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生死承诺书有法律效力吗

生死承诺书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时间: 2025-06-10 03:15:00

⑴ 王刚 砸宝,整出官司那个,后来怎么样了

最后北京市三中院作出了终审判决:维持一审判决,驳回原告付常勇的全部诉讼请求。

法院认为:“作为电视节目,《天下收藏》有相对固定的流程和模式,原告在参加《天下收藏》第41期节目录制之前,已经对该档电视节目的“砸宝”环节有所了解。

录制节目当天原告签署的《生死文书——<天下收藏>藏品鉴定约定书》及《藏宝人承诺书》中也明确,原告认可节目邀请的鉴赏专家的鉴定意见,并同意在藏品被鉴定为赝品的前提下,由主持人王刚代为砸毁赝品。

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主持人王刚在“砸宝”前多次询问原告是否退出,原告亦明确表示“不退”,以上情况显示,原告在参加该档综艺节目时,对于藏品被砸毁的风险是明知的,也是接受的。

王春城、翟健民作为受邀的鉴赏家对藏品给出自己的甄别意见,主持人王刚按照事先公布的节目流程砸毁被认定为赝品的藏品,北京电视台作为《天下收藏》节目的组织方和播出方,均不存在过错。

因此,原告的主张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至于原告申请的各项鉴定和评估,亦无开展的必要,故本院不予准许。

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付常勇的全部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3300元,由原告付常勇负担(已交纳1650元,剩余1650元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交纳)。”

(1)生死承诺书有法律效力吗扩展阅读:

《天下收藏》是由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刚、藏宝人、明星嘉宾、国内外知名鉴定与收藏家汇聚一起,共同就"宝物"的收藏与鉴赏展开论战的鉴宝栏目。节目聚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品,凸显北京地域特色。

2014年停播前的该栏目每期节目围绕中华文化艺术瑰宝中的一个主题进行,共分为亮宝、辩宝、护宝三个环节。

亮宝环节,每期都有一件国宝级的重器亲临演播室现场,让观众感受与故宫、国博同样的震撼与冲动;

辩宝环节,围绕由藏宝人带来的宝物展开激战,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刺激与悬念重生;

护宝环节,所有的悬疑在这里得到破解,一纸专家鉴定意见书,一把销毁赝品的“护宝锤”,让真相大白与惊心动魄同时上演。

⑵ “喝酒生死状”有效吗

首先,可以明确规定死后不追究责任的“生死状”几乎是无效的。《合同法》第53条明确规定,合同中的关于“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免责条款无效。这是因为人的生命健康权是法律的最高保护对象,属于不可剥夺的权利,不能像财产权那样通过“契约自由”在当事人之间让渡。所以,之前一些单位疏于提高液氮、爆炸、高压等危险岗位的安全保障,却逼着员工签下“生死状”——— 一旦发生事故,不能追究单位责任,以为这样就能撇清责任,结果无一例外都被司法、行政机关认定无效。
但是,关于“喝酒生死状”的法律效果和意义,还是值得分析一下。聚会饮酒者之间到底是怎么样的权利义务关系?从法律评价的角度(而不是道德评价)说,一旦同饮者事后出了意外,要不要做出赔偿?
结合近年来的司法判例,聚餐组织者和同饮者应承担共同赔偿责任。比如,北京的小武一晚上与两拨人聚餐后,骑摩托车醉驾,遭遇交通事故身亡。小武的父母遂将头拨聚餐组织者和同饮者告上法庭索赔。法院一审判令,组织者赵刚(化名)赔偿3万余元,其他5名同饮者分别赔偿1万余元。(5月9日《北京青年报》)
最高法《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当事人有权提出赔偿。那么“合理限度范围的安全保障义务”的边界在哪里?
虽然,最高法同时提到了“经营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安全保障义务”,但两者的“合理限度”不应该是一样的,前者是经营性行为,理当承担更高安全保障,像朋友聚会喝酒这种“社会活动”,当然不能像经营饭店那样提供“安全保障”。但反过来说,喝酒聚餐作为亲友之间的社会活动,当事人之间完全不承担对彼此的安全保障义务,这于法于情都是说不通的。
这根“红线”应该画在哪里呢?河南省高院的自媒体平台上,曾发表相关法官的释法,认为4种情况之下,应该认定没有尽到“合理安全保障”义务:一是强迫性劝酒。二是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之后诱发疾病。三是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四是对酒后驾车、游泳等危险行为未劝阻导致发生人身财产损害的。
按这4根“红线”,特别是“醉酒之后安全护送回家”,几乎把聚会饮酒的主要风险都概括其中了,也事实上把聚会喝酒变成一个“法律风险很大的事”。同伴酒力如何、之后能不能安全回家,并没有科学标准,真要提心吊胆地等所有人安全到家,才长舒一口气,躲过了法律风险,也是一件挺折腾的事。
所以,目前这样的“喝酒生死状”并非没有法律意义,作为一份“承诺书”其至少表达了当事人自愿饮酒,不是被同伴所逼;也充分认识到酒后的“风险”,是当事人的“自愿冒险”。哪怕其中“放弃追究责任”的承诺无效,但是从《侵权责任法》的角度说,至少能说明当事人存在严重过错,对于损害结果的发生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从而在未来的司法判决中减轻同饮者的责任。
不过,目前实践中“醉亡后同饮者几乎都要承责”的司法政策,是不是过于强调“公平保护”?有没有改进的余地?甚至有没有引进“同饮保险”的可能?事实上,目前同饮就是一件法律风险很大的事,“生死状”只是一种扭曲的反馈。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⑶ 国家单位盖了公章的承诺书有法律效力吗

有效,公司属于法人,签字是法人代表代表法人行使权利而盖章是回法人代表自己行使权利,就答和签字画押同理签字有效但有画押就更体现真意表示

<合同法>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合同法所称当事人包括自然人,法人,以及非法人组织(如个体工商户等)

补充回答:
是的,单方承诺书也同样适用,承诺书是基于主合同的从合同,合同法规定合同采用要约和承诺的形式订立,只要有要约和承诺且不违背法律规定就有效

热点内容
我国婚姻法上亲子关系的种类及地位 发布:2025-08-15 19:32:27 浏览:769
经济法基础2017第四章 发布:2025-08-15 19:32:16 浏览:598
深圳特区规章 发布:2025-08-15 19:30:09 浏览:319
老婆掉入山崖我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8-15 18:35:13 浏览:91
法律顾问刑事辩护 发布:2025-08-15 17:56:55 浏览:458
澳大利亚公司法律体系 发布:2025-08-15 17:46:58 浏览:262
涉外法规汇编 发布:2025-08-15 17:45:51 浏览:217
经济法休假天数 发布:2025-08-15 17:43:05 浏览:399
杨欣律师 发布:2025-08-15 17:39:53 浏览:518
怎么样东莞市维正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发布:2025-08-15 17:37:03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