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被告诉讼中变更名称的法律责任

被告诉讼中变更名称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5-06-01 15:10:34

『壹』 民事诉讼过程中被告名称变更如何处理

如果是换了一个被告,也就是被告主体改变了,则只能本案撤诉,另行起诉。如果被告本身并未改变,只是名称变更一下,那就不需要特别处理。如果被告是企业,名称改变有可能仅仅是企业改名,不需要特别处理,案件审理中会做适当调整。
法律分析
如果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如果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司办理注销登记的,应当区分注销公司时依法清算和未清算两种情形。如果在当事人起诉后,公司依法成立了清算组,依照公司法等规定进行了清算,则诉讼应当中止或者终止,当事人可以依照公司清算程序实现自身权利。在诉讼过程中,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的,则应当由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在债权人主张的公司债务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当然赔偿的前提是债权债务查证属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贰』 辩论结束前发现被告的名称变更应如何处理

作为新证据,提供给法庭。以变更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被告,诉讼继续。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三) 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根据上述规定,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诉讼中止;有新的权利义务承受人时,诉讼不中止或恢复诉讼。因此,在诉讼中,发现被告名称变更的,变更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是明确的被告,不必中止诉讼。但法庭在相关法律文书上,对此应当加以说明。

热点内容
劳动法调休2016 发布:2025-08-15 22:34:15 浏览:365
投资协议书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5 22:34:09 浏览:752
萨嘎法院 发布:2025-08-15 22:29:38 浏览:595
公司法表决权 发布:2025-08-15 22:20:08 浏览:158
借条由谁写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15 22:14:31 浏览:225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排名 发布:2025-08-15 22:04:30 浏览:747
新郑律师咨询 发布:2025-08-15 21:54:22 浏览:44
民主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 发布:2025-08-15 21:24:03 浏览:742
骂法官咒警察 发布:2025-08-15 21:05:04 浏览:450
什么是交通法规 发布:2025-08-15 20:52:35 浏览: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