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公安不履行法律责任的案例
❶ 如何追究警察的野蛮执法的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可以向上级人民检察院和行政监察机关的举报,造成经济损失的要求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
第二十二条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
(二)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
(三)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
(四)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人犯;
(五)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
(六)敲诈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贿赂;
(七)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
(八)违法实施处罚或者收取费用;
(九)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
(十)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或者受雇于任何个人或者组织;
(十一)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
(十二)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第四十八条人民警察有本法第二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降低警衔、取消警衔。
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
第四十九条人民警察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条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或者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赔偿。
(1)告公安不履行法律责任的案例扩展阅读:
警察野蛮执法案例:
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铁西分局四名民警在河南伊川县执法时,并未出示任何证件和手续先将当事人殴打一顿,最后发现抓错人了。现在,被打者受伤住院,涉事的四名民警接受调查,一个小乌龙酿出了不小的风波。
在这次执法中,警方存在很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打人。法律允许警方可以采取强制手段,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强制手段以制服为目的,而不应该以伤人为目的,暴力导致的结果常常是血的教训。
其次是未亮明身份,贾某的不配合与挨打有关,也与警方未亮明身份有关。突然被4名陌生男子包围殴打,一个正常的人都会将反抗或者逃避当成第一选择,遇到性情温顺的,还能控制,可如果遇到的是脾气刚烈、火爆的人,就很容易让事态失控升级。
最无法容忍的是当着5岁孩子的面实施暴力行为。文明的执法不仅体现在严格依法办事上,也体现在细节的处理和对人道精神的遵守上。4名警察抓捕一名罪犯,如果不是极端情况,他们有足够的机会避开孩子。在5岁孩子面前用一些极端方式会在孩子幼小的心里植入暴力和恐惧的种子。
由认错人开始,这其后的一连串错误原本是件很容易避免的事,如果民警执法时亮明身份,如果民警在抓人前先核实一下贾某的身份、多听听贾某的辩解,文明一点再文明一点,慎重一点再慎重一点,贾某的真实身份并不难确认,错误早在事发之初就被制止了,可是这个世界并不存在那么多“如果”,这也正是每次执法都必须按照程序和法律办事的原因。
程序有时候会让事情变得繁琐,但严格按程序办事无疑是减少错误发生概率的好办法。在执法过程中,涉事民警有数次机会纠正自己的错误,可是都被他们武断草率的行为葬送了。某种程度上说,正是涉事民警自己毁掉了改正错误的机会,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然后跳了下去。
显然,体现在行为中的是一连串的“失误”,根植于内心的还是并未把规则当回事,也没有把公民人身权利当回事。这种傲慢、蛮横的态度不仅体现在事前、事中的胆大妄为,也体现在事后的轻描淡写上。
抓了人又打了,发现错误以后一句“抓错了”就想不了了之,送医院检查一下这种最基本的补救措施被直接略过。受害者及家人拦住几名警察,选择报警以后,涉事警察又想一走了之,他们脑海里还存在特权和例外的幻想。种种不专业不职业、甚至是违法的行为,都说明文明执法需要更强有力的约束。
公安部门反复强调要文明执法,接受群众的监督。当地应该反思,为什么这样的政令没能引起重视。对于这种漠视规则的行为,最好的办法是在处罚中体现对人的尊重、对权利的尊重、对法律的敬畏。该道歉的道歉,该赔偿的赔偿,该追究法律责任的追究法律责任。
❷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典型案例
沈甲、叶甲等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2012)金东刑初字第301号
