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判定
㈠ 在什么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承担法律责任
注册会计师法第六章有相关条文
第六章 法律责任
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故意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拒绝出具有关报告:
一、委托人示意其作不实或者不当证明的;
二、委托人故意不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和文件的;
三、因委托人有其他不合理要求,致使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报告不能对财务会计的重要事项作出正确表述的。
第二十一条 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必须按照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出具报告。
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出具报告时,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明知委托人对重要事项的财务会计处理与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而不予指明;
二、明知委托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会直接损害报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而予以隐瞒或者作不实的报告;
三、明知委托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会导致报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产生重大误解,而不予指明;
四、明知委托人的会计报表的重要事项有其他不实的内容,而不予指明。
对委托人有前款所列行为,注册会计师按照执业准则、规则应当知道的,适用前款规定。
㈡ 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有哪些
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为故意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相关法律法规如下:
《注册会计师法》
第三十九条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暂停其经营业务或者予以撤销。
注册会计师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暂停其执行业务或者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
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故意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判定扩展阅读:
《注册会计师法》
第二十二条注册会计师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在执行审计业务期间,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买卖被审计单位的股票、债券或者不得购买被审计单位或者个人的其他财产的期限内,买卖被审计的单位的股票、债券或者购买被审计单位或者个人所拥有的其他财产;
(二)索取、收受委托合同约定以外的酬金或者其他财物,或者利用执行业务之便,谋取其他不正当的利益;
(三)接受委托催收债款;
(四)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行业务;
(五)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执行业务;
(六)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以招揽业务;
(七)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其他行为。
㈢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这三种责任可以同时追究,也可单独追究。以下是具体说明:
1. 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因违反行政法律法规或行业规范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这通常包括警告、罚款、暂停执业、吊销执业资格等行政处罚。
2. 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因未能履行合同条款或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导致审计报告使用者遭受损失,而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这种责任主要基于过错责任原则或无过错责任原则进行判定,具体取决于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的规定。
- 过错责任原则:注册会计师仅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承担民事责任。
- 无过错责任原则: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注册会计师没有过错,也可能因其行为导致他人损害而承担民事责任。
3. 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触犯刑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这通常涉及严重的违法行为,如故意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参与财务造假等,可能导致刑事责任追究,包括有期徒刑、罚金等刑罚。
综上所述,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确保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以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㈣ 如何认定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1.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也应承担民事责任。执行这一原则主要不是根据责任人的过错,而是根据损害的客观存在、行为人的活动以及行为人所管理的人或物的危险性质与所造成的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而特别加重其责任。无过错责任晌握原则的特点是不管当事人是否存在过错,只要其他侵权条件成立就必须承担民事责任。
2.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指行为人仅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承担民事责任轿谨瞎,没有过错就不承担民事责任。在过错责任闭空原则下,无过错即无责任,即使造成了事实上的侵权行为,只要当事人没有过错就不必承担民事责任。过错责任原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般的过错责任原则,另一种是过错推定原则。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举证责任的不同:在一般的过错原则下,举证责任在原告一方,奉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过错推定原则下,举证责任倒置给被告,若被告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则被法律推定其有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