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联营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

公司联营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01-05 14:20:18

㈠ 合作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应

经双方合意一致,具有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都有法律效力
至于你说的法律效应是啥东西?

㈡ 联合开发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应

因为没有看到您的合同,所以无法得出准确的结论。以下仅供参考:
一、联建的定义及特征

所谓的联建是指一方提供土地使用权,他方提供资金,进行合作建房,并对建成后的房地产共同经营管理或进行利益分配的行为。我们通常所说的联建协议、合作开发合同、联合开发合同都属于联建合同。

从概念的界定我们不难发现联合开发房地产属于《民法通则》规定的法人联营,具有如下特征:
(一)、主体特定性。体现在联合开发双方中必须有一方以上具备房地产开发资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的规定,合作开发房地产,至少一方当事人必须具备房地产开发的资格,否则,联建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对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限定了较高条件: 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除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企业设立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10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二)有4名以上持有资格证书的房地产专业、建筑工程专业的专职技术人员,2名以上持有资格证书的专职会计人员。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对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注册资本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条件作出高于前款的规定。以确保进入该领域的公司具备相应的开发能力。
(二)贯彻责、权、利统一的原则。
实践中,有很多联合开发行为就是因为违反了联营个这一基本原则而被法院认定为无效。比如,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联合开发协议中约定:甲公司仅负责提供建设用地,不参与项目的建设管理,不论项目是否赢利,乙公司均应向甲公司支付若干收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规定,此类条款属于联营合同的“保底条款”,应认定为无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新的规定,这类合同不再直接认定无效而是作改性处理,即认定为借款合同.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责权利统一,是从整个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角度而言的,是指从宏观上看,双方权利和义务向统一,并非指在开发的任何环节双方当事人都必须均等的付出和收益。比如说,在项目的建设工程中,不具备房地产开发资质的公司往不参与具体管理工作(或者仅派人监督),而是由房地产公司全权负责,这并不意味着违反了该原则。
(三)法律关系复杂。
联合开发房地产涉及多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错综复杂。首先是合作双方的关系,如上文所说应属联营关系,而联营又分为法人型联营和松散型联营,组织形式和权利义务分配都需要仔细约定(文将详细分析);其次是联合体与政府主观部门的关系,开发房地产的各个环节,立项、到规划、开工、预售、验收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监督,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要申请办理若干个许可证或批准文件。而联合开发更需要向政府部门做好审批工作,办理证件或批文都应以合作双方的名义办理,只要这样联合开发行为才能获得法律的认可。由于没有做好联合开发的审批工作而导致某一方的权利受到损害或合作合同被法院认定无效的案例俯首皆是,教训非常惨痛。再次是联合体与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关系,包括与建筑承包商、拆迁安置人员、购房业主、贷款和按揭合作银行等。

㈢ 联营与合伙有什么区别两家公司合作,没有设立新的企业,共同开发一个项目,协议如何定性

您好建议找专业律师进行合同签订审查,联系方式可以看我个人资料。

㈣ 联营合同可不可以认定

是否能够认定为联营合同,应从合同的主体,出资方式、盈亏承担及分配方式等多方面通盘考证。就你叙述的情况很难确认你们之间合同的性质。建议你在当地聘为你提供法律帮助。

㈤ 联营和合作的区别

一、本质不同

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同。子公司与控制相联系,合营企业与共同控制相联系。

而联营企业与重大影响相联系。当投资者能对被投资企业施加重大影响时,则该被投资企业视为投资者的联营企业。

二、特性不同

联营没有库存商品管理环节。所有商品的进货、存储均由商品供应商自行负责,商品是由生产企业或者批发商直接带到经营场所的,商品流通企业节省了商品购进环节,

而合作不需要负责库存商品的管理,又节约了库存商品管理的成本,但需要负责库存商品的治安管理。因此,在该种经营方式下商品流通企业账面中“商品采购”、“库存商品”等科目的期末余额较少,甚至为零。

