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专业法律知识考试
Ⅰ 浙江省卫生厅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笔试卫生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卫生法律法规政策,有没有复习资料
@冰溪怀玉 您还可以搜索 gaoxiaozp 获取最新招聘信息,包括事业单位招聘,公务员招考,高校辅导员招聘,银行招聘,医疗系统招聘等。希望能帮助到您。O(∩_∩)O哈哈~◤■
Ⅱ 卫生法律法规、卫生政策、公共卫生管理及医疗卫生常识
自己去买本书,现在卖的很多。
Ⅲ 2013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法律法规与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卷答案(嘉禾望岗)
CAADA BACBD CDDDC DBCAC ABCBB DDAAB ACCDC ADCBB √X√√制X √√XX√ √√X√X XX√X√ 自己翻书做的。判断第9和17题有疑问啊,只有一个字不对或者少了四个字限定。可是试卷本身都有错别字。
Ⅳ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法律法规与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卷的答案是新版的...
其实不用做的,送证件来的那快递员不会收答卷.
Ⅳ 求关于环境卫生法律法规的知识竞赛题。。。
选择题(单选):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 )年( )月( )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七号主席令公布。B
A2004年12月1日 B2004年8月28日
C1989年09月1日 D1989年2月21日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什么?D
A预防为主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以上三项
3.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制度。B
A计划免疫B预防接种C预防接种证D疫苗接种
4.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由( )批准。A
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5.(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D
A医疗机构B采供血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D任何单位和个人
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当予以隔离治疗。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A
A公安机关B卫生行政部门
C卫生监督机构D卫生防疫机构
7.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B
A隔离、消毒B预检、分诊C分类、隔离D定点、隔离
8.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 ),减免医疗费用。C
A医疗救济B困难补助C医疗救助D医疗照顾
9.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将病原微生物分为( )类。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将实验室分为()级。A
A4;4 B3;4 C5;4 D4;3
10.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天。D
A1B3C5D2
11.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 )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A
A18~55周岁B18~50周岁C16~55周岁D16~50周岁
12.特殊血型的血液需要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的,由( )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C
A设区的市 B县 C省D国家
13.《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 )年。A
A3B2C5D4
14.国家根据非处方药的( ),将非处方药分为甲类和乙类。D
A质量B有效性C安全性和有效性D安全性
15.《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有效期为( )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配置制剂的,医疗机构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 )个月申请换发。B
A4;6 B5;6 C3;12 D4;12
16.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 )部门可以采取停止生产、销售、使用的紧急控制措施。C
A卫生行政B质量监督检验C药品监督管理D工商管理
17.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 )毫升,最多不得超过( )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 )个月。C
A200;400;3B200;600;6C200;400;6D300;500;4
18.国家( )设置以营利为目的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C
A批准B可以批准C不批准D有计划地批准
19.医疗机构的药剂人员调配处方,必须经过核对,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 )。D
A更改B代用C调配D更改或者代用
20.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实行( ),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议价采购或者参加集中招标采购。B
A统筹管理B集中管理C集中招标D统一管理
21.《母婴保健法》自( )起施行。B
A1994年10月27日B1995年6月1日
C1992年10月27日D1993年6月1日
22.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人员对检查结果持有异议的,可以申请( )。C
A行政复议B仲裁C医学鉴定D行政裁决
23.经产前检查,医师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的,应当对孕妇进行( )。B
A终止妊娠B产前诊断C结扎D输血
24.( )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母婴保健工作。D
A地方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25.产前诊断是指对( )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B
A母亲B胎儿C父亲D爷爷
26.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由( )制定。C
A国家标准化委员会B质检总局C卫生部D建设部
27.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 )。A
A《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B《卫生许可证》
C《医疗机构登记证》D《工商营业执照》
28.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按照国家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设置为内部职工服务的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报所在地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C
A省 B设区的市 C县 D地
2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自受理执业登记申请之日起( )日内,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进行审核。D
A20 B30 C40 D45
30.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 )开展诊疗活动。A
A诊疗科目B注册资金C医务人员D诊疗时间
31.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 )年,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业组织考核合格并推荐,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B
A2年B3年C4年D5年
32.乡村医生经注册取得《乡村医师证书》后,可在( )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A
A村卫生室B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
C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D所有医疗机构
33.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注册的有效期不超过( )。B
A6个月B1年C1年半D2年
34.医疗事故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D
A故意B无过错C过错D过失
35.医疗事故分为( )级,其中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属( )级。B
A四级;四级B四级;一级C三级;一级D三级;四级
36.执业助理医师可以在( )医疗机构中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A
A乡镇卫生院B村卫生室C个体诊所D县医院
37.护士执业必须取得( )。B
A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毕业文凭B护士执业证书
