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的学校责任
『壹』 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哪些学校事故应当由学校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
学生人身和财产发生一般伤害后,学校要及时调查处理,根据当事人或他人的过错,责令其赔偿损失,并给予批评教育或相应的行政、纪律处分。
在校园内,发生学生非正常死亡、重伤或被窃、失火等造成财产重大损失事故后,学校应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抢救、保护现场,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稳定情绪,恢复秩序,并协同地方有关部门妥善处理。
第十八条
学校对事故调查后认为涉及追究刑事责任的,要及时与公安部门联系,协助调查处理。
重大事故学校有关领导应亲自参与调查工作,并认真研究调查报告,及时处理。
第十九条
在安全管理或事故处理过程中,学校认为有必要搜查学生住处,须报请公安部门依法进行。调查处理案件中要以事实为依据,不得逼供或诱供。
第二十条
重大事故发生后,学校应在一天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事故处理结束后一周内书面报告有关主管部门。
第二十一条
学生在教学、实习过程与日常生活中,因学校或有关单位责任发生死亡、重伤或残疾,由学校或有关单位承担责任,做好处理及善后工作。
在教学、实习过程与日常生活中,学生因不遵守纪律或不按要求活动而发生意外事故,学校不承担责任。
第二十二条
因忽视安全生产,管理不善;工作不负责任,违章指挥;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对学生造成严重的人身、财物损害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视具体情况对有关责任人员分别给予责令检查、赔偿损失、行政处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学生未经批准擅自离校不归发生意外事故的,学校不承担责任。
对擅自离校不归,学校不知去向的学生,学校应及时寻找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半月不归且未说明原因者,学校可张榜公布,按自动退学除名。
第二十四条
学生假期或办理离校手续后发生意外事故的,学校不承担责任。
第二十五条
在校内正常生活及由学校在校外组织的活动中,由于不能避免的原因或自然灾害而发生的事故,由学校视具体情况处理。
第二十六条
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为学生办理人身保险。
第二十七条
凡经学校指定的专业医院确诊为精神病、癫痫病患者的学生,应予退学,由其监护人负责领回。学生及其监护人不得无理纠缠,扰乱学校教学、生活秩序。
第二十八条
因事故伤残的学生,经治疗后病情稳定,学校认为生活能自理,能坚持在校学习,可留校继续学习;不能坚持在校学习者,应予退学,由学校按其实际学习年限发给肄业证书,并根据事故性质和伤残程度一次性给予适当经济补助。退学学生回其监护人所在地,当地民政等有关部门应协助做好接收、落户等工作,由当地劳动部门按国家关于残疾人劳动就业有关规定安置。
第二十九条
学生因病死亡和责任不由学校承担的意外死亡,学校不承担丧葬费。如家庭确有困难者,学校可酌情予以一次性经济补助。
第三十条
因责任不在本人的意外死亡学生,由学校或有关单位参照国家关于事业职工死亡丧葬有关规定处理,负担丧葬费的全部,学校可一次性给予适当经济补助。
无论何种情况(事故)给予的经济补助,一般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学生在校期间(以四年计)的平均奖学金数。
凡是事故责任由学校以外的其他单位、个人承担的,学校不再给予经济补助。
第三十一条
因保护国家财产和他人人身安全,见义勇为而致残或英勇牺牲的学生,学校应报请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相应的待遇。
『贰』 关于校园暴力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大全
关于校园暴力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 学校责任:明确规定了学校有责任预防和处理校园暴力事件,确保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
- 心理援助:要求学校对受害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帮助其尽快走出心理阴影。
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
- 行政处罚:对于情节较轻的校园暴力行为,如殴打、辱骂等,可以给予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
- 行为界定:详细界定了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暴力,为执法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三、《刑法》的相关规定
- 刑事责任:如果校园暴力行为涉及严重伤害,如致人重伤、死亡等,施暴者将面临刑事责任,可能受到刑罚的制裁。
- 保护未成年人:在处理校园暴力案件时,特别注重对未成年受害者和施暴者的法律保护和心理疏导。
四、《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 侵权责任:受害者有权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要求施暴者或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五、教育部《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
- 界定欺凌:明确了校园欺凌的界定,包括言语欺凌、身体欺凌、网络欺凌等多种形式。
- 处理流程:规定了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流程,包括报告、调查、处理等环节,确保事件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
综上所述,我国针对校园暴力的法律规定涵盖了多个方面,从预防、处理到赔偿,为受害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法律保障。全社会应共同努力,依法严惩校园暴力行为,为孩子们营造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
『叁』 民法典监护人与学校责任的分担是如何规定的
监护人与学校责任的分担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四条
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