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承担法律责任的要件有哪些

承担法律责任的要件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5-08-03 07:53:07

A. 建设工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建设工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造成了损害事实,在建设工程的过程中建筑单位有违法行为,违法者在主观上是过错的,不管是故意还是过失都造成了他人的损害,给他人造成的损害事实和违法者的主观过错是有因果关系的。

一、建设工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有损害事实发生,违法行为对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侵害。

1)具有客观性,即已经存在,没有存在损害事实,则不构成法律责任.

2)损害事实不同于损害结果.损害结果是违法行为对行为指向的对象所造成的实际损害.

2、存在违法行为。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损害事实是该违法行为所引起的必然结果,该违法行为是引起损害事实的原因.

4、违法者主观上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二、建筑物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塌陷致害责任】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塌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能够证明不存在质量缺陷的除外。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因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或者第三人的原因,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塌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或者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脱落、坠落致害责任】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不明抛掷物、坠落物致害责任】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比如建筑物坍塌,或者建筑物的悬挂物发生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承担连带责任,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支付了赔偿金以后,如果有直接的责任人,可以向责任人追偿。

B. 一般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内容

一般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

    • 损害是指因一定的行为或事件导致民事主体的权利遭受某种不利的影响。
    • 权利主体只有在确实受到损害的情况下,才能够请求法律上的救济。
  2. 行为的违法性

    • 行为违反法律禁止性或命令性规定。
    •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行为人仅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3.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 指行为人的行为及其物件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前因后果的必然联系。
    • 因果关系是构成民事责任的重要要件之一。
  4. 行为人的过错

    • 行为人的过错是行为人在实施违法行为时所具备的心理状态。
    • 它是构成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表明行为人在行为时具有故意或过失。

C. 法律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

法律分析:法律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是: 1、主体:法律责任主体是指违法主体或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应注意的是,责任主体不完全等同于违法主体。 2、过错:主观故意或过失。在刑法上故意或过失是判定行为人主观恶性的重要依据;民法上故意和过失统称为过错,是构成一般侵权行为的要素;在行政法领域,实施过错推定的方法。 3、违法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的关系是既联系又区别的,违法行为是法律责任产生的前提,而法律责任的承担不以违法的构成为条件。 4、损害事实:即受到的损失和伤害的事实,包括人身、财产、精神三方面。损害应当具有确定性,即是业已发生的而不是即将发生的,损害必须根据社会的一般观念和公众意识予以认定;有此责任的承担不以实际损害存在为条件。 5、因果关系: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有一因一果的关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热点内容
郁南法院 发布:2025-08-12 06:20:32 浏览:501
北京劳动法专业委员会主任 发布:2025-08-12 06:19:39 浏览:306
学习经济法的重要性1000字论文 发布:2025-08-12 06:00:44 浏览:409
执行法官可怕投诉 发布:2025-08-12 05:59:17 浏览:89
慈溪市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8-12 05:57:46 浏览:560
经济法中许可设立制度 发布:2025-08-12 05:41:23 浏览:626
2016湖南大学法律硕士招生人数 发布:2025-08-12 05:25:02 浏览:88
行政法好繁琐 发布:2025-08-12 05:23:30 浏览:751
法院扣划后 发布:2025-08-12 05:22:47 浏览:611
户籍刑法 发布:2025-08-12 05:17:49 浏览: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