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民事判决的法律效力
1. 民事裁定书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根据咐稿民事诉讼法规定,最衡枯孝高人民法院和第二审人民法院制作的民事裁定,一经送达便产生法律效力;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法院制作的第一审民事裁定,除“不予受理”、“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和“驳回起诉”裁定允许上诉外,其余裁定一经送达便败轿生效;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制作的有上诉期的民事裁定,在上诉期内当事人不上诉且上诉期届满时,该民事裁定生效。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2. 2020法考备考考点【民事诉讼法】民事判决的法律效力
一、民事判决的法律效力
(一)对人的拘束力
判决对人的拘束力,即判决具有确认某一主体应当为一定行为或者不应当为一定行为的效力。
判决的拘束力包括对当事人、法院和社会的效力,当事人必须遵守,人民法院不能随意改变,社会应当尊重,
(二)对事的确定力(又称既判力)
判决对事的确定力是指判决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能够从法律上作出定论,当事人不得再争执。
1.形式意义上的确定力
当事人不得就相同法律事实再次提起诉讼。
2.实质意义上的确定力
就生效判决已经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当事人不得再争执,法院亦不能擅自改变。
(三)执行力
具有给付内容的生效判决,义务人应当按判决履行,否则权利人可依据判决书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 民事判决胜诉了2年没有执行,怎么办
一、民事判决两年未执行怎么办
两种途径,一是自己催讨,二是走法律程序催讨。法律程序的话,首先,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是判决书载明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两年;
第二,申请强制执行要交申请书、双方身份信息、判决书复印件等,最好还要提交你掌握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
二、民事判决的效力
民事判决的效力,是指生效的民事判决在诉讼法上发生的效果。也就是说,民事判决的效力,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民事判决生效的时间;二是生效民事判决产生的法律效果(也称法律后果)。
(一)民事判决生效的时间
我国民事诉讼法所谓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有时也称生效判决。民事判决生效时间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上诉期届满当事人未上诉的判决。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法律允许上诉的一审判决,在上诉期内当事人没有上诉的,上诉期届满,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二是不能上诉的判决。这类判决包括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所作的二审判决,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不准上诉的一审判决,如适用特别程序作出的判决和适用公示催告程序作出的除权判决。上述判决一经送达立即发生法律效力。
(二)生效民事判决产生的法律后果
一般认为,民事判决生效后产生以下三个方面的法律后果:
1.拘束力
无论是一审判决还是上诉审判决,在其宣告或者送达后,就发生一定的形式效力。即作出该判决的法院,自判决成立后,即受其拘束;以后该法院在同一审级内不得自行撤销或者变更其判决,即使当事人同意撤销或者变更时,也不能变更或者撤销该判决。判决对法院的拘束力是判决的内在属性。为此,各国民事诉讼法都认为,判决成立之后就产生拘束力。
2.既判力
既判力又称实质上的确定力(也有人称为对事的确定力),是指确定的终局判决所裁判的诉讼标的对当事人和法院的强制性适用力。
3.执行力
执行力是指给付判决可以作为执行根据,判决中的权利人在义务人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时,有权请求法院予以强制执行。
三、与民事裁定的区别
1、适用对象不同:判决-实体;裁定-程序;
2、适用时间不同:裁定-审判和执行过程中均可适用;判决只用于审判阶段;
3、是否可以上诉不同:一审民事判决(除最高人民法院和非讼案件的判决外)均可上诉;只有三个裁定可以上诉;
4、上诉期间不同:判决-15日;裁定-10日
5、一个民事案件一般只有一个判决,但可以有多个裁定。
6、表现形式:判决-书面;裁定-可以是书面,也可以是口头的。
4. 民事判决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法律主观:
民事判决视情况而定。如果是一审判决,除了特殊的案件;例如小额诉讼实行一审终审外,其他案件一审判决下来后,看15天内原被告双方是否上诉。如果上诉,进入二审程序。如果不上诉,一审判决生效,案件进入到执行程序。被告必须履行给付义务,否则原告有权申请法院键银喊执行局强制执行。被告有给付能力却不给付的,进入黑名单,限制乘坐飞稿野机,动车一等票等,不能抵贷款。民事判决的法律效力可分为民事判决宣告后的法律效力和民事判决生效后的法律效力。对于准许上诉的民事判决,在宣告后至上诉期届满前,具有下列法律效力:1、民事判决向当事人宣布后,至上诉期届满之前,作出该判决的人民法院不得改变或者撤销判决。2、在上诉期内,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在上诉期内提起的上诉,人民法院必须立案受理。民事判决生效后,具有下列法律效力:一强制执行性。民事判决生效后,对于有给付内容的,当事人必须依照判决书履行,否则,人民法院有权予以强制执行。二不可争议性。在民事判决生效期间,人民法院或者其他部门在作一些同该判决有联系的决定时,必须以该判决为准。任何有悖于生效判决的决定,都是无效的。当然,如果生效的民事判决有错误,人民法院可依据审判监督程序加以改变或者撤销,在未经改变或者撤销之前,生效民事判决始终具有不可争议性。3、当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对同一诉讼标的再行起诉。但是,不准离婚的判决和维持收养关系的判决除外。4、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必须承认判决,遵守判决,协助人民法院判决的执行,否则,人民法院可对其适用强搏备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