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某县三名男子拒服兵役属于什么法律责任

某县三名男子拒服兵役属于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5-07-30 00:37:40

㈠ 报名参军后不去有什么后果

法律依据和案例:第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第六十一条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 (一)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 (二)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 (三)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和执行军事勤务的。 有前款第(二)项行为,拒不改正的,在两年内不得被录取为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业职工,不得出国或者升学。 战时有第一款第(二)、(三)项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二条现役军人以逃避服兵役为目的,拒绝履行职责或者逃离部队的,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战时逃离部队,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雇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河南
2004年河南潢川县就对一逃避兵役义务的适龄青年处以交纳500元强制金、3年内禁止参与招干、考学及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
江苏
早在2005年,江苏省就出台了《江苏省征兵工作条例》,该“条例”规定适龄公民有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拒绝、逃避征集经教育不改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对其处以“当地当年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两倍以上八倍以下的罚款”。且规定拒绝、逃避征兵,拒不改正的,“在2年内不得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业职工,不得出国或者升学。”还规定,有关单位拒不接受或者不按规定完成征兵工作任务;拒不配合有关单位对适龄公民进行兵役登记、政治审查和体格检查;阻挠适龄公民参加兵役登记、体格检查或者应征入伍;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以及采用其他手段庇护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明知是拒绝、逃避征集或者入伍后逃避服兵役被部队退兵、除名的,仍为其办理出国、复工、复职、入学手续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视情节轻重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2000元~1万元的罚款。
北京
2010年北京市作出规定,对逃服兵役者最高处以5.4万元罚款,除此以外,当事人在两年之内不得被招录为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业职工、不得出国、升学,凡是招录这些人就业、就学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和其他组织,要处以优待金5到10倍的罚款,对单位责任人也要处以相应金额的罚款。可见,拒服兵役应当受处罚是我国法律早就明确了。

㈡ 逃兵的后果是什么

逃兵的后果是要给予行政处分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兵役法》第六十二条现役军人以逃避服兵役为目的,拒绝履行职责或者逃离部队的,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战时逃离部队,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四百二十四条 战时临阵脱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四百三十四条 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四百三十五条 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留。 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某县三名男子拒服兵役属于什么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逃兵的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兵役法规,实施了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

违反兵役法规是指违反我国《宪法》、《国防法》和《兵役法》及其他军事法规要求现役军人必须切实履行兵役义务的规定。

逃离部队是指为逃避服役而脱离部队。逃离部队的行为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作为的方式,即行为人原在部队,未经批准就擅自离开部队。

另一种是不作为的方式,即行为人经批准已离开部队,但逾期拒不归队,如有的行为人请假探家期满后不归队,有的生病住院痊愈出院后不归队,有的工作调动或者学员分配离开原单位后拒不到新单位报到等。

逃离部队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本罪。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指挥人员或者其他担负重要职责的人员逃离部队的,策动多人或者胁迫他人逃离部队的;

在部队执行重要任务期间逃离部队的;因逃离部队受纪律处分仍不悔改再次逃离部队的;逃离部队持续时间较长,经教育拒不归队的;逃离部队后在社会上从事违法活动的;逃离部队后私自出境的等。

㈢ 拒绝服兵役会受到什么惩罚

法律分析:拒服兵役是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拒服兵役的行为不但会面临一系列的行政处罚, 如罚款,计入征信记录,限制升学、出境、考证、信贷,通报批评等 ,对个人工作以及名誉产生很大的影响,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还需承担刑事责任。 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 (三)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和征召的。 有前款第二项行为,拒不改正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 国防生违反培养协议规定,不履行相应义务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情节,由所在学校作退学等处理;毕业后拒绝服现役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并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征兵工作条例》

第三十七条 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强制其进行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并可处以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 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在两年内不得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不得办理出国出境,升学手续。

㈣ 逃避服兵役的处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十一章法律责任

第六十六条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

(一)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

(二)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

(三)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和征召的。

有前款第二项行为,拒不改正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

国防生违反培养协议规定,不履行相应义务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情节,由所在学校作退学等处理;毕业后拒绝服现役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并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

(4)某县三名男子拒服兵役属于什么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五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和其他有关条款的规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热点内容
傅仪在法院 发布:2025-07-30 13:35:35 浏览:891
行政法律关系包括 发布:2025-07-30 13:32:55 浏览:237
经济法自己看书 发布:2025-07-30 13:18:45 浏览:759
滑雪场法律责任规定 发布:2025-07-30 12:56:02 浏览:596
仲裁能否适用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30 12:37:53 浏览:33
经济法主体广泛性 发布:2025-07-30 12:35:36 浏览:895
劳动法关于支付工资解释 发布:2025-07-30 12:20:12 浏览:488
刑事诉讼法精神病的医学鉴定 发布:2025-07-30 12:07:22 浏览:702
民事诉讼法少数服从多数 发布:2025-07-30 12:04:29 浏览:64
新劳动法主动法 发布:2025-07-30 12:04:29 浏览: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