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林地03适用法律责任
Ⅰ 森林法对非法侵占林地的规定什么法律责任
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和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的犯罪行为,刑法也作了明确的规定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权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根据全国人大的相关解释,本罪的犯罪对象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养殖水面、湿地等,只要违反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的法律以及有关行政法规中关于土地管理的规定,都可以构成本罪。
Ⅱ 林地遭他人非法侵占如何处理
非法占用林地可以这样处罚:如果行为人非法占用林地,侵害林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的,应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如果行为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林地,改变被林地土地用途,数量较大,并且造成林地大量毁坏的,构成犯罪,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分类
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林地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绿化用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草林。
林地又分出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 迹地和苗圃6个二级地类。
主要用于林业生产的地区或天然林区统称为林地。世界的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以及中、低纬度的山区。据1992年统计,世界森林面积为38.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约为30%。我国宜林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5%以上。1994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9%。
2021年8月26日上午,自然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成果。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标准时点),全国林地28412.59万公顷(426188.82万亩)。其中,乔木林地19735.16万公顷(296027.43万亩),占69.46%;竹林地701.97万公顷(10529.53万亩),占2.47%;灌木林地5862.61万公顷(87939.19万亩),占20.63%;其他林地2112.84万公顷(31692.67万亩),占7.44%。
法律依据:
《森林法》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侵害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Ⅲ 侵占林地该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私自侵占林地,是违法行为,会被处以每平方米十元至三十元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第四十三条 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并处非法改变用途林地每平方米10元至30元的罚款。
Ⅳ 林地被侵占如何要求赔偿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非法侵占他人承包的林地时,要承担侵权的责任,造成承包人经济损失的,按实际损失进行赔偿。
林地权益被侵犯的,是属于侵犯财产权益的行为,造成实际损失的,按实际损失赔偿,损失也可以由双方协商确定
法律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七条 发包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一)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二)违反本法规定收回、调整承包地;
(三)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互换、转让或者土地经营权流转;
(四)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方放弃或者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
(五)以划分“口粮田”和“责任田”等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标承包;
(六)将承包地收回抵顶欠款;
(七)剥夺、侵害妇女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八)其他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条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