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一审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吗

一审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吗

发布时间: 2021-01-04 14:25:47

❶ 一审判决从审 是法律第几条规定出台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八条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内决、裁定、调解书,容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❷ 民事诉讼一审判决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一方上诉的,不生效;逾期未上诉的,生效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内民法院第一审判决容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❸ 二审裁定:一审判决自本裁定书送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是否马上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需要所有的当事人都收到判决书,该一审判决才算是生效。
判决书生效后,专判决承担责任的 当事人属要根据判决确定的日期履行判决义务,一般是判决生效后十天。
因此建议先向二审法院核实送达日期,结合一审判决的履行期限,超期后未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一审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❹ 一审判决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之日是

如果判决书的话,在法院判决书送达之日的第二日起算,15日之内不上诉的话就生效回了。调解的答话,调解协议双方签字之时。不能上诉的民事裁定书,送达之时就生效;可以上诉的民事裁定十日内不上诉生效。刑事判决十日,裁定五日。行政判决十五日,裁定十日。期限的最后一日为法定假日或休息日的,该期限顺延至法定假日或休息日结束后的次日。

❺ 刑事判决书上的上诉期间不发生法律效力是什么意思

是指一审判决尚未生效,不可以执行一审所判处的刑罚。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内果被告人、自诉人和他容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可以从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提出上诉。在提出上诉后,就应该由二审法院对原判决所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进行重新审理,在二审法院依法作出裁判之前,原一审法院的刑事判决不生效,即不发生法律效力,不可以执行一审判决所判处的刑罚。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一十六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第二百一十九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❻ 二审维持原判,一审判决的生效时间如何确定

目前还存在争议,来也没有明确的法律自规定司法解释。 我国法律对一审判决生效很明确,自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为上诉期,过15日未上诉的判决就生效。而二审判决作为终审判决,并没有上诉期,二审判决何时算生效没有明文。 只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也就是人民法院在庭审结束后另定日期宣告判决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但司法实践中,由于地域或时间等原因,定期宣判的,法院并不一定都专门安排开庭宣读裁判文书,而是通知当事人领取判决书或送达当事人。 这样就会出现判决书上的日期与送达日期不同,当事人不能同时签收判决书的情况。法律没有规定双方送达之日起生效或者最后一个人送达之日起生效。

❼ 民事诉讼一审判决书什么时候生效呢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第一款,“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期间是15天,因此一审判决书的生效时间是在上诉期过了之后,也就是判决的15天以后生效。 如果对方没有上诉,则过了15天后立即生效。

如果双方不是同时收到的判决书,分别计算上诉期间。如果上诉期是法定假日的,则延期计算。

在法院受理一审上诉后,原一审判决尚不生效,以后是否生效,要根据二审法院的判决情况来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7)一审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吗扩展阅读:

判决书出来如何执行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作出判决后,判决书生效的被执行人就需要按规定执行,被执行人不执行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❽ 民事案件,一审判决后,当事各方怎么知道产生法律效力的时间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的,如果二审法院判决维持原判,二审法版院判决生效时权原一审法院判决生效。按照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法院判决于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后对当事人产生法律效力。因此,一审法院的判决于二审法院维持原判的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后生效。

❾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是一审吗

比方一审判决:本判决生效后7日内,被告给付原告****。
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那么,从二审生效后向后推7日。二审判决自作出之日起生效,从二审判决最后一页盖章处的日期开始向后计算。

❿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有哪些

您好!生效的判决和裁定有哪些?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版,主要有以权下几种:
(一)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案件的判决
和裁定;
(二)终审的判决和裁定,包括中级、高级、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审和最高人民
法院一审的判决和裁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
(四)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热点内容
最好的企业法律顾问律师 发布:2025-05-08 14:49:25 浏览:156
律师函的写作 发布:2025-05-08 14:49:20 浏览:966
试述经济法基本原则 发布:2025-05-08 14:49:15 浏览:635
法律非法学国家线 发布:2025-05-08 14:46:59 浏览:878
许建法院 发布:2025-05-08 14:32:42 浏览:838
法院三强化 发布:2025-05-08 14:05:40 浏览:469
律师非诉业务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8 14:04:55 浏览:54
有限责任公司代持股份的法律风险 发布:2025-05-08 14:04:39 浏览:274
柘荣县律师 发布:2025-05-08 13:56:07 浏览:569
行政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 发布:2025-05-08 13:56:05 浏览: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