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查封的法律效力
❶ 房产早就被法院查封又被第二人预查封那预查封能有法律效益吗
第二人不叫预查封,而叫轮候查封。有法律效力,但第一顺位查封人有优先权。
❷ 什么是预查封,哪些房屋可以进行预查封
预查封,是指对尚未在登记机构进行物权登记但又履行了一定的批准或者备案等预登记手续、被执行人享有未公示或者物权期待权的房地产所采取的控制性措施,即由法院制发预查封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由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预查封登记手续。
可以进行预查封的房屋种类:
1.已办理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且尚未出售的房屋。
2.被执行人购买的已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办理了房屋权属初始登记的房屋。
3.被执行人购买的办理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或者商品房预告登记的房屋。
(2)预查封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预查封的法律效力:
预查封和查封在限制标的物转让的效力上应当是相同的。在人民法院预查封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处分预查封的财产,有关部门也不得办理转让、抵押手续。
但是预查封和查封也有一些细微的区别;一是人民法院不能对预查封的房地产进行处理;二是预查封期间,登记机关除了可以将预查封的房地产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外,登记机关不得为任何其他登记行为。在预查封期间,一旦房地产权属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则预查封就自动转为查封。
我国台湾地区的做法是:只对已登记的土地上未经登记的房屋进行类似的查封。而且由法院派员会同登记机关人员到现场勘测,对查封的部位由法院人员确定。勘测费用由债权人向登记机关缴纳。由于土地已登记,查封标的也非常清楚,登记机关易于掌握和控制。
我国大陆大部分城市房、地分割管理,如进行预备查封,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是要明确责任,如果法院提供的当事人的姓名、房屋坐落错误而造成遗漏的,登记机关不应承担责任;二是登记机关要加快管理手段现代化的步伐,如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完善计算机软件等。以适应管理工作出现的新的要求。
❸ 关于预查封的司法解释
预查封的司法解释:预查封,是指对尚未在登记机构进行物权登记但又履行了一定的批准或者备案等预登记手续、被执行人享有未公示或者物权期待权的房地产所采取的控制性措施,即由法院制发预查封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由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预查封登记手续。。
预查封也具有查封的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所签《商品房买卖合同》系在该商品房被法院预查封之后,但亦不能依据《执行异议和复议规定》排除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