公诉机关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沈甲,男,1980年11月7日出生,汉族,文化程度大学,原系兰溪市人民法院永昌法庭助理审判员,后调任兰溪市香溪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因本案于2012年3月26日被兰溪市人民检察院刑事拘留,同年4月9日被依法逮捕。
辩护人张某某,浙江某甲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人叶甲,男,1976年10月2日出生,汉族,文化程度大学,原系浙江溪源律师事务所律师。因本案于2012年1月18日被兰溪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2月24日被依法逮捕。
辩护人王某某,某丙律师集团事务所律师。
辩护人倪某某,浙江某乙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人姜甲,男,1984年12月11日出生,汉族,文化程度初中,原系兰溪市永昌镇雅宏建材厂负责人。因本案于2011年11月30日被兰溪市公安局取保候审。
被告人包某某,男,1980年2月6日出生,汉族,文化程度大学,无业。因本案于2011年12月1日被兰溪市公安局取保候审。
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检察院以金东检刑诉字(2012)263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沈甲、叶甲、姜甲、包某某民事枉法裁判罪一案,于2012年9月29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2年10月22日公开开庭进行审理。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郑玲出庭支持公诉。上述被告人及辩护人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公诉机关指控:2009年12月,被告人姜甲为保住其经营的兰溪市永昌镇雅宏建材厂已被查封的资产,通过被告人叶甲从被告人沈甲得到相关咨询及具体操作方法。被告人叶甲要沈甲如案件起诉由沈甲亲自办理,并告知该案债务大部分是虚假的,许诺事成后给予好处。之后由叶甲伙同姜甲、包某某,将姜甲向包某某借款由100多万元虚增到500万元,并由叶甲起草了500万元的借款抵押协议,沈甲也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指导和点拨。叶甲又提供申请解除该厂财产保全申请书并通过沈甲予以解除查封。为此被告人叶甲、姜甲、包某某向有关部门办理500万元借款抵押手续。期间被告人叶甲、姜甲、包某某多次宴请沈甲,并由姜甲给予沈甲购车款2万元及价值2000余元的汽车装潢。之后还在永昌法庭四被告人共同商量对策。该虚假借款案于2010年6月,在严重违反程序下进行开庭,且违背事实进行判决。因他人怀疑申诉,最终案发。案发后被告人姜甲、包某某到检察机关投案自首。叶甲于2010年7月26日收到沈甲退还2万元购车款后却未归还姜甲。
以上事实有书证、证人证言、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搜查笔录及侦破经过等。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沈甲与被告人叶甲、姜甲、包某某共同实施民事枉法裁判,情节严重,四被告人应当以民事枉法裁判罪追究刑事责任。其中被告人姜甲、包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系从犯,依法应从轻或减轻处罚,综上提请本院依法判处。
被告人沈甲对起诉书指控其犯罪无异议,但认为被告人叶甲没有向其许诺事成给予好处,当时他们讲真正的债务有三百多万元。
被告人叶甲对起诉书指控其犯罪无异议,但认为沈甲退还的2万元的购车款事后其已给还姜甲。
被告人姜甲对起诉书指控无异议,认为虚增借款是叶甲提出来。
被告人包某某对起诉书指控无异议,认为其参与主要想保住自己对姜甲的债权。
被告人沈甲的辩护人提出,叶甲没有对沈甲讲过债务大部分是虚假,并许诺给予好处;事后也没有在沈甲办公室共同商量对策;沈甲由于主观上认识错误,认为是他们自己搞虚假与己无关;在具体操作中叶甲起主要作用;本案没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沈甲认罪态度较好,系初犯,综上请求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
被告人叶甲的辩护人提出,叶甲不是本案的起意者;不是叶甲许诺给沈甲好处,应该是姜甲;2万元叶甲已退还姜甲;指控共同商量对策不事实;本案认定姜甲、包某某系民事枉法裁判罪共犯没有依据,因他俩没有参与裁判当中,起诉书认定他俩从犯,无形中提高了叶甲的作用量刑;事后叶甲抽回委托书资料,也有“刹车”心里;本案定罪是情节严重,但实际最终结果社会危害性已减小,案发后认罪态度也较好,有悔罪表现,请求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
