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进寺院宣传横幅
① 法律七进是什么
一是广泛开展 “法律进机关”活动,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加强机关公职人员学法制度。继续实施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制度,建立健全机关各项法律知识学习制度。
二是广泛开展 “法律进乡村” 活动,努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向农村赠送普法教材的力度。目前,辖区3个法律服务窗口单位与3个村和6个社区签订了法律服务协议书。
三是广泛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充分发挥法制讲师团的作用,举办法制讲座和培训活动。组织普法宣传队为社区干部群众举办法制讲座。
四是广泛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进一步推进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加强对学校法制教育师资的培训,进一步规范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
五是广泛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大力推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加强了企业职工学法阵地建设,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
六是广泛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逐步提高法制化管理水平。积极开展“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开展法制讲座。各单位通过公示牌、宣传册等形式,积极向社会宣传与本单位业务相关的专业法律法规知识。
七是广泛开展“法律进寺院”活动,提高宗教教职人员的法律素质。宣讲《宗教事务条例》,不断强化宗教教职人员法律意识,使他们爱国爱教,依法从事宗教活动。
② “六五”普法中“法律七进”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法律七进指的是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工作(简称“法律七进”)。
背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四川省委在作出推进依法治省,建设法治四川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强调“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并坚持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程,突出抓好“法律七进”。
(2)法律知识进寺院宣传横幅扩展阅读:
工作进展:
在法律进机关工作中,共推荐4000多名律师担任机关法律顾问。组建普法讲师团和法律人才库900多个,开展机关法制培训4400多次,参训28.6万人次。
在法律进学校工作中,推荐基层司法所所长、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为8000多所中小学校担任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编制发放中小学普法读物130多万册。
在法律进寺庙工作中,组织州县法律服务小分队和“同心律师服务团”,省、州、县三级联动,在藏区寺庙巡回开展入寺宣讲活动200余次。
在法律进乡村、进社区工作中,大力推进乡村、社区普法“六个一”工程建设,设立法制辅导站6000多个、法律援助工作站5200多个,组建法制宣传队伍6000多支,设立法制宣传栏2.63万个,培养“法律明白人”42万人,发放便民法律服务联系卡200万张。
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万村”活动,组建法律服务小分队2800支,开展活动 1.8万次,在街道社区、农(牧)民聚集点开展法治文艺演出9000多次,放映法制电影、播放法制广播1.4万余次。
在法律进企业、进单位工作中,开展法律巡讲、企业管理人员培训2000余场次,开展“法律体检”4000余次,出具法律意见书3200多份。
③ 如何才能进入少林寺出家
要进入少林寺出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并按照相应流程进行:
一、基本条件
- 身体健康与品行要求:五官端正,身体健康,六根具足,且无不良嗜好,如抽烟、酗酒、赌博等。
- 年龄与家庭同意:年龄在17到60岁之间,且必须获得父母的同意。
- 法律与财务状况:无法律纠纷,无负债,且处于未婚状态。
二、文化程度要求
- 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学历即可。但需注意,文化过高并不一定是好事,过于注重文字可能会对修行产生不利影响。
三、出家流程
- 准备材料: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以及身份证、户籍证明等必要证件。
- 前往寺院:选择你认为有缘的寺院,如果有认识人或介绍人则更佳。
- 遵守寺院规定:到达寺院后,需要遵守寺院的一切规定,放下世间的娱乐设施,进入考验阶段。
- 考验与学习:在考验阶段,需要背诵五堂功课,学习沙弥律仪以及佛教基础知识。
综上所述,进入少林寺出家需要满足一定的身体、年龄、法律、文化等方面的条件,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在考验阶段,需要努力学习佛教知识和遵守寺院规定,以便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寺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