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凉山州农民夜校法律知识

凉山州农民夜校法律知识

发布时间: 2021-01-10 18:00:46

Ⅰ 创办农民夜校普及新知是为什么

创办农民夜校普及新知 凉山新风气鼓足致富信心

钢梯修好了、电通了、4G信号覆盖了、农家乐开业了……一年多来,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勒尔村勒尔社,这个被外界称为“悬崖村”的地方发生了很多变化。最大的变化是这里的村民致富信心被点燃了,干劲一个比一个大。

毕业于成都铁路卫校的杜基布池是凉山首批“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之一,目前留校负责“9+3”工作。“抓住走出大山的机会,才有告别贫困的希望。”杜基布池说,教育有助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消除陈规陋习,从洗脸洗脚坐板凳做起

“两个叔叔过世时,我杀了几十头牛羊,两万多元欠债现在也没还上。”金阳县马依足乡马依足村贫困户贾巴日者至今还后悔。受传统文化影响,凉山贫困地区群众“养猪过年、养羊御寒、养鸡换盐巴钱”的轻商观念,“以酒当茶、杀牲待客、好要面子”的传统习俗,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尚未消除。

精神贫困是一大顽疾。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曾痛陈穷根,贫困群众观念落后、干部工作能力不够,都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拦路虎。凉山不仅要解决“物质贫困”,更要下决心解决“精神贫困”。改变落后传统习惯是一场艰巨的思想革命,移风易俗融入现代生活绝非一日之功。

凉山坚持教育与引导并举,以“板凳工程”为切入点,引导群众不坐地上坐板凳、不睡地上睡床铺、不用锅庄用灶台,从“五洗”做起,养成现代文明习惯。

普格县特补乡特补乃乌村是四川省某公司精准扶贫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定点帮扶村,全村辖有6个村民小组,307户1122人,其中,贫困建卡户63户216人,村民均为彝族。自2016年3月以来,在该公司的帮扶下,村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条件已基本形成,也在慢慢克服“历史遗留问题”,逐渐形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氛围。

村民莫日聪家里5口人,之前经济收入一直较低,近几年种烤烟,家里攒了一点钱。按照标准,他得到了3.5万元的建房补助,住进了楼房。现在生活过得好一些了,习惯也在改变。以前妻子蹲在地上做饭,大家围着火在地上吃饭;现在改用灶台做饭,一家人上桌吃饭。今年以来,村里开展“五洗工程”(洗脸、洗脚、洗碗、洗衣、洗澡),莫日聪家的习惯也慢慢改变,家里人衣着更整洁,脸上干干净净。

向陈规陋习宣战,昭觉实施的“五项革命”,首先针对的就是红白事。普格县东山乡的《村规民约》第九条规定:“丧事宰牛不超过10头,喜事杀猪不超过15头,邻里之间红白喜事礼尚往来不准超过200元。”

凉山全面开展“四好”村、“四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引导群众主动移风易俗,摒弃陈规陋习,培育新风正气。今年1月,四川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命名首批“四好”村1481个,凉山占了76个。

热点内容
国际经济法实践课感想 发布:2025-10-09 15:46:48 浏览:247
建立医务制度规章建设 发布:2025-10-09 15:37:20 浏览:588
农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09 15:36:57 浏览:352
如何确定手机短信作为证据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09 15:36:05 浏览:551
拜城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10-08 21:18:18 浏览:784
法院改革司机 发布:2025-10-08 18:14:51 浏览:847
第二章经济法答案 发布:2025-10-08 17:59:22 浏览:293
在职法律硕士加工资信箱 发布:2025-10-08 17:56:17 浏览:271
我国资源保护的单行法律法规有 发布:2025-10-08 17:37:38 浏览:784
上海司法腐败 发布:2025-10-08 17:25:41 浏览: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