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的认定和法律责任ppt
发布时间: 2025-07-29 07:54:09
① 虚假诉讼应该如何认定
虚假诉讼的认定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动机与目的:当事人出于非法的动机和目的,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提起诉讼。这种动机通常是为了获取非正当的利益,如逃避债务、侵占他人财产等。
诉讼主体、事实及证据的虚假性:虚假诉讼的当事人会采取虚假的诉讼主体、捏造事实或提供伪造的证据来支持其主张。这些虚假信息会导致法院作出错误的判决、裁定或调解。
双方当事人的默契配合:虚假诉讼的双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往往表现出高度的默契,缺乏激烈的诉辩对抗场面。他们可能会为了缩短诉讼周期,尽快结案以实现非正当的利益目的而相互配合。
具体表现形式:
- 捏造债权债务关系和以物抵债协议;
- 捏造知识产权侵权关系或者不正当竞争关系;
- 与被执行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或者对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优先权、担保物权;
- 假借民间借贷之名,通过虚增借贷金额、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
法律后果:虚假诉讼行为严重违背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扰乱正常社会经济及司法秩序,损害司法权威和公信力。对于虚假诉讼行为,人民法院将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