(5)公司联营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联营公司经营方式

联营经营方式相比自营经营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商品流通场所不需要提供待售商品

商品流通企业只需要提供商品销售的场所不需要提供资金购买待出售的商品。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特点与场地出租是完全不一样的,“联营商品”经营方式下,商品流通企业不收取商品销售的场地租金,而是直接参与商品供应商的收益分成。

二、商品流通企业没有库存商品管理环节

1、所有商品的进货、存储均由商品供应商自行负责,商品是由生产企业或者批发商直接带到经营场所的,商品流通企业节省了商品购进环节,而且还不需要负责库存商品的管理,又节约了库存商品管理的成本。

2、需要负责库存商品的治安管理。因此,在该种经营方式下商品流通企业账面中商品采购、库存商品等科目的期末余额较少,甚至为零。

三、联营方式下的人员分工明确

1、在该种经营方式下,商品销售人员或导购人员一般是由商品提供者配备,商品流通企业的人员只需要从事销售的辅助工作,不直接参与商品的销售工作。商品流通企业也不负责发放商品销售人员或导购人员的工资。

2、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点不同于受托代销方式,因为商品销售行为的实施主体不同,在受托代销过程中,商品销售是由作为受托方的商品流通企业组织销售人员完成的,而联营方式下商品流通企业不负责商品销售工作。

㈥ 联营合同中联营各方承担连带责任吗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对外部第三人的情况下,需要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对内的承担责任形式,有合同的依照合同规定。
如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采纳!

㈦ 关于联营合同的问题法律高手请进!!!

1、一家企业和个人签订合同,能否成立联营合同?
答:不能。因为联营必须是企事业单位版之间联营,具备权法人条件的,经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民法通则51、52条)
2、只要这个企业不是法律禁止成立合伙的企业,可以成立合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本法对普通合伙人承担责任的形式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第三条 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

㈧ 关于两个有限公司之间设立一个新的联营企业,我国法律有什么相关规定,谢谢!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联营有以下三种形式:

1.法人型联营,这是一种最紧密、最稳定的联合形式,它是指联营各方以财产、技术、劳务等出资组成新的经济实体,并由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联营。《民法通则》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之间联营,组成新的经济实体,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具备法人条件的,经主管机关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根据这种联营所形成的联营企业为法人。它的设立、变更和终止以及权利能力、行为能力、责任范围等均适用于企业法人有关规定,联合各方的权利义务、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管理机构的产生、成员的加入和退出等均由企业章程予以规定。

2.合伙型联营,这是一种半紧密、较稳定的联合形式,它是指联营各方以财产、技术、劳务等出资,共同经营,由联营各方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所有的或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的联营。《民法通则》第五十二条规定:“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之间联营,共同经营、不具备法人条件的,由联营各方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所有的或者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协议的约定负连带责任的,承担连带责任。”根据这种联营而组成的企业不具有法人条件,其财产属于共有性质,联营各方的责任是无限的连带责任。

3.合同型联营,这是一种松散型、简易型的联合形式。它是指联营各方既不出资,也不组成新的经济组织,而是按照合同的约定相互协作,各自独立经营,各自承担民事责任的联营。《民法通则》第五十三条规定:“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之间联营,按照合同的约定各自独立经营的,它的权利和义务由合同约定,各自承担民事责任。”这种联营形式只不过是联营各方之间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合同关系而已。
参考资料:中国法律论坛

热点内容
海沧法院网 发布:2025-05-09 22:28:33 浏览:569
盈科西安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5-09 22:28:24 浏览:790
下列属于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发布:2025-05-09 22:27:04 浏览:306
供电所安全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09 22:21:50 浏览:484
律师标准收费 发布:2025-05-09 22:06:20 浏览:284
冒名注册邮箱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9 21:56:36 浏览:297
民法中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发布:2025-05-09 21:48:12 浏览:51
论述经济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发布:2025-05-09 21:48:06 浏览:375
商铺合同法违约赔偿 发布:2025-05-09 21:43:54 浏览:103
办公楼物业管理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09 21:23:53 浏览: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