我知道
❶ 翻译“我认为我们中学生学一些法律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Ithink it important for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learn some law knowledge.
❷ 作为中学生 在我们身边会涉及哪些法律知识
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教育法
❸ 生活中我们所需要知道的法律知识有哪些
借人高息的,在给人借款同时,不要马上就拿回当月或当年的利息,不然被拿回来的这部分不视为借款本金,你可以一起喝茶,喝完茶出来再拿嘛,何必急于一时呢?
❹ “法律知识我知道”的内容
“法律知识我知道”是一个电视或广播栏目?是知识竞赛?还是一项问卷调查啊?
何时?何地?何方举办?
不知道你指的是什么
❺ 我想知道小学生应该懂得哪些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06-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09-04】
酒类流通专管理办属法【2005-11-07】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经营管理办法(试行)【2005-10-31】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2005)【2005-08-30】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2005-08-03】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05-0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004-04-30】
文化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计算机经营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的通知【2002-11-19】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2002-09-29】
❻ 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我们知道的法律常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什么人都要遵守法律,无论什么人犯法都要受到法律回追究,不答因身份、地位、民族、性别、贫富、职业等而有所区别。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都不能同宪法的规定相抵触,任何人要服从宪法权威。
❼ 在学习贯彻宪法的过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在学习贯彻宪法的过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青少年应该认真学习宪法及与宪法相关的法律知识,体会宪法的内在实际精神,从自身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
2、除了自身学习宪法,青少年还应该将宪法对身边的人进行宣,以宪法为行为的最高准则。
3、学习了宪法之后,要学会运用宪法的有关知识来保护自己的自身利益,用宪法来对付违法的人。
4、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同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做斗争。
5、青少年应该自觉遵守我国宪法,依照法律的相关规定行使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并且依法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
(7)青少年法律知识我知道扩展阅读
宪法的地位
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2、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3、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4、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作用
1、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宪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3、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4、宪法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❽ 自我保护法律知识
1、所谓私自应该是指:除了公、检、法、司等行政机关依法查扣的以外的,个人扣押的物品。专如果没有因为纠纷引属起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法院起诉返还(就是公检法的扣押不合理时,也可向法院起诉返还)。2、虐待,多数指家庭成员之间的行为。如果有一定的事实和后果,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法院起诉。法律依据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刑法》《妇女儿童保护法》等都有相关的内容。
❾ 我想搜法律知识
一、宪法常识
1、什么是宪法?答: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立法的基础和核心,是我国最主要的法律渊源。
2、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公民应当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答:基本权利有(1)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5)人身权。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6)人格权。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7)通信自由。(8)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9)劳动就业和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10)受教育的权利。(11)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主体权利的保护等。基本义务有:(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得有危害祖国的统一、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4)依法纳税。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5)计划生育。(6)参加劳动和接受教育。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享有的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民法常识
1、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哪几种?答: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或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鉴于年龄、智力发育和精神状况的不同,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指能够通过自己独立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指具备部分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3)无民事行为能力。指不具备以自己的独立行为取得民事权利、设立民事义务的能力。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2、什么是诉讼时效?答: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我国民法规定了三种诉讼时效:(1)普通诉讼时效。即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2年。(2)特别诉讼时效。即部分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它们包括: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财产被丢失或者损毁的。(3)最长诉讼时效。即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上述三种诉讼时效期间,前两种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计算,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3、什么是民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哪些?答:民事责任是指公民或法人违反民事义务,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依照民法所应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10种: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三、刑法常识
1、怎样区分违法与犯罪?答:一切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而当违法行为达到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当受刑法处罚的程度时就构成了犯罪。也就是说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并不一定达到犯罪的程度。
2、什么是赌博罪?赌博罪与赌博有什么区别? 答:赌博是一种违法行为。赌博罪则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障或者以赌博为业的行为。赌博罪也是扰乱公共秩序罪的一种。赌博罪与一般赌博行为的区别主要有两点:①主观方面必须是以营利为目的,即赌博的人不是为了娱乐和消遣,而是以赌博为手段赚钱获利;②客观方面必须有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常业的行为。如开设赌场,提供赌具,组织、招引他人参加赌博而自己从中抽头渔利;不务正业,嗜赌成瘾,经常赌博,以赌博赚钱作为生活的主要来源等都构成赌博罪。3、什么是窝藏包庇罪? 答: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分子而进行窝藏包庇,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窝藏就是为犯罪分子寻找、提供隐匿住所或者为其逃跑、转移提供钱物、帮助。包庇就是向有关单位提供假证明?以掩盖其犯罪事实真象,为犯罪分子开脱罪责。窝藏包庇的对象必须是触犯刑律、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分子。窝藏包庇罪,只能由故意构成,即明知是犯罪分子而故意窝藏包庇的。构成窝藏包庇罪必须以窝藏人与犯罪分子事先没有通谋为前提,如果事先有通谋则要以共同犯罪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