C护士考试合格证书D护士资格证书
38.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内补记,并加以注明。A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36小时
39.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尸体应当立即移放太平间。死者尸体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 )。B
A1周B2周C3周D4周
40.患者死亡,医患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 )内进行尸检。D
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48小时
41.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 )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B
A6个月B1年C1年半D2年
42.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一般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 )受理。A
A县卫生局B市卫生局C省卫生厅D卫生部
43.发生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 )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B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
44.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鉴定组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责任程度分为( )种。C
A3B5C4D2
45.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分为( )。B
A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乡村医师考试
B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考试
C医师资格考试和乡村医师考试
D专科医师考试和全科医师考试
选择题(多选):
46.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上级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经济措施:
A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停工、停业、停课;
C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
D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4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哪些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A婚姻B就业C就医D入学
4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哪些处罚?
A予以取缔B罚款C没收违法所得D追究刑事责任
49.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的义务包括哪些内容?( )
A接受基本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
B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
C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
D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
50.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下列哪些情况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B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C合格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D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心因性反应。
51.一般血站包括()。
A血液中心B中心血站C中心血库D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
52.下列哪些损害情形是指因服用药物引起的药品严重不良反应。
A引起死亡B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C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D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53.禁止生产、销售假药。下列哪些情形为假药?
A变质的B被污染的
C超过有效期的D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54.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 )过程。
A发现B报告C评价D控制
55.禁止生产销售劣药。下列哪些情形按劣药论处:
A超过有效期的
B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C未标明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D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56.《母婴保健法》规定,婚前医学检查包括对下列哪些疾病的检查?
A严重遗传性疾病B指定传染病C有关精神病D血吸虫病
57.从事《母婴保健法》规定的医学技术鉴定人员的条件是:
A行医10年以上
B具有医学遗传学知识
C具有临床经验
D具有主治医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
58.婚前保健服务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婚前卫生指导B新生儿保健C婚前卫生咨询D婚前医学检查
59.申请设置医疗机构,应当提交下列哪些文件?
A资产证明文件
B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
C选址报告和建筑设计平面图
D设置申请书
60.下列哪些是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主要事项?
A名称、地址、主要负责人B所有制形式
C诊疗科目、床位D注册资金
61.医师资格考试类别分为哪几类?
A临床B中医C口腔D公共卫生
62.下列哪些人员可以参加执业资格考试?
A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B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
C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
D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
63.医师执业必须按照注册的( )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活动。
A执业地点B执业类别C执业范围D执业科室
64.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学会是( )。
A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
B省级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
C省级地方医学会
D中华医学会
65、卫生行政部门收到医学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后,应当对( )进行审核。
A参加鉴定的人员资格和专业类别B鉴定程序
C鉴定结论是否正确D鉴定依据
66.医疗事故的赔偿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 )。
A医疗机构的等级和性质
B医疗事故等级
C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D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67.医师经批准在( )情况下可以不变更执业地点和执业类别。
A卫生支农B进修C学术交流D经卫生局批准的义诊
68.医师应当接受定期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A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6个月
B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C再次进行考核
D对再次考核不合格的,注销医师注册。
69.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专家有下列哪些情形的应当回避?( )
A是发生争议医院的医生
B是患者经治医生的亲属
C是患者的亲属
D曾经与患者发生过医疗纠纷
70.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包括下列哪些主要内容?( )
A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要求和提交的材料
B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C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和责任程度
D医疗事故等级及对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
判断题:
7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对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艾滋病可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
72.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 )
