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知识大全物权法

法律知识大全物权法

发布时间: 2025-05-28 12:06:44

❶ 物业法律法规常识基本知识

1、国家法律:物业管理条例、物权法、民法通则、消防法。国家部委的相关规定: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城市异产毗邻房屋管理规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地方性法律规定:物业管理服务标准、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

3、物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城乡规划法建筑法消防法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物业承接查验办法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

涉及消防、环保、卫生防疫等等一系列关于公共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❷ 民法商法包括哪些法律

民法商法主要包括民法和商法两大类别,具体包括物权法、债权法、亲属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保险法等。


以下是关于民法商法各部分的详细解释:


1. 民法:是调整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主要包括物权法,规定财产的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等内容;债权法,涉及合同、侵权行为等;亲属法,规定婚姻、家庭、继承等法律关系;以及知识产权法,保护知识产权。


2. 商法:是调整商事主体活动及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例如公司法,规范公司的设立、管理、运营和终止等事项;保险法,涉及保险合同、保险理赔等;还有票据法、海商法等。


民法和商法共同构成了民事法律体系的主体框架,为公民和企业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和行为规范。在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会与这些法律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了解并遵守这些法律规定,对于保护自身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❸ 物权的基本原则

物权的基本原则如下:
一、物权法属于什么法
《物权法》属于民法。民法是规定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和财产关系的法律。是私法。
除《物权法》外,民法还包括合同法婚姻法、公司法等法律。
物权法是调整有形财产关系的法律,调整无形财产关系的法律主要有合同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法律。《物权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其内容包括物权法、债权法(以合同法为主)、婚姻家庭法、继承法、知识产权法、人人格权法等。物权法是专门规范民事主体(法人、自然人)对财产的占有、收益、使用、处分权利的法律。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役权、建筑物区分权等内容。说明白一点,物权法主要是保障人们的财产不受非法侵犯的法律,是对人们财产权保护的一种法律。英国有句古语叫“穷人的寒舍,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体现了物权法的保护功能。
二、物权法基本原则有哪些
1、物权法定原则: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物权法定原则包括:一是种类法定,即不得创设民法或其他法律所不承认的物权;二是内容法定,即不得创设与物权法定内容相异的内容。
物权法定原则的效力:行为人违反种类法定原则,在法定物权种类之外创设物权,该物权创设行为无效;行为人设定与法定物权相异的内容,该设定行为无效。
2、物权客体特定原则:物权客体特定原则亦称一物一权原则,是指物权只存在于确定的一物之上,相应地,每一行为亦只能处分一物。
3、物权公示原则: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三、物权法如何保护私有财产
1、《宪法》第13条宣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显然,物权具有对抗国家的效力,否则法律也不能给予物权权利人长期的稳定的预期,物权不称其为物权了。但是,物权法没有很好地宣示宪法这一精神。
2、国家唯一能够合法“侵犯”私人物权的是征收和征用,因此,规定好这一条,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因为,征收和征用一方面是对私人物权的限制,但另一方面又是对私人物权的保护,关键在于如何规定。
3、除非是基于公共利益,任何政府不得征收、征用民事主体的动产和不动产。征收、征用必须依照法律规定权限和程序并给予权利人充分合理的补偿,具体条件、程序和补偿方法由国家法律另行规定。
以上就是关于"物权法基本原则有哪些"等相关法律知识。为了维护物权的平等,任何人都不可以侵犯,一个事物只有一个所有权,大家一定要清楚。

❹ 法律知识大全资料

法律知识大全资料

法律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准则,涉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社会关系的调整以及纠纷的解决等方面。以下为您提供法律知识大全资料,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介绍主要内容。

一、法律基本概念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用以保障社会秩序、维护公民权益。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二、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三、民事法律

民事法律主要调整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包括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旨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四、刑事法律

刑事法律主要规定犯罪和刑罚,用以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的定义、刑罚种类和执行方式。

五、行政法

行政法律主要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保障公民在行政管理中的权利。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六、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法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如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这对于鼓励创新、促进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七、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劳动法和社保法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包括劳动合同、工资福利、劳动保护等。同时,社保法规定社会保险的缴纳和待遇享受,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以上即为法律知识的大致介绍。法律涉及的领域广泛且复杂,建议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法律学习,增强法治观念,遵守法律规定,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法易错知识点归纳:物权法

第二章:物权法

1、主物与从物

注意: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在买卖合同中,因标的物的主物不符合约定而解除合同的,解除合同的效力及于从物。因标的物的从物不符合约定被解除的,解除的效力不及于主物。

2、法定孳息

注意1: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在买卖合同中,标的物在交付之前产生的孳息,归出卖人所有,交付之后产生的孳息,归买受人所有。

注意2: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标的物提存后,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

3、抵押合同

注意:质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卖档前,不得与出质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质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但“流质条款”的无效不影响质押合同其他部分的效力。

4、土地的抵押

注意: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地”等农村土地,依照有关规定,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转让、入股、抵押或者以其他方式流转。

5、物权重合时的清偿顺序:如果同一财产有抵押权与《合同法》第286条规定的优先受偿权并存时,《合同法》第286条规定的优先受偿权优先于抵押权。

注意: 《合同法》第286条(第9章的“建设工程合同”):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承包人可搭罩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工程折价,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筑工程的价款享有优先受偿权。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优于抵押权和其他债权。

6、留置:善意取得

注意:出质人以其不具有所有权但合法占有的动产出质的,法律保护善意质权人的权利。善意质权人行使质权给动产所有人造成损失的,由中枝乱出质人承担赔偿责任。

热点内容
法律知识测试简报 发布:2025-05-29 18:07:16 浏览:141
十堰张湾区法院 发布:2025-05-29 18:05:31 浏览:805
初级会计师学习先学实务还是经济法 发布:2025-05-29 18:00:33 浏览:27
跨国并购国际经济法 发布:2025-05-29 18:00:32 浏览:836
新劳动合同法有何不同 发布:2025-05-29 17:54:56 浏览:313
行政法吴鹏结婚没 发布:2025-05-29 17:54:52 浏览:473
法官村助理 发布:2025-05-29 17:30:55 浏览:114
对合同法情势变更原则的认识 发布:2025-05-29 17:30:55 浏览:820
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 发布:2025-05-29 17:26:39 浏览:893
宣誓书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9 17:21:54 浏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