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代言应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❶ 明星代言非法产品,要不要承担责任
明星代言非法产品要承担责任,如果附带民事责任,明星需进行民事赔偿。在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新《广告法》规定,广告代言人不能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和证明;而明星代言虚假广告一旦被罚,3年内不得进行广告代言;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此外,对保健品广告、未成年人广告、互联网广告、广告行为的监督管理及法律责任等,新法也作了进一步规范。
虚假广告侵害消费者权益,首当问责的是夸大产品功效甚至进行诱导性宣传的厂商,而明星不加甄别进行代言也有误导之嫌,法律规定是一方面,明星也应爱惜名誉,谨慎选择代言产品,不要为商业利益而过度消耗大众对自己的信任。
(1)明星代言应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明星代言产品需谨慎
所谓的明星其实真的有时候也是不简单的,因为背后的一个难处压根就是没有人知道的。但是也会有一些明星利用自己产生的名气去交换对等的价值,当然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并不违法。但是应该明白的是这样子的一个手段应该是要对被人无害的,甚至是应该值得大家宣扬的才是可以的。
而这样子的一些做法很多都是通过所谓的广告来进行一个流量置换,但是这些广告到底好与坏其实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要求以及标准。好像有人请明星来当代言,而且还有一个不错的报酬那么这样子的一个广告其实就应该,也值得去做。其实应该明白的是很多时候这些所谓的广告更应该要求一个高质量,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如果一个明星代言的是一种劣质产品,那么通过他本身的一个名气而后进行的宣传,诱导了消费者的购买,最后损害了他们的利益甚至生命安全,那么这是一件多么有罪过的事情。所以应该明白其实很多时候这样的事情应该说是值得深思熟虑的,而不是为了所谓的利益以及价值就能够出卖自己的本心。
❷ 明星代言广告现在是不是要负法律责任了
10月3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明星广告代言活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不得为法律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含禁止提供的服务)进行广告代言;不得为未使用过的商品(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不得为无证经营的市场主体或者其他应取得审批资质但未经审批的企业进行广告代言;不得为烟草及烟草制品(含电子烟)、校外培训、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进行广告代言;不得违反其他法律法规对广告宣传的有关规定。” 这个规定被业内认为是监管的升级。
结果就是: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不能请明星做广告了。
从这个《意见》可以读出以下几层意思:
第一、禁止明星代言不等于禁止代言。查了一下,明星旧时指交际场中有名的女子;现指在某个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泛指有名的演员、歌手、艺人、运动员等。
《意见》提出的“不得”是指的明星,但是,对于什么样的人是明星并没有说明?专家、网红、领导、劳模等杰出人物算不算明星?这需要监管部门和企业有个正确的理解。
第二、广告法中的代言限制不仅特指明星。广告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应当依据事实,符合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并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不得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对在虚假广告中作推荐、证明受到行政处罚未满三年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利用其作为广告代言人。”
第三、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在我国一直是强监管领域。2019年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出台了《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审查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暂行办法》要求,未经审查不得发布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此外,《暂行办法》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广告审查均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药品广告的内容应当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说明书为准。药品广告涉及药品名称、药品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药理作用等内容的,不得超出说明书范围;保健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注册证书或者备案凭证、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说明书内容为准,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第四、《意见》中提出明星不得代言的产品包括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但是对于没有健字号的和特医号的但是具有营养健康特征的普通食品、不是医疗器械的保健用品,并没有禁止。
第五、这个文件的属性是一个指导意见,并不是法规。监管部门针对广告执法的最高级别依据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同时广告法第五十条也规定:“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大众传播媒介广告发布行为规范。”也就是说,这个《意见》有法律许可的支持,可以作为监管部门执法的指导性文件。
第六、广告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和保健食品广告,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进行审查的其他广告,应当在发布前由有关部门(以下称广告审查机关)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也就是说,如果明星代言保健食品广告,监管部门难辞其咎。
明星是一个特殊群体,保健食品、特医食品是一类特殊食品、代言是一种特殊行为。禁止三者相逢,是一个大政策,企业如何把握,还需遵循商道,尊重市场。不要一味地反感和抱怨。毕竟,在追求高质量经营、多元化营销、个性化服务、产品品类细分的健康消费的环境下,时尚感强烈、传播时间空间有限的明星广告代言,影响力也在缩水。
《意见》说明星不得进行保健食品的广告代言。其实这背后还有一个广告法的第十九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这一条和保健行业的关联更加紧密和贴切。
❸ 明星代言产品有问题要承担责任吗
法律分析:要。按照《广告法》中的广告合同来说,明星应该是代理人的身份。那么,产品出了问题,明星就应该承担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医疗机构有前款规定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除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吊销诊疗科目或者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由有关部门暂停广告发布业务、吊销营业执照、吊销广告发布登记证件。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有本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❹ 知名女星景甜被罚722万,明星代言违法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因为明星在代言之前应该对产品有所了解,在明知违法的情况下还去代言,肯定是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