7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在公共场所内放置安全套或者设置安全套发售设施。( )
74.从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活动的单位,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不得从事有关医疗废物处置的活动。( )
75.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品,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通过民用航空运输的,还应当经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 )
76.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 )
77.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不得越级报告。( )
78.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 )
79.单采血浆站使用单采血浆机械采集血浆,也可以手工操作采集血浆。采集的血浆按单人份冰冻保存,不得混浆。( )
80.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 )
8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设立医学技术鉴定组织,负责对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和产前诊断结果有异议的进行医学技术鉴定。( )
8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母婴保健监测和技术指导。( )
83.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医疗机构,可以不纳入当地医疗机构的设置规划。( )
84.医疗机构歇业,可以不办理注销登记。( )
85.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时,医疗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
86.在教学医院中实习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毕业第一年的医学生可以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单独从事医师执业的临床工作。( )
87.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并征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属同意。( )
88.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可以查阅患者的病历。( )
89.产妇分娩后胎盘归产妇所有,但胎盘可能造成传染病传播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告知产妇,并按照规定消毒处理处置。( )
90.乡村医生应当在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规定的范围内用药。( )
91.医疗事故赔偿费用,实行一次性结算。( )
92.医疗机构违反《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不如实提供相关材料或不配合相关调查,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能进行的,应当承担医疗事故责任。( )
93.有关胎儿死亡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被鉴定的主体是孕产妇和胎儿。( )
94.医疗事故争议经医患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机构不需要将有关情况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
95.医师外出会诊应当经过医疗机构的批准。医疗机构对未经批准,擅自外出会诊的应当给予处分。( )
96.卫生行政部门对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不予医师执业注册。( )
97.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必须经过注册,取得《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 )
98.医务人员开药、仪器检查、化验检查及其他医学检查等,不得收取开单提成。( )
99.医疗机构对危急病人应当立即抢救。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 )
100.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自己的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 )
答案:1.B 2.D 3.C 4.A 5.D 6.A 7.B 8.C 9.A I0.D 11.A 12.C 13.A 14.D 15.B 16.C 17.C 18.C 19.D 20.B 21.B 22.C 23.B 24.D 25.B 26.C 27.A 28.C 29.D 30.A 31.B 32.A 33.B 34.D 35.B 36.A 37.B 38.A 39.B 40.D 41.B 42.A 43.B 44.C 45.B
多项选择题:
46.ABCD 47.ABCD 48.ABCD 49.ABCD 50.ABD 51.ABC 52.ABCD 53.ABD 54.ABCD 55.ABC 57.BCD 58.ACD 59.BCD 60ABCD 61.ABCD 62.BD 63.ABC 64.AD 65.AB 66.CD 67.ABCD 68.ABCD 69.ABCD 70.ABCD
判断题:
71.错 72.错73.对74.对75.对76.对77.错78.对79.错80.对81.错82.对83.错 84.错85.对86.错87.对88.错89.对90.对91.对92.对93.错94.错95.对96.对 97.对98.对99.对100.对
另外 网络文库有资料
Ⅵ 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知识
交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6号)——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回物管理办法,《医答疗卫生服务单位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试行)》(卫生部令第75号),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的通知等等一系列与医疗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涉及的比较多,没有一一列出,具体请到政策网络中进行查阅。
Ⅶ 跪求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法律法规与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卷答案
2016年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法律法规与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内题
1.B。容2.A。3.D。4.A。5.B。6A。7.D。8.C。9.D。10.D。11.D。12.D。13.B。14.C。15.C。16.A。17.B。18.D。19.B。20.D。21.A。22.A。23.B。24.A。25.C。26.C。27.D。28.C。29.B。30.C。
二、判断题
1.对。2错。3.对。4.错。5.错。6.对。7.对。8.错。9.对。10.错。11.对。12.错。13.错。14.对。15.错。16.错。17.对。18.对。19.错。20.错。
三、填空题
1.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
2.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3.一年、从业健康证
4.卫生管理制度、卫生管理档案
- [ ] 5.病毒性肝炎、化脓性或者渗出性
Ⅷ 行测假想防卫的法律知识
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
假想防卫的特征有以下三点:
(1)不法侵害行为的实际不存在。这是假想防卫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假想防卫行为区别于正当防卫和其他防卫错误的关键。
(2)行为人主观上存在防卫意图。这是假想防卫在主观上的必备条件。这种防卫的意图来源于行为人主观上判断错误,如果行为人明知不法侵害并不存在,也就不会产生防卫意图,假想防卫当然也就不会发生。
(3)行为人的“防卫”行为给无辜者造成了损害,这是假想防卫成立的结果条件。
【注意】假想防卫不以故意犯罪来处理。
根据我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故意犯罪是以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为前提条件的。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当然也就不可能明知此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而也就不可能构成故意犯罪。在假想防卫的情况下,行为人对他人实施的防卫行为虽然是故意行为,但这种故意是建立在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认识错误的基础之上的,即行为人自以为自己的行为是对不法侵害的反击,是一种对社会有益的正当防卫行为,即主观上不具备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因此,不能把假想防卫的故意等同于犯罪故意。
Ⅸ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卫生法律和技术知识培训试卷答案是什么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法律和技术知识培训试卷
—、选择题(每题只选一个答案,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字母上打圈)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何时公布施行?
