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越区种子种植法律责任

越区种子种植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5-08-20 12:26:47

Ⅰ 涉嫌经营未备案的种子该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和种子;货值金额不足五万元的,并处一万元以上二十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七十三条

有侵犯植物新品种权行为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植物新品种权所有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主管部门进行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对侵犯植物新品种权所造成的损害赔偿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履行;当事人不履行协议或者调解未达成协议的,植物新品种权所有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越区种子种植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涉嫌经营未备案的种子的法律量刑:

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可以参照该植物新品种权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侵犯植物新品种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植物新品种权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植物新品种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三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Ⅱ 安徽省林木种子条例第七章 法律责任

安徽省林木种子条例第七章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对林木种子生产或经营者的处罚

    • 未按规定建立林木种子生产或经营档案、销售未包装或包装不符合规定的种子,或拆包销售不再分装的种子,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处以一千元至五千元的罚款,情节严重者罚款额度将提升。
    • 销售假、劣林木种子,将被停止销售、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同时吊销经营许可证或营业执照,并处以违法所得的五至十倍罚款,罚款额度最高可达一万元,情节严重时罚款可达一至五万元
  2. 对政府相关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处罚

    • 对不具备条件者发放许可证、未按规定办理营业执照、不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对质量问题视而不见、强制推广未经审定的林木品种、指定购买使用等行为,相关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将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责任人给予处分。
    • 涉及徇私舞弊、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的行为,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以上内容体现了安徽省对林木种子管理的严格性和对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旨在保护林木种子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Ⅲ 未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经营种子或者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经营许可证应负什么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内。禁止伪造、变容造、买卖、租借种子经营许可证;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无证或者未按照许可证的规定经营种子。否则要承担下列法律责任:

(1)行政处罚。对未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未按照种子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经营农作物种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可以吊销违法行为人的种子经营许可证。

(2)刑事处罚。对未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未按照种子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经营种子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处罚。

Ⅳ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十章 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十章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处罚

    • 停止生产、经营。
    • 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
    • 罚款,金额根据违法所得的多少,最高可达违法所得的十倍;若无违法所得,罚款范围在二千元至五万元之间。
    • 情节严重者,还将面临刑事责任追究。
  2. 未按规定取得或伪造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处罚

    • 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
    • 罚款,额度与违法所得成正比,最高可至三倍。
  3. 擅自采集或销售重点保护种质资源的处罚

    • 罚款范围为一千元至二万元。
  4. 种子包装、标签规范及种子档案管理等环节的违规处罚

    • 罚款范围为一千元至一万元。
  5. 其他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

    • 包括境外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出口管理违规、未经审定种子的经营、抢采掠青、损坏母树等损害林木资源的行为、收购林木种子的违法行为、在种子生产基地进行病虫害接种试验的违规行为,以及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出具虚假证明等情况,都有相应的行政和刑事责任。
  6. 种子行政管理人员不当行为的处理

    • 对滥用职权或侵犯种子使用者权益的种子行政管理人员,将依法进行处理。
  7. 行政复议和诉讼权利

    • 当事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有权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权益。
  8. 种子经营许可证吊销后的处理

    • 种子经营许可证被吊销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依法进行相关营业执照的注销或变更。
热点内容
痘坑没法治疗 发布:2025-08-20 16:44:07 浏览:813
民法视屏 发布:2025-08-20 16:43:23 浏览:601
民事诉讼法中的一般授权规定 发布:2025-08-20 16:36:53 浏览:487
最高人民法院肖阳 发布:2025-08-20 16:31:39 浏览:82
作文法院 发布:2025-08-20 16:29:20 浏览:657
上交法律硕士就业 发布:2025-08-20 16:06:02 浏览:13
碰瓷刑法 发布:2025-08-20 16:06:02 浏览:586
支部条例的意义 发布:2025-08-20 16:05:09 浏览:320
如何阐述经济法是一个法律部门 发布:2025-08-20 16:00:49 浏览:959
刑法案例和分析 发布:2025-08-20 15:36:27 浏览:420