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❶ 公司的员工转正申请表具有法律效力吗
试用期满继续用工视为已经转正。
试用期是劳动者考察用人专单位是否适合自己,用人单位考察劳动属者是否符合录用条件的期限。劳动者试用期满,无论用人单位是否办理转正手续,但继续用工,视为已经转正,工资应当按照正式期支付。用人单位如果不按已经转正条件对待,是事实上延长试用期的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在获得试用期工资的基础上,主张按正式期工资标准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八十三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❷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无任何负责人签字和鲜章有法律效力吗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发放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无任何负责人签字和鲜章无法律效力,如果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属于用人单位的真实意思,用人单位需要加盖公司公章或者用人单位行政人事部门的章。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通常有如下情况: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没有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87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符合《劳动合同法》46条规定的,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没有提前1个月通知劳动者的应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3.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的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也不需要提前通知,需要用人单位举证并且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
相关法律法规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❸ 请问试用期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应
试用期协议书是基于签订劳动合同基础上才生效的。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专同期限属一年的,试用期限最长不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3至5年的,试用期限最长不超过3个月;劳动合同期限5年以上的,试用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在试用期内,企业要开除员工,必须有充分理由,同时要对员工进行试用期考核,如果考核不合格,企业才能开除员工;对于员工而言,在试用期内可以自动提出辞职,无需任何理由。
针对赔偿,《劳动法》只承认两种形式。一种是因为企业为员工提供培训而支付的培训费用;另一种是企业出资引进人才所承担的费用。其他所有的费用赔偿都不在法律承认的范围内。
针对你的情况,仅过1个月公司就告知你不符合工作要求于是终止试用期协议,显然是不合法的。同时,你也未违法公司的规定或不服工作安排,领导却开除你,这是没有道理的。
我建议你,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你可以到劳动仲裁部门去请求仲裁,如果还不行的话,可以去法院上诉。
❹ 试用期期间签的培训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1、试用期期间签的培训合同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如果员工在试用期内辞职的话版,用人单权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承担培训费用。
2、《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依据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5]264号)
三、关于解除劳动合同涉及的培训费用问题
用人单位出资(指有支付货币凭证的情况)对职工进行各类技术培训,职工提出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如果在试用期内,则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该项培训费用。
❺ 试用期没签劳务合同,投诉有没有法律效力
《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
3、按照《劳动法》的规专定,劳动合属同中可以约定不超过六个月的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十五日;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三十日;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十日。 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中。
还有一点,现在的劳动合同法(草案)规定试用期工资不低于同岗位工资80%,对于试用期期限有有相应的调整。不过只是草案还没有法律效力
❻ 试用期乙方离职需要支付违约金么,签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么
首先劳动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自行离职需提前30日通知用人单位。
但是,在用人单位前妻未投入成本,劳动者离职不能对其造成直接损失的情况下,规定离职违约金是没有依据的。这属于片面家中劳动者责任,一般不会得到支持。但用人单位前期投入培训成本或其他成本除外。
试用期是可以离职的,按实际工作天数计算工资,不牵扯经济补偿金、经济赔偿金等。你试用期离职直接打报告即可,一般不需按合同支付违约金。
❼ 还没有拿到毕业证的应届毕业生跟单位签的试用期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答:1.你现在是否能拿到毕业证?
如果拿到毕业证是你签署合同的必要条件,则单位可以解除合同。
如果不是,则合同有效。
2.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
❽ 试用期签定的入职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因为只有在确定你的试用期条款有效及你离职所造成的结果的性质才能综合判断你是否有责任或者你的老板做法是否合法 追问: 因有身孕在身当时与老板约定做满三个月离职,但现在因身体不适需提前离职,现老板要求扣工资,而且所有入职人员都与他签了这份协,好多人离职他都扣了工资但别人都没说什么,但我觉得不 回答: 也就是说其实你和他的合同只是三个月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为你们的约定的期限为3个月,所以你的试用期最多不能超过一个月,那你是在约定的三个月之内的第一个月离职的么,如果不是,他则不能依据试用期条款来主张扣除你的资金 追问: 是在试用期内提出离职的,现在上了十二天班,他要扣工资;老板总说那个协议是合理的,那么根据劳动法来讲它合理吗?该不该扣工资 回答: 我个人认为,如果单纯从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的规定来看你们约定的试用期条款,是有法律效力的,即你的老板因你的离职行为在试用期内而扣除工资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但是我个人感觉,你的情况可能有点特殊,原因就在于你是有身孕的员工,如果他当初知道你是怀孕的妇女,而且雇佣了你,那么他应该为你日后你可能因为身体原因要离开单位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果你坚决想维权,那么你是有胜诉的可能,单单从法律的一般规定而言,他是合法的,但可能存在恶意规避劳动合同法法律的嫌疑,如果这点能够证实,你是有有辩论维权的可能性,个人建议请你充分考虑下你现在的个人情况如你的身孕及你现在的精力和能力,还有维权的必要性来综合权衡是否要坚定维权。祝你身体健康,维权成功。 追问: 谢谢你的回答,我会考虑的!
❾ 试用期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只有劳动合同,没有试用期合同。如果只有试用期合同,视为正式的劳动合同,如果试用期合同与劳动法有抵触,则该部分内容无效,该部分内容以劳动法的规定为准。
❿ 试用期间签的试用期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提出离职申来请,得到批准后自或者等待三天,可以直接到另一家公司去上班了,你没有签订竞业禁止合同不受其限制。
你的签订的合同期限是多久啊?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相同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七十条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