A:1989年10月1日B:1983年7月1日C:1982年11月19日D:1995年10月30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共有几章几条?
A:九章45条B:六章50条C:九章57条D:九章50条
3.食品经营人员持有的健康证有效时间是:
A:半年B:一年C:二年D:三年
4.《食品卫生法》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或向法院起诉的期限为:
A:15天B:20天C:30天D:10天 6)
5.违反《食品卫生法》规定,如无非法所得,罚款为:
A:500元至3万元B:20元至50万元C:20万至3万元D:5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6.违反《食品卫生法》规定,如无非法所得,罚款为: pgl1._@ 6\
A:全部非法所得B:5万元以上C:非法所得1至5倍D:5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7.下列哪种不属于《食品卫生法》适用范围:
A:食品(用)工具B:药品C:食品设备洗调剂D:食品包装纸
8.细菌性食物中毒在什么季节发生:
A:夏秋季节B:春季C:冬季D:秋冬季节
9.海产品常带有什么细菌:
A:肉毒杆菌B:副溶血性弧菌C:葡萄球菌D:
10.患有何种疾病就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工作:
A:痢疾或伤寒B:病毒性肝炎或活动性肺结核C:化脓性或参出性皮肤病D:以上都对
11.卫生许可证有效时间为:
A:半年B:一年C:二年D:三年
12.为防止交叉污染,下面做法哪种是不正确的:
A:生、熟食品分开放B:成品、半成品、原料分开C:接触生食品后手必须消毒D:熟食品和生食可以用同一板
13.食具消毒要实行”四过关”指的是:
A:洗、刷、冲、保管B:洗、刷、冲、消毒C:洗、刷、消毒、冲D:洗、刷、消毒、保管
14.下列哪种材料或容器可用来包装食品:
A:荧光纸B:报纸C:废旧书D:以上都不是
15.销售直接入口食品哪种行为是错误的:
A:食物与货款分开B:吸烟售货C:做好防蝇、防虫等防护措施D:有专用售货工具
16.定型包食品标志要有:
A:品名、厂名、产地、批号或代号、规格B:生产日期、保质期C:配方或主要成分、食用或使用方法D:以上都对
17.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食品摊贩应:
A:先开业,再申请卫生许可证B:先取得卫生许可证后,再向工商部门登记后才可开业C:只有有工商部门的经营许可证即可开D:先向工商部门登记,申请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开业
18.食品入库时应做到:
A:验收、登记、编号、挂牌、B:分类分架C:隔墙离地D:以上都对
二、问答题
1.食品的卫生要求包括哪三项?
答:食品的卫生要求包括:(1)食品应当无毒、无害。(2)食品应当符合相应的营养要求。(3)食品应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书P170
2.简述为防止农药中毒,蔬菜加工前应如何处理?
答: 蔬菜的处理必须做到“一系、二浸、三烫、四烹调”。书P174
3.生产经营场所的”四防”措施是什么?
答:“四防”措施:防蝇、防鼠、防蟑螂、防尘。书P175
4.食品存放应做到哪”四隔离”?
答:食品存放实行“四隔离”: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物、药物隔离,食品与天然冰隔离。书P177
5.个人卫生应做到哪”四勤”?
