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
① 有关校园暴力法律有哪些规定
校园暴力可能构成刑法或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成年的孩子是有责任进行承担后果的。
根据《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十二条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1)校园暴力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北京市校园暴力的预防措施
设置校级欺凌事件举报电话 :在此次北京市各区公布的中小学欺凌治理方案中,除了限时上报外,还特别明确提出了设置校级举报电话。
例如在海淀区的实施方案中,除了要求各学校都要成立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工作小组之外,还要求学校必须设立学生欺凌事件举报和咨询热线电话,并且要公布在校园显著的位置,同时,学校还必须设专人进行核实、处理。
每学期要进行三次“防欺凌”教育 :各区还明确要求学校必须将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每学期都要在学期初、中、末进行三次“防欺凌”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欺凌他人不仅是极端错误的不道德行为,对造成的后果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 关于校园暴力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大全
关于校园暴力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 学校责任:明确规定了学校有责任预防和处理校园暴力事件,确保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
- 心理援助:要求学校对受害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帮助其尽快走出心理阴影。
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
- 行政处罚:对于情节较轻的校园暴力行为,如殴打、辱骂等,可以给予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
- 行为界定:详细界定了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暴力,为执法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三、《刑法》的相关规定
- 刑事责任:如果校园暴力行为涉及严重伤害,如致人重伤、死亡等,施暴者将面临刑事责任,可能受到刑罚的制裁。
- 保护未成年人:在处理校园暴力案件时,特别注重对未成年受害者和施暴者的法律保护和心理疏导。
四、《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 侵权责任:受害者有权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要求施暴者或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五、教育部《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
- 界定欺凌:明确了校园欺凌的界定,包括言语欺凌、身体欺凌、网络欺凌等多种形式。
- 处理流程:规定了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流程,包括报告、调查、处理等环节,确保事件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
综上所述,我国针对校园暴力的法律规定涵盖了多个方面,从预防、处理到赔偿,为受害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法律保障。全社会应共同努力,依法严惩校园暴力行为,为孩子们营造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
③ 发生了校园暴力可以立案吗
发生校园暴力是可以立案的。在遭到校园暴力的时候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不能因为对方恐吓、威胁等行为就选择默不作声,要勇敢地制止这种行为,否则只会助长别人校园暴力的行为。一、发生了校园暴力可以立案吗?
发生校园暴力是可以立案的。
《刑法》第17条第一、二款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故意杀人,伤害致人重伤或者,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在年龄上划分负刑事责任的阶段,既警示有暴力倾向的在校学生,一旦达到相应年龄、具备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就要承担因此产生的法律责任,同时照顾未成年生理和心理特点。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二、避免校园暴力的方法
1、避免校园暴力的第一个方法就是惹不起、躲得起,至少要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那么放学之后要和同学们结伴而行,有校车的尽量坐校车,有家长接送的就家长接送。
2、晚上需结伴而行也不要走小路抄近路之类的,一定要避免一些潜在的危险地带。
3、学校可以开设的心理教育课程和心理聊天室,很少有真正用到的,学校要做的就是将心理教育贯彻到孩子的生活中去,让孩子们有个倾诉发泄的地方。
4、学校既然成立校园110,就一定要将监督检查落实到实处,学校管理好了,就应该辐射到学校的周边地区。
三、如何预防校园暴力
1、加强各方面教育。学校要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2、建章立制。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3、完善体系。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4、及时处置。一旦发生欺凌事件,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校园暴力时有发生,父母应多了解孩子在校园的生活情况,如果发现校园暴力,应及时与孩子沟通,并寻求老师的帮助。如果未能解决,一定要通过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④ 校园暴力可以立案吗
【法律分析】遭遇校园暴力时,受害者应勇敢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不应因施暴者的恐吓或威胁而选择沉默,否则可能助长校园暴力行为。校园暴力可能涉及的犯罪类型包括人身权利犯罪和财产犯罪。人身权利犯罪可能包括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伤害罪、过失重伤罪、侮辱罪、强奸罪以及奸淫幼女罪。财产犯罪则可能涉及抢劫和敲诈勒索罪。校园暴力犯罪主要表现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利,有时还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犯罪主体可能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校园暴力行为除了直接相关的人员需要承担责任外,学校方面也可能需要负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规定:
一、 将刑法第十七条修改为:“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