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姜甲从他人转让得到兰溪市永昌镇雅宏建材厂(以下简称雅宏建材厂)资产,因该厂及姜甲本人债务较多,姜甲为达到保住该厂的资产,于2009年底通过被告人叶甲向被告人沈甲得到了相关咨询即所谓抵押优先受偿权。期间被告人叶甲、姜甲、包某某多次宴请沈甲,叶甲、姜甲还要沈甲到时案件起诉予以关照并会有“好处”的。同时在被告人叶甲指使下,姜甲通过自己的好朋友也是自己的债权人即被告人包某某,策划使双方原有本息计100多万元的债权债务虚增扩大至500万元,尔后由叶甲起草了500万元的借款抵押协议书,被告人沈甲从中也给予了指点。因雅宏建材厂财产已被债权人叶乙、何某起诉查封(已由沈甲审结),被告人叶甲利用自己曾是叶乙、何某诉讼时的特别授权代理人,冒签叶乙、何某名字要求解除查封的申请书提供给沈甲。为此被告人沈甲于2010年1月25日到有关部门解除了雅宏建材厂的土地使用权及房产的查封。被告人叶甲也随即陪同被告人姜甲、包某某到有关部门申办500万元借款抵押事项,以便能得到优先受偿权。
2010年3月1日,因沈乙向兰溪市人民法院起诉被告人姜甲归还借款90万元,并查封了雅宏建材厂的财产。为此,被告人叶甲即作为包某某的诉讼代理人将该虚增借款标的500万元也起诉到兰溪市人民法院永昌法庭。沈甲因自己买汽车缺款,通过叶甲由姜甲代支付了2万元购车款及给予2000余元价值的汽车装潢。被告人沈甲接到庭里分案后,与同伙搞形式上调查和开庭,并于2010年6月对该“500万元借款抵押优先受偿权”予以确认判决。因沈乙怀疑该案有假,为了掩盖,被告人叶甲伙同沈甲及姜甲、包某某,对案卷有关代理委托材料抽离及程序材料签字等进行了变更。被告人沈甲也于2010年7月26日,将2万元购车款汇给叶甲予以退还,而被告人叶甲却没有返还姜甲。
被告人包某某于同年7月底向兰溪市人民法院对该案申请了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因沈乙向兰溪市人民检察院申诉,最终案发。案发后被告人姜甲到兰溪市检察院投案自首;被告人包某某到兰溪市公安局投案自首。
兰溪市公安局扣押了被告人叶甲人民币20700元。被告人沈甲向本院退出2000元的汽车装潢费。
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如下:1、被告人沈甲、叶甲、姜甲、包某某的供述和辩解,其中在侦查阶段叶甲、姜甲均交待到对沈甲讲过事成会有好处,包某某也证实姜甲讲过。姜甲还交待,不知沈甲已将2万元退给叶甲,叶甲也没有退还我,而叶甲交待2010年10月姜甲向其借5万元。2、书证借款抵押协议、民事起诉状、委托代理合同、民事判决书、裁定书等。3、证人沈乙、姜乙、叶乙、何某、尹某等人的证言。4、勘查笔录、刻录光盘、扣押清单;5、四被告人身份材料及侦破经过等。
本院认为,被告人沈甲身为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审判活动中,徇私利,故意违背事实、违反法定程序进行枉法裁判,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被告人叶甲、姜甲、包某某虽不是司法工作人员,但与司法工作人员通谋,共同实施参与民事枉法裁判,应按共同犯罪论处,均已构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其中被告人姜甲、包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系从犯,且案发后投案自首,本院将给予从轻处罚。公诉机关指控成立,本院依法予以支持。根据证据,被告人沈甲及其辩护人认为“没有许诺好处费”不成立;被告人叶甲及其辩护人认为2万元叶甲已退还姜甲也不成立。本院将根据各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认罪态度酌情量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第二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二十七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沈甲犯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2年3月26日起至2014年9月25日止)。
被告人叶甲犯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四个月。(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2年1月18日起至2014年5月17日止)。
被告人姜甲犯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被告人包某某犯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二、被告人叶甲收到沈甲退还的2万元赃款依法予以追缴并予以没收,由兰溪市公安局在叶甲的扣押款中上缴国库;被告人沈甲退出的2000元赃款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直接向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❸ 行政法案例分析
1.案例一公安机关行使的是侦查权而非行政权,所以公安机关的行为属回于广义的司法行为答。对此行为的合法性公民不能起诉,对于公安机关的扣押货物的行为,当事人可以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向公安机关提出国家赔偿请求。
2.行政诉讼法解释规定原告应当对起诉行政机关的不作为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所以法院的判决并无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