答: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头发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和毛巾。 书P177
√三、单择题(答题要求:将唯一正确答案前的圆圈涂黑或填满)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实施日期是:
①1979.3.1②1996.7.9③1985.8.1④198610.1
2、必须维持足够新风量的场所是:
①露天剧场②非空调场所③空调场所④泳场
3.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每:
①一年一次②两年一次③年半一次④三年一次
4.经营单位须领取__方可向工商行政部门申请登记办理营业执照
①卫生许可证②健康合格证③卫生监测结果④报批申请表
5.化妆品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和场地,使用前后在卫生方面应注意:
①安全检查②计量验证③配置检查④彻底消毒、清洗
6.从业人员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的场所有:
①商场②图书馆③旅业④医院候诊室
7.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须持有:
①待业证②健康合格证③结业证④介绍信
8.发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部门是:
①国务院②全国人大③卫生部④环监所
9.《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复核须每:
①两年一次②年半一次③一年一次④半年一次
10.公共场所新建、矿建、改建前需报:
①工商行政部门②所属卫生防疫机构③派出所④街道管理处
11.各类公共用具每客用后可:
①与私人物品一起存放②与其他工具一起存放③分类集中④分类存放备用
12.发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部门是:
①全国人大②国务院③环监所④卫生部
13.《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条例》施行日期是:
①1991.3.27 ②1987.4.1 ③1989.2.1 ④1990.1.1
14.空调场所必须维持足够新风量:每人每小时__并定期清洗空调过滤材料
①10立方米②15立方米③20立方米④25立方米
15.《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取得体检健康合格证后方能上岗工作,并每__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才能上岗工作。
①.半年②一年③二年④三年
16.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有:
①图书馆②公共浴室③理发店④游泳场
17.化妆品标签上除应当注明产品名称、厂名、生产日期和有效使用期外,还需注明:
①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②操作人员编号③产品编号④检验员编号
18.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必须每__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从事化妆品的生产活动。
①半年②一年③年半④两年
四、是非题(答题要求: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前面的括弧内打”√”,错的打×)
( √ )1.在公共场所的空气、微小气候、水质、采光、照明、噪音、顾客用具个卫生设施等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
( × )2.各类旅店和公共浴室必须有消毒间消毒设施,功用茶杯、茶壶、毛巾、浴盆、脸盆、拖鞋等每客用后需予消毒.
( √ )3.游泳场公共浴室应设置明显的禁止患有性病和各种传染性皮肤病的顾客进场标志
( × )4.理发工具用后应消息,剃须球则可以使用多次才废弃
( √ )5.卫生监督员有权对公共场所进行现场检查,索取有关资料,经营单位不得拒绝和隐瞒
( √ )6.《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患有痢病、伤寒、感冒、病毒性肝炎、活动肺结核、化脓性和惨出性皮肤病的疾病以病原 带者不可以从事供、管水工作
( √ )7.化学消毒方式有:含氯制剂、过氧化物制剂、75%医用酒精等。
( × )8.化妆品生产的工作人员和物料无需经缓冲区,可直接进入或送入生产间。
( √ )9.专用的洁厕工具不能与其他清洁工具混合存放和使用
( √ )10.展览、博物、美术、图书馆、候诊室、交通等候室应有明显禁烟标志
( √ )11.游泳场应有净化消毒设施
( × )12.理发店无需备有供患头 等皮肤病患者的顾客专用理发工具
( √ )13.通过游泳池走道中间应设强制式浸脚消毒池
( √ )14.化妆品生产操作员有外伤时不得接触化妆品原料 ,
( √ )15.个人卫生应做到五勤:勤洗澡、勤理发、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五、问答题
1.公共场所的基本卫生要求是什么?
答:公共场所的基本卫生要求:选址设计合理、空气质量优良、微小气候适宜、采光照明良好、环境整洁安静、饮用水质卫生、公用物品清洁、卫生设施完备、卫生制度健全、从业人员健康、个人卫生讲究。P194 (66字方针)
2.当饮用水被污染、可能危及人体健康时怎么办?
答:当饮用水被污染、可能危机人体健康时,有关单位或责任人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污染,并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P196 (《办法》第十五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