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或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❶ 判决书或裁定书中本院认为的内容,可否是判决或裁定的结论,法律效力如何
判决书或裁定书中本院认为的内容,不能作为判决或裁定的结论,但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力。
根据2002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第一款第四项之规定,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四)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
法院判决书或者裁定书中,“本院认为”的部分,属于对判决结论的说理和解释。从说理和解释推导出判决结论。
“本院认为”的说理和解释部分,可以在说理的同时,直接写明判决结论。这里的写明判决结论是判决书写作的问题涉及认证是否充分的问题,不涉及法律效力。判决书的效力体现在判决结论部分。
(1)法院判决或裁定发生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判决主文是人民法院就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作出的结论,而判决书中的“本院认为”部分,是人民法院就认定的案件事实和判决理由所作的叙述,其本身并不构成判项的内容。
证据说理是判决书说理论证的起点。“证据与事实相统一、事实与法律相统一”是判决书说理的最基本要求。认定的事实必须有相应的证据证明,适用的法律必须基于相应的事实。
简言之,证据证明事实,事实适用法律。一方面,证据说理是事实说理、得出裁判结论的前提;另一方面,证据说理也是判决书说理的必然要求。
为保证判决书证据的说理性,撰写判决书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即:内容上必须包含双方都提供了什么证据、法院认定了什么证据、认定证据内容是什么、其证明力如何以及法院未予认定的证据及其原因所在。
参考资料来源:石家庄仲裁委员会—最高法院案例:判决书中的“本院认为”部分不能作为执行依据
❷ 对人民法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对案件依法重新审理并作出裁判程序的称为( )
对人民法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对案件依法重新审理并回作出裁判程序的称答为(审判监督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提起并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的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的意义是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可依法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有利于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准确有效地惩罚犯罪分子,充分体现和贯彻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政策;有利于加强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以及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及时发现审判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审判工作方法和作风,提高审判人员的素质;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可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对审判工作的监督作用。
❸ 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怎么办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这种情况下可以依法提出对案件重新审判,即适用审判监督程序。
所谓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生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谩的,依法提出并重新审理的程序。
认定事实上确有错误,主要是指《刑事诉讼法》第204条所规定的几种情况,即:
.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主要是指适用的法律条文不恰当,导致罪与非罪界限的混淆,或错定罪名,或量刑畸轻畸重等。
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是: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❹ 哪些判决和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下列判决和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一)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版、抗诉的权判决和裁定; (二)终审的判决和裁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的判决和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
❺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有哪些
您好!生效的判决和裁定有哪些?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版,主要有以权下几种:
(一)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案件的判决
和裁定;
(二)终审的判决和裁定,包括中级、高级、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审和最高人民
法院一审的判决和裁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
(四)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❻ 在刑诉中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有哪些
下列判决和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一)已过法定期限没内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容;
(二)终审的判决和裁定;
(三)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裁定和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核准死刑的判决和裁定;
(四)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判决和裁定。
❼ 裁定,判决何时发生法律效力
法院判决分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对于一审民事判决,自当事人接到判决之日起十回五天后没有上诉而生答效;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就发生法律效力。对于二审民事判决,由于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所以判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因此,对于接到离婚判决书后,能否马上结婚的问题,必须分为二种情况。如果当事人接到的是一审法院的离婚判决书,那么当事人则不得在判决书送达后十五天内结婚,否则构成重婚。假设双方均不上诉,那么急于另行婚配的当事人,必须等到十五日上诉期满判决生效,才能再婚。如果送达的是二审法院判决的离婚判决书,则当事人可以马上另行婚配。 http://www.danzhou.gov.cn/fl/shishang04.htm
可参阅 民事诉讼法
❽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有哪些
1、适用的事项不同。裁定解决的是诉讼过程中的程序性问题,目内的是使人民法院有效容地指挥诉讼,清除诉讼中的障碍,推进诉讼进程。判决解决的是当事人双方争执的权利义务问题,即实体法律关系,目的是解决民事权益纠纷,使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得以解决。2、作出的依据不同。裁定根据的事实是程序性事实、依据的法律是民事诉讼法,可以在诉讼过程中的任何阶段作出。判决根据的事实是人民法院认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依据的法律是民法、婚姻法、继承法、经济法等实体法,判决只能在案件审理的最后阶段作出。3、形式、上诉范围、上诉期限和法律效力不同,裁定可以采取口头形式或者书面形式,而判决必须采取书面形式。裁定只有不予受理、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和驳回起诉的裁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准许当事人在裁定后10日内上诉,其他裁定一经作出,立即生效;而判决允许上诉的范围比较广泛,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判决,在判决作出后15日内准许上诉。裁定的效力可以相应改变,如对中止诉讼的裁定,在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应作出恢复诉讼程序的新裁定;而判决的效力及于实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
❾ 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如何救济
审判监督程序。如果是民事案件,当事人可以自行向法院申请再审,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检察院申诉,要求他们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如果是刑事案件,则只能向人民法院或者检察院申诉,要求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❿ 高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这要看情况,在此,不谈非讼案件。
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也就是说一个案件要经版过两级法院的审理权,才算终结。
一审案件若是由高院审理,如果在法定上诉期限内,当事人没有提起上诉的话,那么一审的审判结果就是这个案件的最终的结果,如果当事人上诉的话,只能上诉到最高院,由最高院进行二审,审判结果为最终结果
但是最高院审理的一审案件即为最终结果,这是特殊的一点
希望楼主满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