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援助是以下哪一种主体的责任

法律援助是以下哪一种主体的责任

发布时间: 2025-05-29 05:41:20

法律援助是什么什么的责任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


法律援助制度是政府为了保障公民的法律权益,对于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无法获得律师服务的公民,提供免费或减费法律服务的制度。以下是关于法律援助责任的详细解释:


1. 政府的职责:政府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有责任保障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公正受审的权利、获得法律咨询的权利等。法律援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政府通过设立法律援助机构,为需要帮助的公民提供法律服务。


2. 保障社会公平与正义:法律援助不仅帮助那些在经济上无法承担律师费用的公民,还帮助那些因种种原因无法维护自身权益的公民。这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 促进法治建设:通过法律援助,更多人能够了解自己的权利,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不仅能够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还能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因此,法律援助不仅是一项人道主义的服务,更是推进法治进步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政府在法律援助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这不仅体现了其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建设法治社会、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必然要求。

㈡ 法律援助的主体有哪些呢

法律援助的三个专业实施主体是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律师主要提供诉讼法律援助(包括刑事辩护、刑事代理和民事诉讼代理等)和非诉讼法律援助;公证员主要提供公证事项的法律援助;基层法律工作者主要提供法律咨询、代书、普通非诉讼事项的帮助等简易法律援助。
【法律依据】
《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㈢ 法律援助的主体是什么

法律援助的主体是什么:法律援助作为一种国家责任,其责任主体不应仅限于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的政府,也包括国家司法机关以及所有的行政机关。
《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申请人对法律援助机构作出的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通知有异议的,可以向设立该机构的司法行政部门提出,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但是,当事人不服该司法行政部门的决定的,不能提起行政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热点内容
食品安全管理法规 发布:2025-08-16 00:39:14 浏览:947
怼法官死刑 发布:2025-08-16 00:11:40 浏览:430
古代法治诗词 发布:2025-08-16 00:08:03 浏览:140
仓储法律法规 发布:2025-08-16 00:06:48 浏览:335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名词解释 发布:2025-08-16 00:06:46 浏览:159
劳动法规定的哺乳时间 发布:2025-08-15 23:59:50 浏览:736
赵孟道德经pdf 发布:2025-08-15 23:59:48 浏览:90
司法部升级 发布:2025-08-15 23:52:06 浏览:633
全法官回避 发布:2025-08-15 23:47:04 浏览:853
政府法律顾问服务的难点 发布:2025-08-15 23:42:34 浏览: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