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股权变更冒签他人姓名法律责任

股权变更冒签他人姓名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5-05-28 13:47:23

㈠ 伪造签字的法律责任

伪造签名要依据伪造签名的目的而确定法律责任。如果是用于诈骗的,可以按合同诈骗罪、诈骗罪等罪名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1)股权变更冒签他人姓名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伪造他人签名的买卖合同的情况:

买卖合同双方还没确定达成交易,没正式跟另一方签字确认,但是其他人伪造签名导致合同成立,这将直接损害未明确签名的一方利益。那么,利益受有损害的一方是否可以维权,得看该签订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一、首先,订立合同时出现有以下情况的将导致合同无效:

1、一方用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买卖合同,并且已经损害国家利益的;

2、买卖合同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有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情况的;

3、买卖双方订立合同时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比如洗黑钱等;

4、订立买卖合同将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二、其次,要成立买卖合同,首先得满足一个必须的条件,那就是必须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所以,他人伪造签名确定的买卖合同,其实不属于双方达成一致的合意,所以该买卖合同其实并未成立。

因此,根据合同成立的禁止性规定和必须满足的条件,那么因为伪造签名确立的买卖合同,首先不符合成立的法定条件,所以也不会发生法律效力

如果受害的一方被要求履行合同,可以积极主张签名的违规。不过,如果想认这笔买卖的,那么也可以去追认,并且不同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追认时效,这里受害方可以随时追认合同。

三、最后,其实被他人伪造签名确定了买卖合同,不知情的一方往往很难知道具体情况,但是只要不想追认的话,对方还一再主张履行合同的,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积极去法院起诉处理。

㈡ 急~伪造他人签名属于什么罪

签名具有法律效力,伪造签字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但是仅仅伪造签名并不当然构成刑事犯罪,还需要结合伪造后的具体行为,社会危害性,危害后果等综合判断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

若是用作仿造欠收条和合同,则构成诈骗罪,如果以此制造伪证,则构成伪证罪,如果用以伪造政府公文,情节将更为严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股权变更冒签他人姓名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案例:伪造他人签名诈骗7万 琼海一女子获刑1年半

2013年下半年,被告人陈某到香港旅游、打零工时住在彭某家,因赖某欠彭某70000元未还,被告人陈某又与赖某相识,彭某便委托被告人陈某从香港回海南时帮忙找到赖某,让赖某恢复与其联系,但未委托被告人陈某代收赖某70000元的欠款。

2014年年初,被告人陈某到琼海市中原镇找到赖某,假借彭某的名义要求赖某归还欠款70000元,称由其代收后再转交给彭某。

2014年1月至5月期间,赖某以现金及银行汇款的方式交给被告人陈某70000元,被告人为防止诈骗之事败露,假借彭某的名义,伪造彭某的签名向赖某出具两张已收取欠款的收据,

被告人收到70000元后未告知彭某,擅自用于填补生意亏空和日常开支。2014年8月,彭某找到赖某询问欠款之事时案发。

被告人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70000元,数额巨大,已构成诈骗罪。一审法院依照相关法律判决如下:被告人陈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被告人陈某的违法所得25000元予以继续追缴后退赔给被害人赖某。

㈢ 公司核名股东签字处他人代签要付法律责任吗

要有授权委托,不可以代签。

办理公司登记(设立登记、变更登记等)提交的材料中,股东、法定代表人等由他人代签字的,将涉及以下问题:

(1)涉嫌提交虚假材料。办理公司登记提交虚假材料的,登记机关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

(2)当事人的权益可能受侵害。大量实际案例表明,一些股东在设立登记时随意由他人代签名的问题成为日后自身权益被侵害和引起公司内部经济纠纷的重大隐患。例如,投资人由他人代签字的问题可能造成在股东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转让股权。

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经发生股东、法定代表人等由他人代签字问题的,应当尽快到有关部门办理重新确认真实签名的手续。具体可到公证机构、笔迹鉴定机构等办理相关证明文件,依法确认当事人的真实签名,或者通过其他依法能够证明、确认有关签字、印鉴真实性的途径办理。

(3)股权变更冒签他人姓名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归责免责

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简称“归责”,它是指对违法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确认、归结、缓减以及免除的活动。

(一)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体现了立法者的价值取向,是责任立法的指导方针,也是指导法律适用的基本准则。归责一般必须遵循以下法律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其含义包括:

(1)违法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追究违法者的责任;作为一种否定性法律后果,它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

(2)排除无法律依据的责任,即责任擅断和“非法责罚”。

(3)在一般情况下要排除对行为人有害的既往追溯。

热点内容
商法入典标准 发布:2025-05-29 20:18:51 浏览:416
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员工守则 发布:2025-05-29 20:03:56 浏览:670
初一道德笔记 发布:2025-05-29 20:02:23 浏览:394
三角锥刑法 发布:2025-05-29 19:55:01 浏览:339
道德经第17章 发布:2025-05-29 19:52:44 浏览:730
课堂纪律条例 发布:2025-05-29 19:52:38 浏览:913
杭州市污染物排放许可管理条例 发布:2025-05-29 19:31:54 浏览:959
刑法虚假出资 发布:2025-05-29 19:26:32 浏览:306
南京市法律咨询中心 发布:2025-05-29 19:17:38 浏览:386
卫生规章出自 发布:2025-05-29 19:10:41 浏览: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