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划通知书的法律效力
A. 法院到银行扣划 没有判决书 有裁定书可以扣划吗
法院在没有判决书的情况下,如果拥有裁定书,是可以进行银行扣划的。以下是具体分析:
1. 裁定书作为法律依据: 在执行过程中,当被执行人未按照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法院有权采取一系列执行措施,其中包括冻结、划扣被执行人的存款。此时,法院可以依据生效的裁定书来执行扣划。
2. 裁定书与判决书的区别: 裁定书和判决书都是法院制作的法律文书,但它们在诉讼程序和适用场合上有所不同。裁定书主要用于解决诉讼程序问题,而判决书则用于对案件的实体问题进行裁决。在执行阶段,裁定书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法院采取执行措施的法律依据。
3. 执行程序的要求: 法院在决定冻结、划扣存款时,应当做出裁定,并向银行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同时,法院需要附送生效的法律文书,这些法律文书可以是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等。因此,在没有判决书的情况下,裁定书同样可以作为附送的法律文书来支持扣划行为。
综上所述,法院在没有判决书的情况下,如果拥有裁定书,并且该裁定书已经生效,那么法院是可以依据裁定书进行银行扣划的。
B. 账户被公安机关冻结,法院是否能以扣划通知书扣划
如果是刑事案件涉财产部分执行是可以的。但如果是民事案件,或者是不同案件导致的,则不能直接扣划的,公安机关冻结往往是因为涉及财产是非法所得,这时法院不能直接扣划,但是可以轮侯查封。
C. 银行存款被法院强制划扣,是否合法
如果法院没有任何书面通知,这是不合法的,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3)扣划通知书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第二百四十一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第二百四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四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第二百四十五条 人民法院查封、扣押财产时,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属到场;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执行。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其工作单位或者财产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应当派人参加。
对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执行员必须造具清单,由在场人签名或者盖章后,交被执行人一份。被执行人是公民的,也可以交他的成年家属一份。
D. 今天收到一条短信,银行发来的扣划我一笔钱,我去银行查说是法院扣的
如果有欠款不还,法院是可以强制执行的。
法律没有要求通知当事人,只规定了通知到协助部门,部门应当给予协助,具体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拓展资料:
用信用卡申请贷款应当及时还款,否则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到期不还款,不但可能会造成法律纠纷,还会承担高额罚息,按照《刑法》规定,对恶意透支信用卡5000元以上,银行经三个月催收未还,情节严重者,还可能因诈骗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1、贷款到期和没有按合同按时还清利息,在银行征信系统中自动产生不良记录(黑名单),今后凡是对信用有要求的交易单位,都会拒绝其申请(比如各种贷款,办信用卡等)。
2、贷款到期后信用社会向贷款人催还,如你拒不还款,信用社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后可对贷款人执行,在执行期间贷款人没按规定还款的话,法院可以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为由,将贷款人依法拘留,甚至可以判处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你仍然有义务归还这笔贷款。信用社在贷款人没有抵质押担保的前提下,发放大额信用贷款,当事人轻则要受行政处分,重则要追究刑事责任。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
E. 扣划执行款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权利人有权依据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要求义务人履行义务,如果义务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的,人民法院有权查询义务人(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并在不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内,根据不同情形扣押、查封、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