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律知识读物
Ⅰ 青少年法律书籍推荐
“小律师西奥”系列作品的现实意义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许传玺
一、从法律的角度看,小说的专业性
“小律师西奥”系列的作者约翰•葛里逊曾在美国密西西比大学法学院受过法学专业训练,获得法博士(J.D.)学位,又曾在密西西比州担任执业律师多年,其专业性是毋庸置疑的。在该系列中,作者从通俗层面对有些法律问题的分析,虽然不排除可能会有其他法律专业人士采用不同的视角、方法甚至得出不同的结论,仍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迄今为止,美国读者(包括法律界人士)对葛里逊作品的专业性大都广泛认可。
二、中国孩子目前的法律教育现状,以及需要提高的方面
我国目前在中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尚未普及系统的法律教育,中小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通常只能依靠零零星星的课外阅读、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家长和相关人员的介绍等,缺少正规、系统的渠道。
但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教育部已明确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制知识课程,大力推进普法教育。在此之前,教育部也曾与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全国普法办等部门联合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大中小学法制教育全过程,将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总体教育计划。在上述要求得到推进落实后,我国中小学阶段的法律教育将得到实质的提高。
Ⅱ 青少年法律知识有哪些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法律知识有一下几点:生命健康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珍爱生命、维护健康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对社会的义务。生命健康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和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民族的未来,其生命和健康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我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同时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未成年人保护法》还规定:“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虐待未成年家庭成员的,情节恶劣的,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我国法律还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非法使用童工是严重摧残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并且殃及民族兴旺大业的违法行为,法律严惩这种行为。
既然国家都从法律上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那么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就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如果我们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朋好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若我们不甚损害了自己的身体,还会造成更大的社会负担。因此,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律不合。
当然,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即使大义灭亲也不允许,因为这是侵害生命权的行为;任何人不得故意或者过失造成他人受伤、生病,因为这是侵害健康权的行为。所以,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免受他人侵害,这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
总之,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Ⅲ 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的目录
第一篇 法律基础知识
第一章 法律的基本概念
一 法律的界定
(一)法律的概念
(二)法律的内容
二 法律的产生
三 法律原则
四 法律的作用
(一)法律的规范作用
(二)法律的社会作用
(三)法律的局限性
五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第二章 我国的基本法律
一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 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一)宪法在国家法律中居于最高地位
(二)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
三 调整平等主体问关系的法律——民法
(一)民法的基本概念
(二)我国的民法
四 惩罚犯罪的利器——刑法
(一)刑法的基本概念
(二)我国的刑法
五 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
(一)行政与行政法
(二)我国的行政法
六 对市场宏观调控的法律——经济法
七 怎样打官司——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法概述
(二)民事诉讼法概述
(三)行政诉讼法概述
八 未成年人的保护伞——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篇 青少年权益保护
第一章 家庭生活权益保护
一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一)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义务
(二)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
二 婚姻法律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结婚对青少年的影响
(二)父母离婚对青少年的法律保护
三 青少年财产权和人身权保护
(一)对青少年财产权的保护
(二)对青少年的人身权的保护
四 青少年遭遇家庭暴力时的保护
(一)家庭暴力为法律所禁止
(二)遭受家庭暴力如何求助
五 青少年的继承权保护
(一)遗产与继承
(二)继承的种类
(三)遗产分配的原则
第二章 学校生活权益保护
一 青少年的受教育权有保障
(一)父母及其监护人应保证青少年的受教育权
(二)学校应保证教育的公平性
(三)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
(四)义务教育的相关法律问题
二 学校与老师应尊重青少年的人格权
(一)禁止体罚学生
(二)禁止侮辱学生
(三)禁止学校利用学生创收
三 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权受保护
(一)食品安全
(二)教学安全
(三)住宿安全
(四)校车安全
(五)学校环境安全
四 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
(一)学生伤害事故及责任
(二)学校应承担责任的情况
(三)学生或家长应承担责任的情况
(四)第三人承担责任的情况
(五)学校不承担责任的情况
(六)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程序
第三章 社会生活权益保护
一 青少年享有的法律权利
(一)肖像权
(二)著作权
(三)专利权
二 青少年参加工作要谨慎
(一)青少年能否参加工作
(二)禁止雇用童工
(三)对于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
三 交通规则要牢记
(一)遵守交通信号灯
(二)饮酒后禁止驾驶机动车
(三)骑自行车注意事项多
(四)行人和乘车人交通注意事项
四 治安管理应遵守
(一)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种类
(二)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类型
五 利用网络要适度
(一)远离黑网吧
(二)不沉迷于网络
六 保护环境皆有责
第三篇 青少年违法犯罪与预防
第一章 增强犯罪预防意识,杜绝不良行为
一 不良行为的特征
二 不良行为的种类
三 严重不良行为
四 不良行为的矫正
五 收容教养
六 未成年人要有自我预防犯罪的意识
第二章 刑事犯罪的基本概念
一 违法与犯罪
二 刑事责任年龄
三 触犯刑法的后果
四 教唆犯罪的刑事处罚
第三章 远离暴力违法犯罪
一 故意伤害
二 故意杀人
三 聚众斗殴
四 寻衅滋事
第四章 远离财产违法犯罪
一 盗窃
二 抢劫
三 敲诈勒索
四 诈骗
第五章 远离性犯罪
一 *罪
二 少男少女问的越轨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三 强迫幼女卖淫
四 受害的幼女、少女出庭问题
第六章 远离*犯罪
一 *对青少年的危害
二 青少年如何抵制*
第七章 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司法保护
一 对未成年人给予司法保护的原因
二 对未成年人犯罪承担的刑事责任的特殊规定
三 公安机关调查未成年人的特殊规定
(一)公安机关讯问未成年人时的特殊规定
(二)对未成年被告拘留和逮捕的规定
四 法院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程序与规定
Ⅳ 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初中版 摘抄
1 图书介绍编辑本段
《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小学版)
书 名:《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小学生漫画案例版)《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小学版)作 者:何秉松 总主编
出版 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开 本:大32开
印 张:2.75
版次印次:2011年8月第1次印刷
定 价:8元
《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初中版)
书 名:《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初中生漫画案例版)《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初中版)[1]作 者:何秉松 总主编
出版 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开 本:大32开
印 张:3
版次印次:2011年8月第1次印刷
定 价:10元
2 《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编辑本段
(高中版)
书 名:《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高中生漫画案例版)《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高中版)作 者:何秉松 总主编
出版 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开 本:大32开
印 张:3.5
版次印次:2011年8月第1次印刷
定 价:12元
3 内容简介编辑本段
《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小学版)
本书是国家“六五”普法系列教材中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小学生漫画案例版)》。本书从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现实故事入手,主要讲了走近法律,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国家的象征—国旗、国徽、国歌、首都,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保护,爱护环境、保护地球,了解违法和犯罪,遵纪守法、远离不良行为,小学生安全知识常识等,对涉及小学生的法律制度与安全教育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解读。
编委会根据小学生的学法用法需求,精心编排,细心解读,配以大量的漫画插图和案例,使普法教育联系实际、生动有趣。书后还附有“‘六五’普法·全国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参赛须知和试卷(小学版)”,以利于各地有声有色地开展小学生学法用法工作。
《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初中版)
本书是国家“六五”普法宣传系列教材中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初中生漫画案例版)》。本书从初中生身边的现实故事入手,主要讲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公民的神圣使命、人身自由权与平等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抵制不良诱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保护、知识产权及保护、见义勇为与正当防卫、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及初中生安全知识常识等,对涉及初中生的法律制度与安全教育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解读。
编委会根据初中生的法律需求,精心编排,细致解读,配以大量的漫画插图和案例,使普法教育联系实际、生动有趣。书后还附有“‘六五’普法·全国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参赛须知和试卷(初中版)”,以利于各地有声有色地开展初中生的学法用法工作。
《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高中版)
本书是国家“六五”普法宣传系列教材中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高中生漫画案例版)》,从高中生喜闻乐见的现实故事入手。第一章“法的基础知识”介绍了法的一般概念、法的作用以及国家的依法治国方略;第二章“法与国家”从宪法入手,侧重于介绍国家根本制度和公民权利、义务;第三章“法与社会”从民法角度,介绍与高中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民事权利;第四章“法与惩治犯罪”从预防犯罪出发,讲解了刑法的概念、犯罪的构成以及我国刑罚体系等内容;第五章“法与诉讼活动”介绍了民事、行政、刑事诉讼程序;第六章单独成篇,主要从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讲解安全知识。
编委会根据高中生的学法用法需求,精心编排,细心解读,配以大量的漫画插图和案例,使普法教育联系实际、生动有趣。书后还附有“‘六五’普法·全国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参赛须知和试卷(高中版)”,以利于各地有声有色地开展高中生的学法用法工作。
Ⅳ 青少年的法律法规都有哪些
参考:《刑法》、《民法通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您的这个问题其实很大,应该说青少年应当形成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基本的法律意识,知道要遵纪守法、不要伤害别人、做错事情会受到惩罚等等。下面附上一个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对青少年基本法律知识课的讲课提纲,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一、什么是法律?法律是如何分类的?
1、法律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称。
2、按照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划分根本法和普通法。
3、根本法即宪法它规定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基木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等国家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其制定和修改必须经过特定的机关和特定的程序。
4、普通法即除了宪法以外的其他法律,它所规定的内容只限于某一专门社会关系方面的问题。普通法的制定必须依据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不得与宪法抵触。
二、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1、违法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政党武装力里、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公民违反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造成某种危害社会的、有过错的行为,
2、犯罪是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财产,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它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刑法处罚的行为。
三、青少年应注意的几种犯罪
1、盗窃罪
2、抢劫罪
3、伤害案中小学生之间打斗造成的伤害,在这方面有许多案例,有的给予了经济赔偿,有的甚至因此受了了刑事处分。希望同学们引起注意。
四、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1、不贪图小便宜,有句古话叫“贪小便宜,吃大亏”,在现实中我们有些小朋友因贪图一些小利使自己吃亏、上当,有时殃及家人的安危。要记住世界上没有免费的蛋糕,天上也不会掉下馅饼。任何东西的取得必须靠诚实劳动取得,别无他途。
2、不听信陌生人的话(包括有些认识的人)。
五、诚信—是立人根本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体现在小朋友身上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不说脏话、谎话、认真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已办,爱清洁、讲卫生,对自己办的事情要勇于负责。我们从小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将受益终生。下面讲一个我国外经贸副部长龙永图在比利时的一个小故事和美国一个在逃犯欠八美分的故事,相信这些故事能给小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大家以后养成好的世界观会有启发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